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负面情绪百无一用?一点点忧伤让你更加专注

未来以来  湛庐文化和福布斯中文网合作的探讨未来趋势,传播前瞻思想的专栏


负面情绪百无一用?一点点忧伤让你更加专注

2014年11月03日


抑郁情绪和精神疾病总是伴随着艺术家们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人们往往会疑惑,为何文艺工作者如此脆弱而敏感?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这些看起来并不么美好的情感常常是他们伟大创作的来源。正如济慈所言:“你难道看不出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有多么重要?苦难能培育智慧,赋予它灵魂。”乔纳·莱勒在新作《想象》中对此作了研究。研究认为,忧伤有助于我们更专注,让我们更富有观察力且能坚持得更长久。这正是抑郁狂躁型抑郁症与创造力如此高度相关的原因。

忧伤让人的专注力与观察力更强

尼采在他 1878 年出版的《人性的,太人性的》 (Human, All Too Human)一书中写道:艺术家天生就喜欢我们相信一定存在的“突然出现的启示”,这就是所谓的“灵感”……就像上天赐予我们的恩典。实际上,优秀艺术家或思想家的想象会产生好的、中等的或糟糕的想法,但经过训练和磨炼,他的判断结果包括舍弃、选择和连接……所有伟大的艺术家和思想家都是伟大的劳动者,他们的不懈追求不仅在于发明创造,还包含着舍弃、筛选、改变和排序等。

为了说明这一点,尼采举了贝多芬的例子:这位作曲家的音乐笔记真实地记录了他对其音乐作品反复进行修改的艰苦历程。对贝多芬来说,在定稿之前改个 70 多稿是家常便饭。这位作曲家曾对朋友说:“我会反复修改很多遍,直到满意为止。”换句话说,即便贝多芬这样的艺术天才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只有在他的音乐作品上下足功夫,伟大作品才会诞生。尽管智力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没有哪件事可以轻轻松松就完成。完善音乐主题、删掉喜欢的诗句或把草稿扔进废纸篓,没有哪件事情是有趣的。

实际上,持续不断地专注在某个创造性问题上,确实会令我们十分痛苦。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 4 世纪就曾说过:“所有在哲学、诗歌、艺术和政治上取得了不起成就的那些人,甚至包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有忧郁倾向,有些人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这种说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再度出现。弥尔顿在他的《沉思者》( Ⅱ Penseroso)这首诗中发出了这样的呐喊:“欢迎你,至为神圣的忧郁 / 你圣徒般的容颜过分灿烂 / 以致人类的视觉无法承受。”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们将对悲伤的崇敬推向极致,并将痛苦看成是文学创作所必不可少的一种体验。正如济慈所言:“你难道看不出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有多么重要?苦难能培育智慧,赋予它灵魂。”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乔 · 福加斯(Joe Forgas)在 过去的 10 年里对负面情绪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尽管人们常常对忧伤和类似的情绪评价不高,但福加斯的研究却告诉我们,一点点忧伤有助于我们更专注,让我们更有观察力且能坚持得更长久。当然,忧伤的情绪也会减少我们产生灵感的可能。他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是在悉尼郊区的一家文具店里进行的,实验很简单:福加斯在文具店收款台旁放置了很多种小饰品,如玩具士兵、塑料动物、车模等。当购物者离开时,福加斯会测试他们的记忆力,让他们列出所能记得的小饰物,越多越好。为了控制被试的情绪,如果实验是在阴雨天进行的,他就播放威尔第的《安魂曲》来凸显天气;晴天时,他播放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欢快乐曲。 结果一目了然:“低情绪”条件下的购物者所记住的小饰品数量多了 3 倍。

阴雨天气让人忧伤,而忧伤情绪让他们的专注力更强。这些实现解蔽的认知技能都是一样的:负面情绪的作用就如同服用少量苯丙胺。如果一个人沉浸在忧伤情绪中,他就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某一行诗句上,或者长时间思考某种啤酒的商标。福加斯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忧伤状态(他用有关死亡与癌症的电影引导人们情绪低落)与更好的写作成果密切相关,被试在忧伤状态下完成的文章条理更清晰,也更有说服力。因为更加专注于正在创作的东西,他们创作出来的诗文更优美,所有的词语都是用他们的痛苦情绪打磨出来的。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莫杜配 · 阿基诺拉(Modupe Akinola)对这些刺激因素所引发的结果进行了扩展研究。在最新进行的实验中,她要求每位被试就其梦想的工作做一个简短演讲,并按照随机原则指定正反馈或负反馈条件。在正反馈条件下,对演讲的回应是微笑和点头;在负反馈条件下,对演讲的回应是皱眉和摇头。演讲结束后,为被试准备好胶水、纸和彩色毛毡,并让他们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拼贴画。然后,专业艺术家从创造力的角度对每幅拼贴画进行评估。

果不出所料,反馈影响了被试的情绪:在演讲中收获微笑的被试,报告说他们的感觉比以前好;而收获皱眉的被试,他们的感觉则恰恰相反。有趣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负反馈条件下的被试制作的拼贴画更加漂亮,即负反馈成就了更好的艺术。正如阿基诺拉所说,这主要是因为忧伤让他们更专注,使他们在面对创造力挑战时能坚持得更久。结果,他们一次次地完善他们的拼贴画,专注于其中的色彩设计。

抑郁狂躁型抑郁症与创造力高度相关

智力在忧伤状态下的增强同样能解释创造力和抑郁症之间强烈的相关性。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艾奥瓦大学神经学家南希 · 安德烈亚森(Nancy Andreasen)就心理状况问题跟几十位来自艾奥瓦作家研讨会的作家进行了交谈。尽管安德烈亚森预料艺术家比正常人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她说:“一直都存在关于疯狂和天才相伴而生的说法。”但是,这个假说实际上完全是错的。相反,安德烈亚森发现,按照正常的诊断标准来看, 80% 的作家都表现出某种类型的忧郁。这些成功的艺术家并不疯狂,他们 只是过于忧伤罢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 对英国小说家和诗人的人生经历进行研究,按照她的数据,与常人相比,著名作家患严重抑郁疾病的可能性比普通人 高出7 倍。

为什么极度的忧伤与创造力如此密切相关?安德烈亚森认为,抑郁与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是缠结在一起的,后者让人们更有可能创作出成功的艺术作品。她对此的解释简单易懂:写出好小说或者谱出一段好乐曲是很不容易的。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很多年的细心专注,艺术家会不断修改和更正差错。因此,执着于这一过程的能力(持续解蔽)非常重要。安德烈亚森说:“成功的作家就像职业拳击手,即便被击打也不会倒下,他们会努力训练直至技术娴熟。”安德烈亚森深知心理疾病所带来的沉重负担, 她举了罗伯特 · 洛威尔(Robert Lowell)的例子——对他来说,抑郁不是 “缪斯的礼物”,他需要依靠药物“锂”来摆脱痛苦。 安德烈亚森说:“遗憾的是,这种思考模式往往与痛苦无法分开。如果你想立于刀刃上,流血就不可避免。”

尽管解蔽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作品,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从忧郁、苯丙胺和前额叶皮质中受益。米尔顿 · 格拉泽懂得,对于最艰难的任务,在开始利用专注去完成之前,往往需要灵感的关照。格拉泽说: “你要确定你所专注的是正确的问题。有时,那意味着你必须依赖你无法解释的直觉启动这一过程。”

不同的创造模式(灵感的兴奋和解蔽的忧郁)之间不可避免地相互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抑郁狂躁型抑郁症(在极度忧伤和极度兴奋这两种极端情绪间摇摆的一种疾病)与创造力如此高度相关。安德烈亚森发现,在 她调查的已成功的创造性人才中,差不多 40% 的人都患有这一疾病,大约 比常人高出 20倍。

精神病专家哈古普 · 赤圾(Hagop Akiska)刚刚发现, 在一群有影响力的欧洲艺术家中,近三分之二患有抑郁狂躁型抑郁症。安德烈亚森认为,产生这种高度相关性的原因是,躁狂状态常常导致人们突发奇想,他们的大脑会忙于远距离联想。“当人们处于躁狂状态时,会被强烈的自我表达情绪所驱使。这可能是一种极其痛苦的疾病,常常是因为他们无法从创造状态中停下来。”而且,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成果完全取决于他们激进的、有时甚至让人无法理解的天性。安德烈亚森说:“躁狂时,这些人会变得对稀奇古怪的思想极为开放。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他们想出了那些最具原创性的点子。”

然后,躁狂消退,患者从情绪亢奋状态一下子跌落到极度的抑郁中。尽管这种摇摆让人极为痛苦,但却能产生创造力,因为躁狂期的兴奋思想在抑郁期得到进一步完善。换句话说,这种疾病的情绪极端化恰好映衬了创造过程的极端化:在兴奋的产生阶段,有千奇百怪的发散思想;在专注的完善阶段,让所有这些思想聚焦在一起。 当然,不能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心理疾病的痛苦,也不是说,人们只有在可怕的忧伤和躁狂状态中才能创造。但是,对于抑郁症和艺术成就之间反复出现的高度相关性,它确实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想象》  乔纳·莱勒/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摆脱抑郁就要这么做
“穷而后工”现象真的存在吗?| 政见
抑郁之于创造,是诅咒还是馈赠?
我们艺术家全都疯癫
天才如何表达忧郁?
如何调节负面情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