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语为何比汉语难学百倍?

2014-05-10 08:46:33


作者:攻打巴士底

1 语言文字总论

任何语言,用人为规定的符号,刻在墙上,写在纸上的,称为”文字”;文字一般具备三个特点:音,形,意,即发什么音,什么样子,意义是什么.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的语言文字,都具备这三个特点。

从概念级别讲,任何一个完备的语言,都要能够表达所有概念。比如,对于“苹果”这个东西,中国人叫苹果,英国人叫”apple”,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如果人们,能够直接通过概念交流,那么语言是不需要的,因为你想什么别人都能知道,等于是共享一个大脑,显然没有必要去说了。如果古人和今人能够共享大脑,通过概念跨时空交流,那么文字同样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口头语言是为了随时交流而存在,文字是为了跨越时空的交流而存在的。

2 掌握语言与文字的标准

在关于中文英文那个更难学的争论中,有人说,只认几千汉字,并不算懂中文,还有很多概念需要学.这种说法完全正确,但不全面.客观地说,任何语言,要掌握,都需要掌握相关的概念,而不简单是字.

以汉语来讲, 《现代汉语大辞典》收录字15000个,词十几万.我们假定常用汉字为五千,常用概念为十万.那么掌握汉语,就不仅需要认识这五千字,还需要理解这十万概念.

进一步严格的说:

只理解这十万概念,能说能听不能读写,只能叫懂语言,恐怕还要叫文盲.

理解了这十万概念,听说读写都没有问题,才能叫掌握了汉字,或懂了中文.

对英文也一样,必须掌握十万常用概念,能够听说读写,才能叫懂英文.

3 英语与汉语的词量及构成分析?

概念的语言文字表达,为“词”。词的构成,在不同的语言是不一样的,例如:苹果这个概念,英文是一个词,而中文是两个字。而“梨”这个概念,英文同样是一个词,中文却是一个字。

对于日常所用的十万概念,汉语用五千个字就基本可以构成相对应的词,而英语却需要约8-9万左右的单词来完成,因为英语基本是一个概念对应一个词.所以从词汇量上讲,英文的常用词汇量约为汉字的十几倍.

下面看些资料:

1828年版的韦氏词典收词11万.

1890年版的韦氏大词典收词17.5万,1900年增补版又收录了2.5万个主词条。1934年W2: 60万已经包括子项和短语,实际词没有那么多. 

1961年W3收词45万,包括短语,实收各种单词约21万.

简单的说,从1828年,到1961年,英文单词从11万涨到了21万.而这些都需要去背.

4 学习过程研究

不考虑复杂的主谓宾,从句复合句等情况,假定学习语言,只是概念,而不考虑概念的复杂组合,那么,不论古今中外,人们学习语文,基本包括这样三步:

第一步:建立概念

第二步:学习发音

第三步:学习文字

这三个步骤不一定完全按这个顺序,有时候也可能是先学文字,后建立概念.举例如下:

例一:比如大人带小孩子,看到一个苹果,买来给小孩子吃,然后告诉他,这个东西叫"苹果",等到小孩子长大读书了,学认字的时候,就知道苹果这两个字怎么写了.

例二:学校老师教书,黑板上写"异议"两个字,然后告诉大家这两个字如何读音,什么意义,等.就是先认字,后读音,最后知道意义.

这个过程,对各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一样的.

5 中英文学习难度之比较

5.1 听力比较

英语听力比汉语听力难太多了!因为英文单词通常是多音节,有元音和铺音之分。在句子中,还会出现连读发音变化等现象。说得太快,学习者就会听不懂。而汉字是单音,一个字对应一个音。也不会出现连读发音变化现象。所以汉语听力更容易!

5.2 词的学习比较

英文是音形一致,比如学"工人"这个词,英文为”worker”,学习了概念,知道了读音,很容易拼出字来.而汉语学习,建立概念是一样的,但需要记住”工人”这两个字怎么写,因为它们和读音没有关系.所以就单个生词来讲,英文学习是比汉语简单,认识了26个字母,知道了读音,就很容易拼词了.

所以可以说,在小学阶段,英美的孩子可能比学汉语的孩子学的快一些.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英语比汉语好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人们需要记住的不是少数单词,而是数以万计,乃至十万计的概念.汉语学习,背够3千到五千词后,剩下的就主要是理解,建立概念,不需要去背单词了,因为汉字可以灵活的组词。而英语不具备这点。

比如你学会了三个字“工”“人”“民”你就很容易学会不同的词汇:“工人”,“人民”,“民工”,”人工” 。四个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词汇却由三个相同的字组成。所以学汉语你只要记住了一些字,就相应得能够很快记住了更多别的词汇。而英语呢,"worker" "people" "migrant" “man-day或artificial”,你就老老实实得一个接一个的单词去死记硬背吧!

5.3 概念建立的比较

而且汉字组词,由字义组成词义,字的问题解决以后,概念很容易建立和记忆。剩下就是理解了。而英语则完全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单词,虽然好拼写,概念却难建立。

例如,“水果”,英文为“fruit”,”动物“,英文为“animal”.等等。中文解释一次就懂了,可以说由于汉字象形,会意的作用,很好记。而英文,虽然从音到“形”容易,但建立概念难,必须死记硬背,记住发这个音的是什么意思,近乎一种“文盲”式语言。

5.4 跨越历史与专业的难度

中国的学生,到了十几岁,经过正规学习,一般两千年的书,基本都可以看,因为它们都是由相同汉字组成的。而英文,100多年前的书,已经是很难读了,非专家不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批新词,如前所述,从1828到1961,增加了十万新单词,平均一年七,八百生词,这些都要背,就很痛苦了。

例如,“独轮车”,现在城市里较少了。文章中用的也很少,多的是私家车。但“独轮车”这个词,在百年前的文献里,属于常用词。假设有个中国学生没有见过独轮车,但上网一搜,大概意思就明白了,然后自然就记住了,因为没有新字,非常好记。而一个英美儿童,同样读书,碰到“wheelbarrow”这么个东东,非记住不可,否则,再碰到,还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关键问题是你要记住数以万计的这种单词。

再比如,近些年,产生的“电脑”,“互联网”,中文并没有新字,而英文多了“computer”,”internet”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产生,旧词沉淀,英美人读历史书,专业书是越来越困难的,而汉语族要轻松的多。

5.5 结论

记得有一个电视节目,对对联,上联是“男女老幼,个个学英语”,有个老外对了个下联,叫“春夏秋冬,天天背单词”。很漂亮,但恐怕也很痛苦。

高考恢复以后,几十年了,学英语的恐怕要数千万,乃至上亿,真正学好的有几个,海量单词,天天要背,比汉语要难多了吧?

英语的词汇量太大了!

比方我,读英文版的《基督山伯爵》是一个系统的词汇,读《飘》又是另一个系统的词汇;至于说莎士比亚,哈代那些,就更没法读了,全是过时的英语生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4封信:汉字和儒家文化圈(中)
中文难学还是英文难学
简明优美的中文和繁复愚蠢的英文(上)
新闻读本||学不好外语很郁闷吗? 其实老外学汉语更蒙圈
【学海泛舟】俞思义︱汉语汉字难学吗?
汉字够用吗?为什么几乎没有再发明新的汉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