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之所在,珍宝永在
2015-09-26 04:00 | 豆瓣:这里有只爬墙喵

肖邦的26首前奏曲,包括Op.28的24首,升c小调前奏曲Op.45以及无编号降A大调前奏曲。

肖邦的前奏曲是在其创作能力的高峰期完成的,无论是在其表现出的演奏技术还是在其创作手法上都对演奏者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即既要求演奏者能够正确展示肖邦音乐风格的全貌,也要表现出代表其创作最高水平的特点。由于作品本身就具有极其强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化风格,在演奏时需要演奏者无论是在每首作品的篇幅长短把握上、还是在调式调性的和声特点上、每个独立段落音画特点的表现上、还是对标题音乐的瞬间捕捉上,都不能失去浪漫主义中前期的先锋性。

所以在这里我并不能同意对肖邦前奏曲是“练习曲的胚胎”这样的评价。因为在继承并发扬了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调性与体裁上的精髓后,肖邦的前奏曲在技巧表达上已经完全跳出了练习曲的范畴,凸显出其明显的音画特质,对瞬间感官和具体事物的观察与捕捉,调性上对关系大小调的五度循环和曲式结构上的微小凝练。

拿到碟子一边听一边看他访谈,他说到把整个前奏曲当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和结构上类似奏鸣曲的四个乐章。额,这莫不是让我歪打正着了。

然后听完的第一遍的感觉就是,你还真给分了四个部分弹啊,而且还是这么神奇的排列组合。

不过这是他在弹肖邦嘛......啊啊我真没想到会有用original来形容他的那一天。

这次他华丽滴挤掉了阿姐那张专在我心中的位置我会说咩

在我看来,他的这张专辑的一大惊艳之处就是这种特别的排列组合。既兼顾了调性的特征又能发挥肖邦每一首前奏曲的演奏特征。

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到第七首是第一部分

开始于纯净的C大调结束于热情的A大调,他现在对大小调音色的转换利用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没错,就是转换。一般的认知中大调明亮纯净,小调黯淡忧伤。肖邦却一定要在这共性之中添加进对方的色彩。不过这难不倒云迪哥哥啦。这一次他真是把自己擅长的小调音色与大调结构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且不说之前那一众大师的版本,在演奏这种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时他对节奏、停顿、呼吸和情感与乐句之间相互调动的关系上一直出类拔萃。

快速的C大调前奏曲带入的情节感,开始的8小节大体上维持主调的气氛。接下来的16小节,各种转调和逐渐加强力度和速度突出了热烈饱满的情绪。25小节的尾声又回到主调,在最弱的琶音下安静自然地导入a小调缓板的悲伤的沉思重的和弦。和声有着遥远荒凉的意境,而短小的主题却反复三次,最终的再现凸显了不安的暗影。乐曲的调性转换非常频繁,最后回到主调。

而G大调前奏曲中4/4拍快板。左手急速反复的十六分音符的流动的音型,与右手漂亮的和弦旋律融为一体。经过反复后此主题被扩展成流动的的,似乎都能听到水流轻拍,带起水底碎石的沙沙声。最后逐渐发展到在左右手用相同的音型缥缈的高音部,然后是空灵的两个波音和弦。

接下来的四首表达情绪上两两相对,半音阶行进的反复构成的e小调旋律和华丽明亮的D大调形成了美得出奇的对比。而b小调冬雨的哀伤婉转又与A大调带着惹意的甜美馨香互补。

第一部分在充满童趣的民族风格的行板中结束。

第八首到第十五首是整个作品的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的开始情绪猛然一转,用柯尔托的解读大概也是最适合的。升f小调:大雪纷飞,狂风怒号,暴风雪肆虐,但是在我悲哀的心中,有着更猛烈的风暴。

庄严的E大调:虚幻与真实,光与影的交织。转调到降A大调更突显了其凝重的特点。这与后面升c小调灵动纤巧的鬼火一般的旋律又构成了对比。随后又转为更加明亮活泼的B大调,这里表现出的是独属于肖邦的甜美。

升g小调:这是肖邦式的激情。但是这次云迪哥哥的演奏更加热烈,又是那种感情要冲破肉体的撕裂感迎面扑来,再被生生勒止,留下余音嘶鸣绵绵不已。后面一曲升F大调前奏曲大概就是这余音的具象吧。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中,右手静静地奏出默默祈祷似的旋律。热意已逝,那曾经狂暴的灵魂如今睡得安稳。

紧接着的降e小调前奏曲是充斥着多种奇妙转调的闪回画面,是自然过渡的快速画面闪现。

第二部分的最后一曲是大约最著名的降D大调前奏曲。如歌的行板。在这部短小精湛的作品中肖邦展示了钢琴的伴奏声部如何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具体的声响而又不使人听起来感到单调。

暗藏在低音动机中的影子,气场猛然强硬了起来,不正是他命运的象征么?放不开又无法归去的故国,爱情是夕阳余晖在水波上闪烁消逝的残影,甩不开丝丝缠绕耗尽他生命热度的病魔,至始至终,他拥有的只是那八十八个音符。肖邦的音乐不是“写”出的而是“活”出的。

对此乔治·桑曾经这样描述:“中段升c小调部分,是在描写马略卡岛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莫萨修道院阴森的回廊及祈祷者,仿佛看到了深夜僧侣们搬运着他们同伴的遗体赴它界安息的行列。”“肖邦恐怖于修道院之充满了亡灵。”

中间转入升c小调部分完美地呈现了低音部分和弦的恶魔般森冷的音色,而最后降D大调的回归,犹如雨过天晴的清新与温暖,一扫最初同为降D大调的湿寒。在幻想与恐怖之后,眼前的景色充满了清爽及优美。

第三部分是第十六首到第二十一首

以使灵魂从高处向下急坠的降b小调前奏曲为开端,沸腾燃烧的音阶与分解和弦的急奏突然终止。浮现出的是之后四幅不同的画面。

降A大调的甜美歌谣与f小调的激烈诅咒相对。激烈的和弦对话与戏剧性的旋律转折是这次演奏者表达得重点。

用三连音连续不断吟唱的甜美降E大调歌谣和极缓和弦奏出的c小调乐章相对。

最后以恬静中交织着不安分动机的降B大调夜想曲结束。

这不安在最后一部分发展成了无可挽回的情感洪流。

第二十二首到最后是第四部分

那是五幅独立的水彩画。

g小调前奏曲冲动地以6/8拍复杂的八度面貌出现,中段则呈现为赋予坚强印象的降A大调部分。这部作品时肖邦抛弃了时常蒙在他作品上的轻纱,表达得直接得令人惊叹。

F大调前奏曲。这大概是肖邦最富有法式风情的前奏曲。

从听过他弹李斯特“艾斯特庄园的泉”就发现他实在太会表现水。

轻快滚落的水珠飞溅到植物的花瓣上,绿叶上,敲打得它们低下头,又倔强地甩开,沙沙作响。

那纤巧迷人的自然之声。

他这种能调控双手部分和声效果又不影响音量的方式,不需要刻意减弱哪个部分的存在感,整体听起来又不会喧闹。不管是在激烈的段落还是静谧的段落都可以恰到好处的表现出肖邦作品中织密精巧的结构,并渲染出色彩丰富的音响效果。

d小调,富于热情的快板,与革命练习曲相似的听感,双手节奏不一致的颠簸感,更加宏大的音效和直抒胸臆的热情,为整个套曲画上了句号。

升c小调前奏曲Op.45是一首独立的音画相融的歌谣,鲜明而流动的画面,留下的残像与最后一曲降A大调前奏曲紧紧相连。散落的随行的小乐句像是盛夏绿叶间洒下的光斑。

这大概就是他所说的“前奏曲是积极的”。

回到初心。亦或是复活。

“我所做的都是我热爱的,音乐就是我生命中无法取代的存在方式。我享受在舞台上用音乐与观众交流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感受。我觉得自己一直是在努力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演出或是工作的结束,都将会是下一阶段的新的启程。——李云迪”

那是新生吧。

说道在前奏曲中肖邦对钢琴88个琴键的运用达到了什么出神入化的程度,前两天我误打误撞得到的效果怕是很能说明问题。哪怕是把两个不同的曲子在一起放“比如说第13首+第15首这种搭配= =”,仍然不会失去其精妙的和声与动人的音效。

而对作品和声的精妙把握与演奏时音效的交响性一直是云迪哥哥最擅长的,这两者在他真情实感的作用下表现出的是超过其他演奏者的感染力,这也是他的演奏为何能够打动那么多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音符中诗意的深度,举手投足间的优雅。还有那渗透其中无可救药的深情而浪漫的灵魂。

在诗意与秩序的冲撞之间,自由与结构矛盾之间,他找到了本质的统一。

也许肖邦确实害怕着人群。

身处在那些不能够了解他却又迷恋着他的人群中,对于他来说可能真的比孤独更难以忍受。

乔治桑说:

那些音符,是从天上掉入他心坎的泪珠。

他的肉身永远地停留在了39岁。

但是爱他的人们还活着。

没有他们在身边的肖邦胸中是有着多么巨大痛苦,离开家人,离开挚友,离开她,离开那两个可爱的孩子对他来说是多么万箭穿心的事。

不知他是否说过那句让人心碎的话,“你们都不再爱我了。”

这样看起来这似乎对他才是最好的结果,他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时空,他的仰慕者,他的至亲,他的挚友,永远一起停留在了那里,永不离去。而他身边的他们,却要在没有他的生命中继续前进。

就这样他一次又一次的复活在他的爱慕者们的指尖。

而现如今我的脑海中,他在一个中国钢琴家的指尖,活得比任何时候都真实。

那浪漫之都的钢琴王子,象牙键盘上的诗人,是何等的耀眼剔透,贵气不凡。

李云迪就是有本事能将肖邦那颗钻石一样剔透脆弱而又五光十色的心境表现得得层次分明还能够兼顾在时间空间上多维立体,好像根本就没有那百年时空的距离,他就是能做到每一面的效果都表达得恰到好处。

那是属于肖邦的色彩,在他的指尖缓缓流淌。

不要说是首专,有多少大师的经典珠玉在前,有几位能把肖邦理解这么深,又表现得这么真?

最后的降A大调那一串略微渐弱的连音,明明音色是明亮的,却好像是命运远去又不舍得脚步。

一瞬间泪点集中爆发,让人无处可逃。

余音是穿越时空的低语。

我是否有住进你的心房呢?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大赛的金奖绝不是成就的高峰,而是一段漫漫长路的开始。

现在当然也远非终点。

但是十五年征程,如今在外人看来,也是有一些答案的吧。

你是创造者,更是继承者。

你的音乐中有着那本应只属于遥远的时空的画面。

不是back to original chopin. 而是bring original chopin back to life.

精致柔润,华光四射。

作曲家的旋律,演奏家的心灵和听众的情感融为一体。

不管之前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暴风骤雨般音符的洗礼,你也是那些耳朵的征服者。

不论曾经是否有过那样神圣的情感在其中驻足,你仍是那些心的拥有者。

有人仰慕倾心相待,有人嫉妒心生恨意。

你也还是胜利者。

“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

好像那之后的时光飞逝与多少变故都没有发生过。

十年前曾经坐在肖邦大赛评委席上的评委们这样想,追逐在你身后每天刻苦按动琴键的琴童们这样想,多少把你看做最美的梦境的乐迷们这样想,最后将你本身就看做是一个传奇的看客们也这样想。

甚至我也这样想。

只是你好像已经不再想了。

你不再是“钢琴王子”,“中国的肖邦”,甚至也不是“云迪·李斯特”。

你是世界的李云迪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肖邦生平及作品简介
失去了右臂,如何成为震撼世界的钢琴大师? | 独奏篇
音乐知识:感受肖邦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马拉松”美育大课堂全曲目学习笔记
一人一张经典碟——阿劳·《李斯特:练习曲全集》
肖邦练习曲难易排序(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