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不“印象派”的印象派,“时 光”的奏鸣曲


这两天没更新,因为一直在忙家务事——今天上午给客厅安了窗帘,这还是小事。前天从宜家搬回一个小床头柜加一个大五斗柜,昨天上午两个多小时,搞定小床头柜;下午到晚上,大概4、5个小时吧,把一块块板子、一颗颗螺母、一根根钉子 dǔi 在一起。不容易,而且照例又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总算是顺利完工了,没有多出一块板子,虽然钉子确实钉歪了若干。不过付出的代价就是:腰酸背痛,还好总踢球,所以腿不抽筋。很久没这么 DIY 了,不过还是要大吼一声:体力劳动者光荣!

所以要给大家介绍关于体力劳动者的一幅画《刨地板的工人》。


刮地板的工人,1875年,居斯塔夫·卡耶博特,布面油画,102x146.5厘米,奥赛博物馆

The Floor Scrapers, 1875, Gustave Caillebotte, Oil on Canvas, 102 x 146.5 cm, Musée d’Orsay

这是历史上第一幅表现城市劳动者的绘画作品。在此之前,米勒已经画过农民——《拾穗者》——并深深打动了凡·高,库尔贝选择细心刻画乡村的工人——《碎石工人》。卡耶博特则是开创新门类的第一人。

卡耶博特与米勒和库尔贝不同,他没有选择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觉悟实在不高,谁叫他没听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呢?在这个富二代画家眼中,只有芭蕾舞般跳动的光线,六分仪般精准的透视,还有奥林匹斯山众神一样的工人。卡耶博特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这一切细节中蕴含的神圣的美,我要精准记录下来。”

在印象派绘画里,自然光是画面中一切元素的总指挥。在它的策划、安排和协调下,房屋、树木、草地、鲜花,乃至人物,各安其位,有主有次,有先有后,有和声、有独奏;最后的结果,有的呈现为交响乐,有的听上去是奏鸣曲。

这幅《刨地板的工人》,指挥站在画面背景左上方,位于精美的铁艺阳台后面,有条不紊地调动着室内的乐团。阳台门在地板上反射出模糊的影子,隐隐约约甚至能看到外面的建筑。


往前来,是一个侧身与立面成45度角的跪姿工人,左手拄在地上,右手伸向前方去拿刮刀,和赤裸的上半身构成的姿势,让人想起古希腊的雕塑《诛弑暴君者》中年轻的阿里斯托革顿(Aristogeiton)。 不过,在画面中的三个人里,他看上去是最老的一个,在这一刻,也是被孤立的一个。



那两个年轻人同样是跪姿,身体正对着观者,两人不知道在聊些什么。不过和年长者一样,只让我们看到他们的背部和四条并不过分健壮的臂膀。他们绝不如西斯廷天顶上上帝刚刚创造出来的亚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姿势和光线问题,甚至不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那么健硕孔武,更像是他年轻时成名作《圣殇》里的耶稣的臂膀,连姿势都有些像的。



正是这三具多少有些柔弱感的身体(竟然还是正在努力下汗工作的男性身体!),再加上都市劳动者的身份,让法国官方沙龙的评审委员会斥之为“低俗的主题”。27岁的卡耶博特,一怒之下,将其送到了印象派的第二次展览中。他也已经将自己的名字与印象派联在一起。

当然,古典主义中一向壮硕的裸男体魄被画成这样,跟卡耶博特的性向多多少少有些关系,他对男性裸体的兴趣,源于他对男性的兴趣。但是有必要指出,如此表现裸男,这在当时属于一个大的趋势,开先河者,是库尔贝笔下的两个摔跤斗士。


说回这幅画。如果说这三个人了构成某种富含张力的三重奏,那么画面中的另一个主角——在光线下变幻无穷的地板,就是在指挥的调度下灵动之极的独奏小提琴。

地板本来是红褐色的,有些部分,比如最右侧男子前方的接缝处,还有他右边靠墙的某一个接缝,都能看到踩踏过久带来的消褪,所以要重新刨光。于是,有了这一条条米黄色的线条,它们的边缘起起伏伏,相较原来地板的直线,有另一种律动。中间男子身前,对比更加明显,在他的影子遮蔽下,左脚和两个膝盖前方的地板,刨与未刨的部分几乎难以分辨,红褐色和米黄色都呈黑色。右膝往前一点,一块地板马上就要“惨遭”男子的“毒手”,但它却在光的照射下,紧挨着黑色部分,变换为青白色,呼应着男子右后方的同伴,又是生命最后的绝唱。同样呼应的,还有男子前方、画面下沿的这几块,同样是黑色、米黄色、青白色的变奏。在变奏两边,一边是“毁灭后”、即将“涅槃”的大块米黄色,一边是过去的、衰老的红褐色。



精准记录自然光线下的颜色对比,是印象派的看家好戏,但就这幅画而言,卡耶博特更完美展现了西方古典绘画的传家宝:对透视的严谨掌握和表现。这是很多印象派作品中少见的特质。

地板以直线为主,但在观者的视角望过去,左边地板上的线条有一个角度,但总在无穷远处交汇于一点。很多画中的透视线是隐藏起来的,即使画家有些误差,一般观众难以分辨。可卡耶博特似乎是在有意炫技,故意把这么多线直接画給你看,你想拿把尺子来量吗?请随意!让人想起古典透视法大师乌切罗的《圣罗马诺之战》,那里的长矛、士兵、旗杆,同样是画家自己在透视法上的信心。


而卡耶博特画中不光有纵向的线条,还有横向的墙面花纹、以及阳台铁艺的弯曲婉转,这多种线条的组合与流动,似乎复兴了佛罗伦萨流派对于线条的重视,而他描绘的不同颜色地面光影,又仿佛是威尼斯的提香附身画成。

欣赏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

油画放久了,画面上会出现微小的裂纹。年华洗礼,这一道道不规则的裂纹为作品带来另一种魅力,艺术君愿意称之为“油画的年轮”。在《刨地板的工人》中,青灰色的墙面上,金色的花纹中,“油画的年轮”清晰可见,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墙面一样。刚注意到时,艺术君几乎觉得这都是卡耶博特有意为之,再稍微一思考,不由得暗笑自己的无知。转念一想,大约巴黎如今卡耶博特的画室里,墙面就是有这些裂纹吧,它们并不能影响、破坏什么,这些建筑还在,它们代表的文化还在,人类的精神还在。当我们看到这些年轮时,似乎我们也见证了它们见证过的悲欢离合,繁华兴衰,沧桑变幻。


再看看画面中的刨花和木屑吧,它们也曾闪亮过,无数霓裳靓装的先生小姐们在它们头上舞过,它们也聆听过无数曼妙的乐曲。现在,在地板线条的五线谱上,它们构成了一个个或明或暗、或高或低的音符。




———

说明:以上文字内容,版权归郑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为一名油画藏家,后来画的比大师还好
如果没有他的资助,莫奈大概会流落街头......
(12587)[转载]作为一名油画藏家,后来画的比大师还好(一)
113、地板刨工-卡耶博特
喜爱艺术的藏家家,画画也不含糊(Gustave卡耶博特)
(417):巴黎雨天的街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