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再会,不小姐

2015-10-10 12:00 | 豆瓣:

2012年,在阔别中国13年之后,希薇·纪莲带着《六千英里之外》和《玛格丽特与阿芒》两部舞剧来到北京。那一年她刚刚捧得威尼斯双年展终生成就奖,仍然顶着“世界舞台最高身价女星”的光环。不过,她更为人熟知的名字,也许是流传了二十多年得“不小姐”(Miss No)。在北京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47岁的“不小姐”,有没有想过退役的问题,这个向来直接的舞蹈明星回答:还没有想过,不过一定会在自己还充满创作力的时候离开。


临近50岁的时候,希薇·纪莲宣布将以舞者身份进行最后一次世界巡演。巡演以“生生不息”(Life in Progress)命名,2015年3月从意大利罗马启程,11月在东京终结,10月在北京和上海的两场,是“不小姐”与中国大陆的最后告别。


《再会》剧照

在希薇·纪莲之前,芭蕾女星想要挂靴,无非两种方式:一直跳下去,慢慢淡出,就像早年的传奇安娜·巴甫洛夫和芳婷一样;或者在鲜花和泪水中,用自己的经典角色与舞台说再见,就像去年刚刚退役的茱莉·肯特。

然而希薇·纪莲的最后一别,完全不同于前人。她的全球巡演节目由四个舞构成,三个都是新作。用崭新的作品说再见,职业生涯的最后,仍是完完全全的“不小姐”做派。


对于希薇的挂靴,英国萨德勒威尔斯剧院艺术总监阿利斯泰尔·斯伯丁表达了惋惜之情:“日后回头看,她依旧会是独一无二的芭蕾女星,一代人里只能出一个的卓越代表,一个殊为难得的表演艺术家。”


惋惜的并不只是艺术界。2014年11月,也就是希薇·纪莲宣布告别巡演的时候,《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也将消息放在重要版面。在顶着“不小姐”名号生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希薇·纪莲不仅是一个当代的舞坛传奇,更是改变艺术游戏的规则改写者。


2000年,她为法国版《Vogue》拍摄的素颜全裸大片

从16岁一举摘得国际芭蕾比赛金奖开始,人们一直谈论的是希薇·纪莲的腿。她的身体条件好得让人嫉妒,几乎可以完美展示任何动作。一个流传许久的玩笑话曾形容:当大部分女孩还在努力把腿举过头顶的时候,希薇·纪莲正在头顶摆弄自己的鞋带。


当传奇芭蕾舞演员鲁道夫·努里耶夫成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后,他在新剧《雷蒙达》里给希薇留了一个小角色,希薇的表现征服了努里耶夫。1984年,19岁的希薇成为舞团的首席舞者,是努里耶夫钦点的明星演员、努里耶夫版《天鹅湖》中的主演。她在《天鹅湖》中的表现让舞评人拍案叫绝:具有冲击力的跳跃、标准而笃定的六点钟造型……时至今日,仍是芭蕾教学的经典案例。有评论人这样评价希薇·纪莲的身体和技术:她拥有最完美的身体,再加上苦练,因而能把肢体放在任何自己想要的位置上。


《雷蒙达》剧照


《天鹅湖》剧照

24岁的年纪,当大部分舞者还在为在舞团内上升苦苦挣扎之时,希薇·纪莲已经带着超级巨星的光环跳槽到英国皇家歌剧院芭蕾舞团。在很多人看来,她的离开与其说是跳槽,不如说是叛逃。法国《费加罗报》纪莲的出走称为“国家的灾难”。

作为一个充满自我意识的传奇巨星,努里耶夫在训练和工作中以专制和霸道著称。当希薇·纪莲要求能独立在国外工作的自由时,努里耶夫拒绝了,而这时伦敦抛出了橄榄枝。在那里,她成为客座首席,一年只需演出25场,还可以与其他编舞和舞团合作。她在英皇一待就是17年,也让人们的注意力,从她的腿转移到她特立独行的脾气上来。


在英皇后台为《睡美人》准备

她在英皇的第一次亮相成功非凡。“我们站在两侧,为她而欢呼,几乎像疯了一样。”舞团的一位舞者曾经这样回忆。然而,热情退潮后,大家发现,这个芭蕾公主固然拥有绝伦舞技,但除了同台演出,与他们几乎毫无关联。她几乎不与她们交谈,不与别人共用更衣室,甚至也从不去食堂吃饭。对于最后一条,这个法国舞者如是回应:“如果我想知道天气怎么样,我看看窗外就知道了,我不必要走到食堂去谈论这个。”


比起与努里耶夫的师徒恩怨,更著名的也许是她和舞台总监肯尼斯·麦克米兰(Kenneth Macmillan)针尖对麦芒的争吵。后者认为她的舞台表现更太过火,而希薇认为英国的芭蕾舞传统太保守。在争吵中,英皇艺术总监安东尼·德维尔给这位巨星送上了“不小姐”的名号。然而最终,“不小姐”获得了胜利。


2001年,希薇将她理想中的《吉赛尔》带到了英国皇家歌剧院

在努里耶夫手下,希薇·纪莲几乎演遍了所有的古典芭蕾经典,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睡美人》、《吉赛尔》。在英皇,她更是把每一个角色都演成了自己的经典。从《乡村一月》、《曼侬》到努里耶夫和芳婷曾经的经典《玛格丽特与阿芒》,她热情洋溢的身体让这些女性角色挣脱了动作的束缚,在舞台上有血有肉、熠熠生辉。


以希薇·纪莲对自由的向往,从芭蕾舞跨界到现代舞,似乎是迟早的事情。她自言一直对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表演方式兴趣浓厚,只不过受限于过早获得的明星身份,而被定型为古典芭蕾舞者。1987年,当希薇还在巴黎时,编舞威廉·福赛斯受努里耶夫之约为舞团编舞。他为希薇打造了当代芭蕾《多少悬在半空中》(In the Middle Somewhat Elevated)。


身着墨绿和黑色的紧身衣,一对芭蕾舞者在舞台上辗转腾挪,昏暗的灯光把空气中的灰尘照亮,也打亮了舞者身上每一寸肌肉线条。年轻的希薇难掩自己跳这支舞蹈的兴奋之情:“表演中你需要展现真实的能量和力量,表演那一刻我心中只想着两件事:线条和力量。”


日后人们惊叹,威廉·福赛斯的这支舞改变了芭蕾的面目,而因为出众的线条、力量、绝佳的表现力,成为很多编舞家的“缪斯”。马兹·艾克(Mats Ek)为她打造了《烟》(Smoke)和《再会》(Bye),阿库·汉姆为她打造了《圣兽舞姬》(Sacred Monster)。在《圣兽舞姬》中,希薇的独舞部分委约林怀民创作。从柔弱的独舞童年记忆到揉合了武术的双人舞,希薇依旧完美诠释了童年、记忆和女性力量。这部作品在2006年首演,也将时年41岁的希薇,又推上一个艺术生涯的一个新阶段。


巡回告别演出中,希薇同样邀请了这位编舞家为自己打造舞作。阿库·汉姆说:“我的作品从那些我不知道如何解答的问题中生发而来。我提出问题,然后用身体来讲述一个故事。希薇的身体无疑是最诗意、最富于变化的。”他用一个拉丁语单词“Techne”为这支独舞命名,意为“技巧”。然而在舞作中,他讨论的无关技巧,而是艺术和时间的命题。


除了阿库·汉姆,《生命不息》的其他三支舞同样意味深长:威廉·弗赛斯编舞的双人舞Duo、罗素·马利方的双人舞《Here & After》,以及三年前曾来过的、马兹·艾克的多媒体独舞《再会》。在告别这个舞台时,这个传奇般的舞蹈明星选择用自己的身体,说一声再见。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薇·纪莲,世界芭蕾舞坛身价最高的巨星
欧美现代芭蕾欣赏
柴可夫斯基与古典芭蕾之父首次合作就写了一本“百科全书”?
开票 | 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努里耶夫版「堂·吉诃德」
14位芭蕾明星璀璨亮相第四届IBCC《国际芭蕾荟萃》
[音乐与舞蹈精粹]第254期:世界六大芭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的首席仙女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