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个诀窍教你“高攀”社会名流、富商大咖

 Gillian Zoe Segal 2016年04月08日

本文作者Gillian Zoe Segal曾在没有什么“后台”的情况下,多次采访到美国著名企业家、社会名流,其中包括沃伦·巴菲特、诺贝尔奖得主等大咖。身为一个无权无势的作者,她是如何办到的呢?显然,要让这些杰出人物挤出宝贵时间,向一位陌生人敞开心扉,采访者不仅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勇气,还要掌握一些人际关系诀窍。本文分享的这些技巧,都是Gillian Zoe Segal实践所得,也许能够帮助你结识自己仰慕的大人物。


 

 

 

 

 

谢天谢地,《Getting There》这本书出版后反响很好,大家对我的采访对象说的话非常感兴趣。但到目前为止,我最常碰到的问题是:你是怎么认识这些人的?

 

说起来这并不容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下文列举的,是我所有的人际关系技巧。你可以利用这些技巧去认识那些貌似“不可能”高攀的人,不管他们是你潜在的老板、投资人、客户还是其他什么大人物。

 

1、搞清状况。

 

大多数杰出人物都极其忙碌。他们每天都会接到许多许多的邀请:采访、演讲、谈生意、搞慈善等等,更不用说还有事业、家庭和个人生活在等着他们。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接受所有的请求,所以就算拒绝你,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你自己本身不是一个名人,或者不能提供让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东西,那么,你就得接受他们不会特别重视你的事实——不管这些请求在你自己看来有多重要。

 

2、抛弃自尊。

 

你可能会被忽视或拒绝很多次,切勿因事非人,也不要让它摧毁你的信心。

 

记住,你可以牵着马去饮水,但最大的障碍是要让马知道面前有水喝。

 

3、你必须让你的请求获得决策者的注意。

 

如果你有任何用得上的关系,别忘了充分利用。这也未必非得是一个特别“硬”的关系。

 

我是这样联系上CBS公司总裁兼CEO莱斯利·穆恩维斯的:我闺密的老公有一个朋友曾在CBS工作过,也愿意介绍我认识穆恩斯的助理。这个助理每天都跟着穆恩斯工作,足以确保他看见了我的请求。

 

如果你没有这种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我也没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你的请求得到注意:

 

4、让自己尽可能有人情味儿——越显得没有人情味儿,越容易被拒绝。

 

当面提出请求,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可以给他留下一个活生生的印象。(在看不见对方表情的电子邮件或微博上拒绝人,要比当面拒绝容易得多。)如果你有办法直接接近你的目标,而且用一种看起来不像是个跟踪狂的方式,那就容易成功得多,比如在一场宴会或活动上。但切记,千万别喋喋不休,或占据对方太多时间。我通常只是简单介绍自己,用一两句话进行试探,然后问如果我想采访他的话需要具体联系谁。一般情况下,这位名人会给我一个具体负责人的名字,然后我就会尽快联系他。

 

比如,我曾经给艺术家杰夫·昆斯的办公室发送过几次采访请求,但都没有获得回复。后来,我恰好在纽约一场活动上看到了昆斯。我直接走向他,告诉他我在写一本什么样的新书,曾经联系他的办公室,却一直没有回音,所以我需要知道到底应该联系谁。昆斯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然后第二天早上我直接给那个人写了封邮件说:“杰夫与我昨晚碰了面,我们短暂探讨了他参与我的新书的可能性,他要求我与你联系具体细节。”

 

联系名厨丹尼尔·布鲁德、企业家沃伦·巴菲特的方式也是大同小异。

 

5、如果你无法直接见到本人(大多数时候都是见不到的),那么你可尝试联系你能够接触到的人(比如采访目标的公关负责人或助理)。

 

记得要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因为这样会营造更个人化的联系。如果你不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就去问。一封发给有名有姓之人的邮件,要比一封发给“致有关人士”的邮件更受待见。

 

我是这样联系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纳斯的:我曾经与一位女士吃饭,她恰好是尤纳斯女儿的朋友。她试图帮我联系尤纳斯的办公室,但是没能成功。后来我们又商议了另一个计划,她告诉我,尤纳斯正好要在城里某家酒店做一个演讲。于是,我埋伏在酒店大厅里,等到他的演讲结束后,我迎上前去和他搭话,边说边陪他拦出租车。然后,我迅速地拍了一张他的照片,以备他最终同意参与我的新书(毕竟,他住在孟加拉)。为了让他同意接受电话采访,我追了他整整一年半的时间,期间我周而复始地联系他的两个办公室的5名助理。我知道所有助理的名字,他们也认识我。

 

6、如果一个人不能给你一句“Yes”,就永远不接受他说的“No”。

 

我的朋友(史蒂夫·柯恩)早先对我说了这番话,我一直把它牢记在心。重点是,不要让一名员工嘴里说出的“No”毁了你的自信。前门锁上了就走后门,后门锁上了走旁门,如果旁门也锁上了就爬窗户。如果窗户也爬不进去,那就等一等,然后再试试前门。这次总有人会回答你的!

 

所谓前门/后门/旁门/窗户,其实是指那些能帮助你和采访对象搭上线的人,比如公关负责人、中间人、员工、跟他共过事的人,或者是他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我很少只是联系一个员工或只走一扇门,如果某个人一再忽略或拒绝我,我就会转而走另一个人的门路,并且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我绝不会提起我之前曾被忽略或拒绝过。(很多时候你的采访目标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你的请求——往往是被他的某位下属径直拒绝。)

 

7、就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对方的回复。

 

如果你没有从对方那里听到确切的“No”,就再尝试一次。比如,如果对方回答说“很不幸,他目前没有办法参与”,就要按字面意识理解这个“目前”,稍后再次跟进。

 

8、永远友好和善,让人乐意相处

 

面对陌生人“摆脸色”,没有人会给出比较好的回应。那种行为只会令你进一步受到忽视,或者被永远拒之门外。(甚至有可能给你带来坏名声。)

 

如果你觉得对方最终的确坚定地拒绝了你,也要做到优雅地消失,并且感谢对方曾考虑过你的提议。

 

9、不要向对方表示他曾有任何忽视你的行为。

 

比如不要抱怨你已经打过5次电话了。如果某个人忽略了你,你给他发跟进邮件时,不要在下面附上你上次发送的旧邮件。你可以发一封新邮件,也可以把上次的邮件再发一遍,总之装作你从来没有被忽略过。

 

这样一来,如果对方选择回信的话,你至少已经给人家留了面子,而且对方也就不必就之前忽略你的事再编任何借口了。

 

10、信件内容要简洁明了。

 

要迅速切入要点。记住,大家都很忙,没时间揣测你的真实意图。

 

11、如果获得了某人的回复,就紧紧抓住那个人,不要让他跑了。

 

我是在1993年夏天学到这个教训的,当时我还是一名房地产中介。有同行教导我,如果客户看中了房子,在交定金之前,千万不能让他们脱离你的视线。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让他们走了,“明天再来”,那么他们就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所以我基本上会陪着客户去银行,等他们取出定金。搞人际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回复你的请求,一定要迅速做出回应。你要让他们在忘记你这个人或忙别的事之前,先着手处理你的要求。

 

12、只要有机会,就不惜代价地尽快抓住它。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目标人士说从哪天到哪天有空,就一定要占用他的第一天——不管你自己本来的安排是什么。

 

13、想尽一切办法挤到门里。

 

我对巴菲特的采访原定只有10分钟,为了这10分钟,我特地从纽约飞到奥马哈。

 

在我见到巴菲特之前,他不想让我拍摄他的照片。我告诉他,我需要拍一张他的照片,但我向他保证,这不会占用他给我的采访时间。我在电子邮件中开玩笑道:“……哪怕是一张你从我跟前夺路而逃的照片。”

 

最后,我刚刚走进巴菲特的办公室,就立即给他拍了一张照片,我们的采访整个持续了大约半小时。

 

最难搞定的嘉宾之一是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我按照他公司官网的电子邮件盲目地发送了两封采访请求,好消息是我并没有被完全置之不理,坏消息是两次都被拒绝了。

 

几个月后,我发现一个朋友的爸爸的新女朋友(请把这重关系看两遍,充分认识到任何关系都可能是好关系)认识他,并且愿意替我转达我的请求。于是她把我的请求转给了盖里,结果两次都遭到无视!

 

几个月后,我觉得我应该再试一次(毕竟电子邮件是免费的,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于是我又向他公司的邮箱地址发了一封邮件,奇迹发生了——我收到了一封回复!我只能想,是不是他的公司那天来了一名新的助理。

 

我立即给她回了邮件,问了她的名字,然后问她能否给她发一些我的作品拿给盖里看看。俗话说趁热打铁,当时我虽然不在家,但我让替我养猫的人连夜把材料快递给了她。

 

然后我给她的办公室打了电话,确保她收到了邮件。记住,通过电话交流会多有几分人情味儿。她把我的材料拿给了盖里,盖里说可以,然后我们就预约了采访!

 

不过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盖里整整一年都没有接受我的采访(我在他那儿的份量就是这么低)。当时我像皮球一样被他的4个助理踢来踢去(每次我打电话跟进,都有一个新人问我是谁,盖里曾经答应过我什么),但最终我还是获得了采访他的机会,你可以在《Getting There》中看到相关内容。

 

顺便说一句,当我最终与盖里会面的时候,他压根不知道我曾经缠着他或他的办公室那么久。(事实上我的采访对象没一个知道。)

 

14、坚持就有回报。

 

如果说我从这本新书的采访历程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决心和坚持最终总会有回报。伊恩·施拉格在《Getting there》中的一段话再恰当不过地表达了这个道理。他说:“最终,人和人之间的区别是很小的。那些最想成功的人,那些最百折不挠地追求的人,就是最终获得成功的人。”

 

如果你对于想追求的事物真正怀有激情,那么追求任何目标都会容易得多,正是这种激情给予了你坚持的力量。以我为例,我真心相信书中的观点,并深信读者们会从采访对象的谈话中获益。我也相信,我的采访对象们会对最终的作品感到满意。如果没有这种信心,我就不可能克服创作和采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冷眼和拒绝,也不会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地联系他们。(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吉莉安·佐伊·西格尔是《Getting There:A book of Mentors》一书的作者。

 

译者:朴成奎

审校:任文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男子晒奢华生活照高调炫富被起底 在性酒吧做助理
9个小可爱,完成上色 七七_zoe ​
UC头条:巴菲特赚钱的诀窍有哪些 你学到了吗?
网上发送求职简历有诀窍
侵权处理
邮件发送技巧:TO, CC, BCC(收件人、抄送、密送)(zz)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