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琺:论双十一作为败家剁手节的古老渊源

2015-11-11 12:00 | 豆瓣:马达+s+狐猴

十月十日过了没多久就动念写这篇文字,但历经半月方成,不免没了矛头所向的时效性;但或许也因此我们可以超然的间坐说一说,不带有各种切身的情绪,而只是作为奇谈与怪论?所以还是贴了出来,不苦苦等到明年了。


家人在11.11.那天早上为某个大数据所作亿分之三四的贡献,这些天一直悬在她的喉头舌尖。她生怕那些她在屏幕上看中的货品在浩浩物流中被错乱、混淆、破坏、顶替、遗漏、延误;从网络中抽出的线索轨迹不明;图片们并不能如她所愿,像往常一样迅速映现,在她面前化作实物;从千里之外,来点缀她的日常生活。她就像盼星月一般,希望有一个英俊的快递小哥一次次,蓦地摁响刺耳的门铃,即便夜再深亦在所不怒、人皆静也在所不顾,打开防盗的门,看着他面不改色气不长喘,三步两步攀到公寓楼顶层,亲自将自己败家之物一件件送上门来……多日过去,我满以为她的心已经放下大块了,因为近十件长长短短的物品,总算七七八八地到了。但是我轻率了,既忘了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也浑不解七上八下的忐忑之心是何意味——总之,家里因为她总觉得还阙少了什么而缺少了什么。

十天过去,今天又来了一个快递大叔,又送来一个纸盒。正好无聊,顺便半咸不淡地聊了两句:

——这两天忙啊?

——忙得走投无路臭要死呵。

——可是像农忙介忙?

我看大叔满脸沧桑口音重,要么是赶上过插队的尾巴,要么是田园将芜而汇入进城的大潮,果然没有料错:

——可不是?可农忙古时候就有,这双十一可就这两年才有呢,再见!

——也是,再见!

把纸盒子搬进来,把门掩上,回头一想,大叔的话,也对也不对。十一月十一日作为一个民众购物狂欢的节日,固其是商家及电商借光棍节炒作,其史也短得一撅,线索与证据都易梳理;但果真没有古老渊源么?当然,古中国以夏历纪时间,也就是如今所谓的农历;现在通用的公历,以前也称西历或耶稣纪元历法,因为有以太阳、或太阴太阳两种不同的规定原则,古今并不对等;也就是说,如今的双十一,换算农历,则每年所在的时间并不一致,其又不在节气点上,故难以定位与命名。不过,这并非什么重要问题,日本的近现化经验中,即有把原先旧历的节日,依其月日数字,搬移为公历时期——所以更加值得重视的是它的形式感,也就是两个重复的奇数。这个日子也正因此受人重视,并先后附加上各种涵义。

这种两个重复奇数的日子,一年之中有六个,依时间排列,分别是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和十一月十一日。日本学者池田温和清华大学的刘晓峰教授对此前后皆有过研究,参见《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刘晓峰著,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版)。而按照我在《影的生日——替你的影子过个生日吧》一文中的发明,大多数日子都存在着影子相互呼应,譬如三月八日的影子是八月三日,五月四日的影子是四月五日。相同奇数的日子序列中的六天,却都与其影子混为一体,我把它们称之为顾影自怜,某种意义上的形影相吊。

除了最后一个也就是双十一之外,这一串日子还都是一年中的节日,渊源久远,尤其是如今称之为春节、在民国元年定西历为一尊之前叫作元旦的一月一,以及称为端午节的五月五和叫做重阳节的九月九。而三月三与七月七也大有名气,前者以曲水流觞闻名,后者是牛女鹊桥相会的时节,近年被蓄意要炒作成中国情人节。

但问题是,须知我们如今以节日待之的那些日子,在古早时候,可并不回报我们以如今节日的那种氛围,甚至纷纷让我们避之不及。这在重复奇数的五个节日中皆可找到证据,每一个顾影自怜的,都不是好日子,常有凶神恶煞,待我一一清点过来:

九月九

重阳的源起传说,堪称一个典型的例子。例见南朝吴均《续齐谐记》的记录: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珐案:到了唐代,这一习俗有所发展,不止是女子,男性们也会在家族性的九月九登高聚会中,携带茱萸作为辟邪解毒的佩饰。作为异乡客的诗人王维曾经这么表达他的愁绪与对故土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此可知,最初有一个家族在九月九有神秘的灾祸降临,后来人们都觉得这一天有问题,纷纷登高饮酒插茱萸来禳解。这种事物及习俗的起源故事,以个人化与偶然事件作为一种普泛观念或现象的渊薮,是其最常见的句法。

三月三

这本《续齐谐记》里还讨论到三月三:

晋武帝问尚书郎挚虞仲洽:“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旨?”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与至水滨盥洗,因流以滥觞,曲水之义,盖自此矣。”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嘉事也。”……

固然下文还有说到挚虞的说法遭到了逢从圣意者的抨击,并受此牵联而谪职降官云云,但参考同一历史阶段中沈约所撰《宋书》以及周处的《风土记》都记有另一个名字叫做“虞”的人的遭遇可知,这是当时一种普遍认识:

旧记郭虞有三女,于三月三日俱亡。故俗忌此日,皆于东流水上,祈禳祓洁。

三月三,三姊妹一起死掉了,九月九日汝南桓家差点发生的事故,在这一天发生了。于是被当成是凶日,由此可知,民俗中曲水流觞之本义,乃是救解不吉的仪式。

大凶之日的理解,与我们的文化中,直至现在,一直有尚偶数以为吉利而黜奇数的倾向有关;更何况三月三、九月九,是奇数与奇数重复扎堆,凑在一起呢。

五月五

而五月五也因此是一个出了名的恶日,那一天也有人横死,我们都知道的,屈原沉江于长江中游楚地的汨罗;在长江下游的不同地区,端午日则被当作是伍子胥与曹娥的受难日。而在一本久已失传、仅在日本的古籍中保存了片段的《十节记》中记载:

昔高辛氏子乘船渡海,急逢暴风,五月五日没海中,其灵成水神,令漂失船,或人五月五日以五色丝荃缠投海中。荃缠变化成五色绠龙,海神惶隐,敢不成害,后世相传。

这里提到的故事,开头有点像精卫填海,下文却很不相同。高辛氏也就是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子(很可能是帝女,混称为帝子)五月五日时在海上溺亡。后世的习俗仪式乃是避免其所化海神危害船只。在各地的各种端午节习俗中,辟害的功能都很明显,包括饮雄黄酒、用驱虫的艾草、宝剑一样的菖蒲叶和气味浓烈的大蒜捆扎成束挂在门口,皆属为了克服这个恶日所沿习的全民性行动,要避免一年中遭受包括蛇、蚊虫、蝎子、蜈蚣在内的各种毒物之害。早在《后汉书》中即载有东汉时候人们的类似作法:

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难恶气。

五月五日之凶,甚至在更早时候,战国末期有很夸张的表现:人们认为这一天都不能生孩子,所生孩子会成为恶人,将不利于父母。这导致了齐国著名的孟尝君,差一点在出生时被其父亲遗弃,见于《史记》。

七月七

至于七月七,《十节记》记录称,这是另一个高辛氏之子的忌日,这个亡灵成为了疟鬼,人们也不得不在这一日祭祀祂,希望不要为害人间。此外,刘晓峰教授认为,七月七的习俗中包含有北斗星崇拜的内涵。据《搜神记》所记的故事有所反映: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在古老的观念中,北斗与死亡有关。

一月一

还有一月一,同样还是《十节记》这本记载节令习俗的佚书中保存下来的吉光片羽,有说到:

十二月晦夜厌傩鬼何?昔高辛氏十二月晦夜死,其灵成鬼,致疾病、夺喰人祖灵祭物、惊祖灵,因之以桃弓苇矢逐虐鬼静国家云云。

十二月晦夜,即除夕夜。除夕的习俗曾经以驱逐虐鬼为中心,这一点在我们现有的常识中,还要加上放爆竹来赶走那种叫“年”的怪兽这一项传说内容。且不说这传说的起源与影响区域,就其内涵与功能,与厌傩鬼即镇压驱除疫鬼是一致的。而这些节令习俗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设若无所作为,接下去的一月一将会是一个不好的日子,轻则致病,重则危及人畜性命。

顺便提一句,这位高辛氏实在有很多不凡的事迹:且不说他有勇气遵守诺言,把女儿嫁给了盘瓠犬——那可能是图腾崇拜时代的族群通婚。文献上有称他就是帝俊或夋的,那他可能有两位了不起的太太一个叫羲和,一口气生了十个太阳,另一位叫常仪,是十二个月亮的母亲;那十个太阳中的八九个可能都死丧于羿之手,而羿可能正是帝俊从天上派驻到人间的,后来因此回不去;由此可知,这位叫kù(喾)的大帝可能是司掌时间及日月的大神。而更酷的事,是另有史籍都记载的,说到帝喾有两个妃子,一个是姜嫄,一个是简狄,两位都曾经在春游的时候有过奇特的经验,然后都有了孩子,她们都是带着孩子、拖着油瓶嫁给帝喾的。这两个便宜儿子,一个叫弃、还有一个叫契——我喜欢不顾什么古音与旧读,而把这两个人读得难分彼此——他们的后裔相互争斗,一个成立了周代,另一个在更早些时代,开创了被周灭掉的商。

要言之:

一月一如果不置备桃弓苇矢和爆竹,虐鬼与年兽就会作祟,国家不静。

三月三如果不去水边修禊,家中尤其是有三朵金花的那些家里说不定就会重蹈郭虞以及挚虞所述及的徐肇家的凋零悲剧。

五月五如果不包粽子及五色丝荃缠、赛龙舟各种,落水鬼即要肆虐;如果不饮雄黄酒以艾草菖蒲大蒜防护,毒虫将为害;如果门上没有朱索五色柳桃印,会有恶气入侵;如果生孩子,可能成为逆子。

七月七如果不祭祀、安慰与贿赂高辛氏子和北斗,疟鬼与死亡将结伴而来。

九月九如果不登山佩茱萸囊,平原上的家庭阖府会带上鸡犬一起去冥府旅行,简称:不上山,即入冥。

按照人类学家的意见,最初,节日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理解与实践的那般,是休息日和休闲日;在古时候,不是休,是咎——古人的日常生活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RPG电脑游戏,不断地过关打怪,而这一关关,即一个又一个密布在日历上的节日。关者节也。在汉语中,关与节有时语用相通,所以还有“关节”这样的名词。所以,以上这一单数重复的节日序列,每一个都是凶日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我们有篇幅进行更深入的考据与研究,甚至可以揭示,单数又称阳数,关于这些节日的记录中因此更加侧重于女性的活动,因为在阴阳二分的思想观念中,女性显然被判属阴性的一方。很多方志中都提到,三月三、七月七是旧时女性回娘家的日子——其余日子不可以随便归宁。这种时候,于男子大凶,还是让女人们活动活动吧。

好了,以上对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的逐一表述,可以很轻松地把话题向前延长到十一月十一了,于是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个日子作为光棍节的发明,是多么地合乎节日古义(值得注意的是,它没有被命名为剩女节哦)。继而,它被利用成为购物狂欢日、更多的贡献来自女性、败家剁手种种,其对于家庭经济之害,并没有超出之前的那些重复奇数日之凶,反而可以借机能看出一条隐秘的线索,古人今人,一以贯之,一网打尽;当然,可以购物破财,自以为幸免: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层面,破财素来都被表述为有消灾之能,至少是缓释焦虑、压力等多种疗效,几乎具有与辟邪厌胜之类古代仪式的异曲同工之用……

因此,我最后加上一句,一月一、五月五、九月九都已经成了国定假日,让我们吁请双十一时候也放一天假吧。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为什么不能在河边走呢?
语文素养90秒 ▏端午节,古代的防疫日
历史冷知识:“重阳”之名有何来头?
重阳节的习俗,你知道的越多,越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阳节吃什么养生
九九重阳与我们的渊源这么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