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竟嘲简化字“亲不见,爱无心”:盖亦忘其颜之厚矣!
独家网   田洋   2014-09-17 14:03  

网络普及之后,“文盲”率又是如此之低的今天,只要是一个能打字的人——无论它是否真能拿起笔来写几个字——都闲着没事儿要卖弄一下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这里不乏成为公众人物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娱乐明星。某女星竟批驳简化字“亲不见,爱无心”切断了文化。这里,借用章太炎斥胡适等人推行白话文之词:“盖亦忘其颜之厚矣”!

“简化字切断了中华传统文化”这种论调,从20世纪初简化字“初出茅庐”的那一刻起就从未停息。但是,今天还在反对简化字的人大概不知道,自秦定六国起,汉字自身的演化规律就一直是俗化、简化的。对简化字的规范不过是顺水推舟,而非割裂、断绝。

从清末一些学人主张推行“俗体字”以来,中国知识界关于简化字的论争可谓历史悠久。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反对派”们,对简化字的批评还都比较审慎。可是网络普及之后,简化字似乎成了“人尽可欺”的活靶子,只要是一个能打字的人——无论它是否真能拿起笔来写几个字——都闲着没事儿要把简化字来批斗批斗。这样的人大放厥词时固然过瘾,比如:

不过,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话的人都是要承担后果的:

如果这位PO主真的懂一点汉字,她应该知道“我靠”这种话,女孩子家家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乱说的。我是不知道那“大帮”拎着“板儿砖”的是不是“五毛”,但这位女汉子被人打惨了应该是真的……

在文盲率如此之低的今天,像某女星说这样的话被人拍砖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这几年,这类毫无营养的“批评”也颇成气候,以至于形成了像“亲不见,爱无心”这样流传颇广的“俗语”,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借此机会,我们正可以看一看这话里的“亲”和“爱”究竟应该怎么解释——是不是有“见”才能“亲”,无“心”就不能“爱”了?

“亲不见”:亲,繁体作“親”。“親”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左半部分原本不是今天看到的“亲”字,而是一个“”字——秦朝的李斯在刻石碑的时候去掉了一笔,才变成了后来的“親”字(至于这一笔为什么要去掉,那“木”字的一竖又为什么要勾起来,“反对派”们是不是也要穿越到秦朝去问一问?)。“”字下面是个“木”,意思是齐刷刷的草木,“親”的字义从“见”、从“”,实际是见草木至于土地的意思。“親”的“亲人”、“亲情”之义,完全是后世引申而得——人们认为世间最可以称得上“至”的,就是父母之情。可见,无论是“”、“见”还是“親”,跟今天所说的“亲人”、“亲情”都没有直接关系——那本来就是这个字的引申意义。至于它的字形表现出来的本义,至晚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忘干净了。需要跟大家澄清的是,这些都不是我说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有没有“亲”和能不能“见”有什么关系。当然,如果有人硬要说先要“见”了才有“亲情”,那她首先应该承认自己没心没肺,然后再回到东汉去和中国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理论。

“爱无心”:爱,繁体作“愛”。有人看到繁体的“愛”字里有个“心”就感动得一塌糊涂,殊不知整个“愛”字都跟今天所说的情爱毫无瓜葛,是因为字形相近才被借来用的。今天所说的“爱”,在秦汉之前写成“

”、“
”或者“
”。的确,字形中有“心”的,往往字义都与情感相关,古体的“
”或者“
”,可以证明这一点。这至少说明,持“爱无心”论的人们还是有一些最基本的想象力——我对此表示叹服。但是“
”又如何解释呢?据说“
”是“爱”的古字中最原始的一种,它之所以有“爱”的意思(也就是恩惠/可怜/喜好这些意思),全是因为这个“爪”字头。“爪”是禽类的脚爪,它作为部首置于全字的顶部,引申为像禽类保护幼崽一样对“身下”的事物进行呵护。在这类从“爪”之义的汉字中,除“爱”之外,“孚”是最古老且意义保存最完好的。“孚”,后来写作“孵”,通过上面的解说很容易看出来,是象鸡孵化幼崽之状。由此,“孚”引申出诚信的意思(因为禽类孵化幼崽的时间都是一定的),并有成语“深孚众望”(令人信服之义)为证。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
”身上,“
”不但有“爪”的保护,还有“畜牧”之义。畜牧牛羊要保护好它们,让它们成长,才能有收获,因此,“恩惠/可怜/喜好”之义就产生了。回过头来说“愛”,“愛”的本义是行走之状,其中的“爪”和“心”都是根据篆文字形模拟而来,在“
”、“
”和“
”废用之后“才大行其道”的……

在古代汉语的常识里,有“心”就有“情感”确实是认字认一边的好办法,但却不是辨认“情感”的唯一途径——“爪”的这一功效要比“心”古老得多。不知道这一点,就会说出“爱无心”这种把自己感动得要死、把别人笑得要死的蠢话。简化的“爱”字里不但有“爪”,还有“友”,看起来比它的三个古体字都要“有爱”多了,省去一个赘余之“心”,又有何妨?

其实,不管是简化字还是白话文,其之所以能推行,都是因为早就有了根植于历史传统中的基因。当然,没有一种改革是容易的——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胡适那些人推行白话文,章太炎觉得他们学问太差,根本不懂推行白话文的困难,把他们骂成“悍然敢提倡白话文者,盖亦忘其颜之厚矣”(不知死活、没什么本事就敢提倡白话文,真是忘了自己脸皮有多厚)。“恶语相加”到这个程度,骂得比当代某女演员的“我靠”或者“五毛”是要痛快多了。不过,这些话章太炎是有资格说的——放到今天,能有胡适的学问,怕也是有资格说一说的,但要是相信“亲不见,爱无心”的人也来说一说,真是“盖亦忘其颜之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45个简化字行书字帖(特点:字形规范)
《简化字行书字帖》(1245个字)(字形规范)
初表达 | 禾急
如何区分“副”与“付”?
难经白话文正文(带序号简化字)
说文解字谈书法:简化字“爱”不是没有“心”,只是不合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