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越抱怨,生活越糟糕?
发表于2016-01-25 14:39:11

文:罗近月 | 壹心理专栏作者

1、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

有一个27岁的女孩,找到我说:我觉得自己整天跟怨妇似的,除了抱怨还是抱怨,生活没有意义,我非常不喜欢这样。

我点点头,于是她开始说:家里怎样,现状怎样,老公怎样,我还能怎么办?

我问她:谈谈你自己,好吗?

她说:当然,我承认自己有问题,工作爱好技能朋友都没有,脾气也不好。但是,这还不是因为我老公说……,我婆婆公公说……,我父母说……,我还能怎么办?

我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她说:我知道我有问题,他们要我如何,如此对我,我能怎么办?

这个女孩,被一个朋友介绍来接受咨询,朋友说每天听她倾述,负能量爆棚,实在无力承受,跟她讲了多遍道理,她似乎没有半点变化。原本担心她会排斥咨询,没想到她爽快地接受了。

我问她:你为什么要来见我?或许,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她说:刚开始,我的状况还可以,后来抱怨习惯了,大家都开始躲着我,老公看着我也扭头就走,我觉得生活糟糕透了。再这么抱怨下去,我就成了祥林嫂那样的女人,我真的不敢想象那个样子有多可怕。

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生活中形容抱怨的俗语,比如“越抱怨,越糟糕”“再怎么抱怨,也于事无补”“若是你为错过的星星哭泣,你最终也会错过太阳”。抱怨真的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吗?又为什么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糕呢?

2、抱怨无法完成对创伤的哀悼

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大多内心有一个未完成情结,会感到心理不平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似乎被伤到了。比如祥林嫂在说自己孩子被狼吃了时,可能有这样的一些不同表达内容:

我的孩子是被狼吃的,这是一场意外,不是我当娘的过错;

我的孩子死了,我没有照顾他,我有罪,所以我也没有理由过好的生活;

我的生活本来不是这样糟糕的,因为孩子被吃了,所以才变得这样;

你们显摆什么,若是我的孩子在,我也可能跟你一样幸福。

这里的每一项表达内容,都是一个可能完成她创伤哀悼的一个入口。就好像医生处理伤口一样,首先我们要看到创伤在那里,为什么祥林嫂需要不断地抱怨,同样是一句话,她的内心未完成情结在哪里,然后允许她呆在失去孩子的昏天黑地的情绪里,允许她去逃避,也允许她去正视,再帮助她走得更深一些,帮助她跟自己对话,跟已离开的孩子对话,这样她就可以完成对创伤的哀悼。

而有时候大多数人在面对朋友时,失去小孩和失去老公一样,很大程度上会让当事人觉得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若是被安抚,当事人会觉得自己活该这样,别人生活好好的,本来没心情来懂你。若是朋友建议自己放下,当事人可能会想,你还不够了解我的,所以我越要跟你讲明白。过一段时间朋友也会说你怎么还想,当事人也觉得这样想是可耻的,每每想起,也责怪自己没有做好。这样,创伤依然存在,但问题却变得更复杂。

3、重复的抱怨固化问题思维

我们知道,天才有10000小时技能训练之说,若有足够持续的专注投入,可以激活我们的特长,最终实现在某领域融汇贯通的能力。

不断抱怨也等同于重复训练,若我们重复述说同样观点的事情,就会不断固化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同时加深对的角色认同,比如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个怨妇,或者从别人眼观看就像一个怨妇。

心理研究表明,重复训练,也会改变脑的机能。在《正念的心理治疗师》一书中写到:我们有机会通过审视心智如何通过心理训练过程改变大脑结构,并形成更完整的神经回路。正是通过这种途径,受过训练的心智可以对大脑进行重组。我们曾经使用觉察的力量,通过特定的注意聚焦方式塑造了能量和信息之流。出现这种流动之后,心理调节的进程通过启动神经关联的特定模式,增加了大脑关联的结构性改变,推动大脑神经元的传导。

重复的抱怨,让我们看问题时,会维持特定的思维角度。比如,遇到事情,我总是会觉得要搞砸?我觉得我生活不好,都是他的原因,都是因为发生了这些事?这个世界不公平,所有人都不是要真心对我好?这样,生活就更多会为了顺应思维而证明这些不好的部分,人们就步入了越使劲抱怨,生活越糟糕的怪圈。

4、抱怨失去了时间和机会成本

在大多数人抱怨的背后,都有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就像前面讲到祥林嫂女孩,她一开始就主动告诉别人有问题,就希望别人不要去提她的问题。或者若是提的时候,能看到她有自我觉察的份上,而同情她遭遇的不公平对待,进而放过要她改变的期待。

不管别人怎么安慰你,若是内心有放不过自己的部分,也终究不会自然消失。只是,花在抱怨上的时间和浪费的机会,是不会回来了。当我们没有积累到新的正面故事时,我们只能退回来继续讲受伤害的故事,越讲越习惯,也就越放不开这些害人的故事。

在天才密码中,coyle引用了bjork的一句话:那些看上去难以逾越的障碍,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原来是必要的。改变自己的抱怨模式,和进行任何一项不熟悉的训练都是一样,一开始很难,直到有了一些小收获,就会激励自己一步步走下去。至少自己知道,若是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崖,幸好我们没有继续掉下去。

作者简介:罗近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咨询格言:做心理的工作,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活完几辈子的体验,我愿意用我这只有故事的拐杖,陪着你走过人生里的各种考验,个人咨询微信号meiling_jinyue。

责任编辑:小二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积极的心态”辨析
对孩子心理惩罚危害更大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创伤仅次于死亡
[推荐]杨凤池李子勋聊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中的面具转换
什么是积极的心态?你是否有积极的心态呢? - 情感 - 南京热线,南京在线,南京生活门户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