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古怪的杂志
2016-01-20 04:01 | 豆瓣: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古怪的杂志。比如手头这一本叫《不。艺术》。封面有一个大大的“恠”字,我敢说,十之八九的人都认不出。当然我也认不得。这杂志其实很潮。豪华版,栏目设置也古怪,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文章,比如马蒂斯的炼金术、妖怪史写作中的人情与妖饶、最陡的钱之类。其实这杂志办得相当好,我就很喜欢他们的妖气。他们肯把这么贵的杂志寄给我,并不是我和编辑有交情,只因为那里刊有大头马的文章。

大头马离家上学后便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涯,我的地址常被她丢给编辑,于是时不时地我会收到各类杂志和稿费。收到最多的是《看电影》。她小时候是这本杂志的读者,后来身份改变,成了作者。那还是高中时期。她有一个好朋友“土老师”,网名叫灰土豆的,曾经是这家杂志的编辑,影评人。后来土老师离职北上读电影研究生去了,大头马后来也去了北京。这两个超级影迷兼影评人的交情那是没话说的。他俩认识那还是十年前,我和朋友草地君在一起吃饭,特意带上彼此孩子,没想到,草地君的公子开口就问,你是不是豆瓣上那个大头马。前一阵大头马在欧洲玩,去德国时,特意见了做访问学者一年即将整装归国的“土老师”。在合肥时,大头马便常出没“土老师”家,至今家里还有一袋从土老师家里借来而未还的碟片。可我至今未能去草地君家一游。这成了我攻击草地君不够厚道的一个理由。草地君是个质朴的老文青,出过一本散文集。她的文学老师也是我的老作者。她还是书画控,和我倒也蛮搭。

大头马在小说集《谋杀电视机》中,说她三年级便开始发表作品。其实并没有那么早。我记得三年级时她刚刚开始学写作文,愁眉苦脸的,每篇作文都干巴巴几句话就结束。只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个原创的笑话。大头马那时候也并没爱上写作,她那时候是个疯孩子,上蹿上跳的,像个男孩,但静下来时还是喜欢看书,而且看得很多很杂。大人看什么,她会摸着看。做报纸的,有的就是报纸,各类新闻她都熟悉。一年级时,我们家有了一台386的组装台式电脑,要一万多块钱。98年时报社有了互联网,大头马开始触网,从此开始她的“神游时代”,开始用那台电脑写东西。很快她便写了一篇千字文“网上行骗记”,说她在天涯冒充成人和大学生及海龟招摇撞骗的故事,文字突然变好了不说,还写得生动诙谐充满趣味,我转给校园版朱编辑,居然第二天便在《花季雨季》给发了出来,还上了头条。别人误以为是我的影响,毕竟我和朱编辑是同事,可他是本报最著名的铁面编辑,从来只看质量不看关系的。在他手里打造的校园版,一度成了合肥城餐桌热议最多的版面,到现在也无人达到并超越,成了本报的某种经典。那时候活跃在校园版的小作者,成了很多中小学生膜拜的偶像,十年过去,那些小作者都长大了,离开了合肥,还是会有人想起他们。想起他们的文字在校园版闪闪发光的年代。大头马是看着这个版长大的孩子。她后来也成为这个版的作者。再后来,她成了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的笔下人物。

《鬼马小女生》的主人公便叫大头马。“大头马是我认识的一个小女生,她长着一个鼓鼓的额头,看起来有点像半个乒乓球,所以她叫自己‘大头马’。大头马喜欢周星驰,喜欢上网,在网上灌水、写小说,还向往小资生活。她不喜欢老师,最喜欢钱;成绩一般般,从没当过三好生。大头马有个很开朗、乐观和宽容的妈妈,她和妈妈关系很融洽,但也时常吵吵架。她喜欢和大人交朋友,所以妈妈的一帮朋友也成了大头马的好朋友......”

这本书到现在还在再版中。有一天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大头马新书出版的消息,便有一位也是作家的章同事惊呼说,他女儿章陆一杭也读过这本书呢。那个时候,大头马开始有点知名度了,据说老火车站附近一度还有过叫“大头马”的小饭馆。是网友开的,那人当然也认识大头马。叫她去吃饭,但大头马并没去过,只是闲聊时偶尔会说起。我们那个时候文人聚会,也经常会有人鼓动大头马去注册个商标。这名字多好啊,大头马,像个男孩名。

伍作家笔下的大头马当然是个文学形象。这本书应该算是记录大头马早年捣蛋生涯的最好记事本。有部分内容改编自大头马的博客文章。有部分内容是是作家采访大头马口述。还有三分之一是作家本人的原创。

十多年过去了,大头马经历了很多故事,这个从来都不是优等生的孩子,却突然拿了文学奖,又出了一本书,发表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我不久前拿到这本精致的小书时,她本人还未收到样书呢。我是以写书评的名义拿到这本书的,所以必须写上一篇和书有关系的文字。

大头马是听着新闻长大的孩子,从小便沉迷于看电影。我在纸媒做编辑,而且做的又是文艺副刊,大头马小时候频繁进出报社,一边做作业,一边耳朵支着听各类新闻。“新闻热线”接听员、实习记者、编辑……报社里大大小小的人都是她朋友。只除了领导。她小时候最怕报社领导,领导一来就要随便找个记者的桌子钻进去躲起来。殊不知报社主编后来也成了她博客的读者。我的很多朋友,哲学教授、中学老师、作家,也是她的大朋友。她还有一堆在网上认识的网友。她小时候的生活,很有点儿江湖的意思。因为她爱看武侠小说,小学时就把家里的古龙金庸通读了几遍。她长大出去漂泊之后,到现在他们偶尔还会问,大头马现在在哪里?

母亲形象在大头马笔下不多,偶尔出场也是被她编排的对象。忍不住我会抗议几声,她会解释说,那是小说嘛。既然是小说,那就随她编排吧。她在中学时代已经发表过不少篇文章,以智力写作见长,在她笔下,让人感动的人物似乎压根就没出场过。其中一篇写老师。先抑后扬。这是她笔下唯一一位感动人的人物。那篇文章现在看来仍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大头马的文风,有人说有翻译腔。某种程度上倒也是对的。她吃面包多过吃米饭,啃西方文学远超中国文学,连红楼梦都没读过,更别说其它名著。但对西方文学经典,却一读再读。她买书买得很疯狂,只要换地方了,必会往家里运回一箱箱书。上学的时候她曾经买过一套七百多块钱的知识性读物,也是很想买的书,可买回家后,没见她看过几本,全都竖在柜子上格。想来她是不会再看的了。

她的文字有深度,有时候抽象,有时候又高度理性,当然也嬉皮。这样的文本有时候不太好读懂。有的小说便有网友说看不懂。不过,我是能读懂的。毕竟了解她的写作轨迹和心路历程。记得有一次,她写完一个小说传给我,我表扬了她。她回一句:你居然能看懂?!

大头马能写小说,还写得不错,是我没想到的;她写影评写了好多年,却没想到她又调过头来写小说了,不但写了还获了头奖是我万没想到的;在一家刊物发了也便罢,还在多家刊物发表,这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

大头马以后还会写些什么,我无法预料。只相信她,一定会继续写出让我惊奇的作品。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报道|《收获》杂志再推青年作家小说专辑,90后占大半壁江山
来自两场青年作家对谈会的观察:新的文学力量正在悄然成长
屠格涅夫之夜
文人笔下的“年”
我见到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钟山杂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