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ZOOTOPIA:别人谈种族,我们谈谈城市乌托邦
2016-04-26 12:00 | 豆瓣: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对法国这样的动画片大国来说,一部迪斯尼动画大片能场场爆满非常难得。《疯狂动物城》上映一月有余,笔者跑了两个影院,两场都是提前一小时售罄,无奈等到第二天提前网上预订才买到票,还是排长队入场,全场满座。

每个人在这部片里各取所需。纯粹为获取欢乐的人收获了萌的爱意;喜欢政治的人会认为,这是迪斯尼背后的力量在警示特朗普;对做城市研究的人来说呢?专业惯性会投射到娱乐中去,想象这是部充满城市精神的作品,就如石崧《动物乌托邦:论兔子朱迪的城镇化》中写道:“朱迪从兔窝镇坐着告诉列车驶入动物城的路上,夏奇拉的一曲《Try Everything》响起的一刻”,就是在“讲述一只兔子经历的一次奇幻的城镇化之旅”。

的确,介于城市规划和人文社科之间,我觉得,用“动物乌托邦”概念做电影名更准确。从“城市创造无限可能“这个隐喻开始,也跟原名Zootopia呼应:这是以喜剧的形式,借助动物,认真严肃地在讨论乌托邦。

一、官僚、野性与种族

在进入乌托邦的概念之前,我们来谈谈,英文和中文世界中,不约而同出现的各种对电影的官僚、野性和种族的解读。看到兔子和狐狸进入警察局的那一刻,人们自然想到行政部门。而我想到的是哪里呢?巴黎郊区的警察局!简直一模一样的场景和服务风格(可能比树懒稍微再快个半拍)。

作为对官僚体制的呼应,在狮子市长被捕时, “野性”成了城市冲突的引发器,整个动物城弥漫着阴谋,说动物们从远古祖先那里遗传来的野性基因会突然爆发,丧失一切人性。对现代社会中的“野性”,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野性思维》中有经典的解释:“它既不被看成是野蛮人的思维,也不被看成是原始人或远古人的思维,而是被看成是未驯化状态的思维,以有别于为了生产一种效益而被教化或被驯化的思维。”

而在市长助理的阴谋被发现时,这种“未驯化状态的思维阴谋”被破了,主题变成正邪斗争——很显然,电影必须是大团圆,不然就不励志。正如很多评论对种族的解读:市长助理绵羊成为市长后,在台前做人样,而她的绵羊家族在台后制造阴谋,这不可避免地会让观众产生联想,这明显在批评美国某些政客的家族生意嘛。

综合官僚、野性与种族,如果要把电影放在批判城市政治的语境下讨论,可以这样看:借助动物,电影批判了全球化带来的一种保守化趋势的社会心理——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信任不再,城市、国家中的冲突形影不离。

二、反城市乌托邦主义

而从上述解释,再回到电影开始的“现代城市”的全景和各种局部景观,我们能够理解:电影基于批判,更新城市模型本身,提出一种更完美的解决城市社会病症的模式。那就回到了两百年没有停息过的一个概念演进:城市乌托邦。

对这部电影的名字,美国版和法国版同用topia这个古希腊词根,正好呼应了这种积极的愿景。正如英文作者Erin Whitney把电影和迪斯尼1981年出品的《狐狸与猎狗》(The Fox and the Hound)做了对比,说这是继1981年后迪斯尼最重要的政治电影,反映的是“平等”、“恐惧”和“接纳”等属乌托邦范畴的人类社会主题。

这又引出社会学的一个问题:城市本身是否真的存在托马斯·莫尔提出的“乌托邦“呢?

现代城市的发展,确实也按照从古希腊城邦模式开始的“城市乌托邦”演变。城市向柯布西耶理想中的“高效率空间机器”迈进,各种人都能按照列斐伏尔提出的城市权,在城市空间获得更多平等的权利。


图一: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的乌托邦岛(图片源自网络)

借助现代城市乌托邦脉络,我们可以研判“动物城”提出的城市模式。城市规划领域最有名的乌托邦实验有三个:一个是傅立叶的法伦斯泰尔城,一个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还有柯布西耶的光辉之城。

傅立叶的法伦斯泰尔城,是他基于自己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设计的和谐空间制度,用一种工农结合的组织形态造城,并为这种制度绘制了蓝图,以食堂、商场、俱乐部、图书馆为中心,生活区和工厂区各在一侧。这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大师罗伯特·欧文的新和谐城(New Harmony)隔着英吉利海峡相互呼应。


图二:傅立叶的伦斯泰尔城(图片源自网络)


图三: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提出的新和谐城(图片源自网络)

这两种并未脱离古典城邦模式的城市模式,并没有得到实现。只是通过英法两国的现代城市模式,部分得以合理化。伦敦和巴黎的老城,是不是和上图有些像呢?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基于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城市观念,并考虑到当时英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对自然空间的需求,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病,把健康、自然作为新的乌托邦,风靡于20世纪初的欧美城市。但这种乌托邦也并未完全实现,大部分城市只是把田园城市理念作为大型住宅小区的一种设计模式。


图四: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中国现在的小区倒是流行用这种理念(图片源自网络)

在霍华德之后,从罗马建筑大奖赛脱颖而出的一批建筑师们,不满足于做画图匠人的工程师,开始想象他们的城市。设计了巴黎歌剧院的托尼·卡尼尔(Tony Garnier )是其中的佼佼者,提出了“工业城市”的蓝图,把住宅、工厂、电厂等分区设计,更像一个生产型城市的乌托邦。


图五:卡尼尔的“工业城市”,有点像十年前中国流行的开发区(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这些初步具备现代意识的空想家们,对城市的想象力还是有限。集大成者是柯布西耶,他的乌托邦在欧洲引起争议。1930年,柯布西耶对塞纳河右岸附近(现属巴黎警察局)的街区推倒重来的“光辉之城”方案:把一切支撑在立体的建筑空间中,住宅楼底层全部架空,高速公路也全部造在空中,城市地表作为连续型的公园,行人可以自由散步。


图六:柯布西耶的“光辉之城”方案,有些似曾相识。(图片摘自柯布西耶基金会官网)

柯布西耶的城市乌托邦最后没有实现,其规划理念也没有被欧洲接受,但从“建筑是居住的机器”衍生的城市规划观念,影响了战后新兴国家的城市建设,其乌托邦成为亚洲都市的基本模型。

巴黎今日在讨论为何不接受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观时,不同学科也给出了不同答案。但有一条是一致的,其乌托邦理念基于机器和效率,并没有考虑城市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城市的根本主题无非在于人口流动、生存和生活,可以延伸出的话题包括移民、生产、权利等。从这个角度说,zootopia似乎是修正过的柯布西耶乌托邦城:运转精良的机器中,人人生而各得其所,一切和谐完美得令人发指。


图七:迪斯尼描绘的Zootopia会成为未来的城市模型吗?(电影剧照)

为什么一代代大师提出完美的城市方案,都以不能实现告终?动物城电影与巴黎人给出了答案,城市空间只是社会形态的反映,只要“社会”存在,必然会有冲突、和平等主题出现。而乌托邦的提出者,是把他们的乌托邦作为一种终极模式,而不是城市社会自然演进的工具。

三、空谈乌托邦,还不如谈谈现实城市中的动物和人

把“城市乌托邦”去魅后,我们借列斐伏尔在1960年提出的、关于城市社会最重要的概念——“城市权”,来谈真实城市社会中动物与人的关系。列斐伏尔的概念,总被国内误解为只是人或城市公民的各种政治、财产权利。事实上,他是把城市作为一种现代性来看,简单点说,把城市和社会等同,从这个角度说,“城市权”译为“城市法则”或更准确。

把“城市法则”和Zootopia联系起来看,则是把空间中的动物视为和人平等的一种存在。在这一点上,法国的作家和社会学家们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

几年前,法国作家纪尧姆·杜帕(Guillaume Duprat)的手绘漫画书《Zooptique》(《动物眼中的世界》)风靡世界,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薄薄的小书没有讲什么复杂的东西,而用细腻的笔触和童话般的绘画,普及了一个科学常识:同一个城市风景,在不同动物的眼中,色彩、大小、清晰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传说中的喵星人,看这幅城堡,大体上只有一片绿色和白色,而且是模糊的;而汪星人的视野明显比喵星人大,它还能看到蛇、乌龟等各种小动物。


图八:人类最亲密的两类动物哥们眼里的城市风景(图片源自作者图书)

对动物与城市关系的问题,社会学家也没闲着。法国社会学家Nathalie Blanc写的《动物与城市》,她以人对这种动物有没有喜好(désiré)对动物进行几类:比如阿猫阿狗们就是家庭属性的动物,而老鼠、蟑螂等就不是属于普通动物了。这个分类成为城市社会对人和动物的基本关系形态。

她在书中认为,讨论城市中的动物,实质要回到人怎么定义自然的问题,尤其是加入了科技、道德和宗教的各种复杂要素之后,怎么面对不同物种的问题。其实,Zootopia电影就很好地回答了她思考的问题。

这在Christophe Traini的著作《动物要素(1820-1980)的社会历史论述》中,把“越来越少的野生自然形态”作为一个重要结论,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中,把文明和野生对立起来看,使得动物栖息的空间越来越少。而动物园、植物园这些城市化的形态,更多的是观赏性和科学研究性,并不是纯粹的野生形态。

同时,他认为“温情”(tendresse)牌是城市中产阶级兴起后才有的市民-动物新型社会关系形态,这跟中国的“汪星人”和“喵星人”等不同的动物拟人化异曲同工。这本书的闪光处在于,大量分析了动物的本真性,以及城市是怎么忽略动物生存的。

其实,行动派早在1887年就开始为动物争取权利了,从“反对活体解剖人民阵线”(Ligue populaire contre la vivisection)的奠基人Marie Huot提出“动物权”开始,各种不同的动物保护运动在城市不断发展。对此,城市研究学者也出了份力,从公共政策角度规范城市空间的营造,使动物各得其所。

这个理念影响了法国,光巴黎城内就设置了大大小小两千余处动物自然栖息点。为蝙蝠、胡蜂以及其他游荡在城市中的动物,营造符合它们习性的栖息地。这不是由官方机构来具体操办的,而是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由专家出指导规则、通过各种民间协会去操作,他们有非常详细的说明书,以指导热爱这项事业的公民去行动。


图九:巴黎城内树上的动物栖息点(图片源自网络)

以上给中国城市规划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城市中是否允许自然空间的存在?事实上,在我们的大城市中,受土地制度、经济发展、城市观念等各种要素束缚,很难看到野生和自然的空间的存在,即使有绿地等,也非常人工化、观赏化,而没有去尽可能保留或维持空间的自然性。

所以,《疯狂动物城》除了在视觉效果上,借各位建筑大师的成果,提出了一个更完美的城市模型,还从城市乌托邦的讨论出发,来看城市社会在各种新的条件下会不会出现旧问题。它的答案很明确:城市物理空间可以愈发完美,但人组成的社会,问题永远存在。

最后很迂腐地以影迷身份插句话,法国为了让这么优秀的电影尽可能地以法语思维模式植入大众大脑,费尽心思地把法语版翻译得很精彩,然后尽可能地把英语版场次减少,以让大家从母语理解这部优秀的电影。实践证明很有效:法语的狐狸翻译比英语版的闷骚多了——这一招中国相关部门也可以多学学。

澎湃新闻特约作者 陈振铎/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助理研究员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个人都能成就无限可能!钻石口语秀第5期
《疯狂动物城》精彩影评——你可以看到的 完美无瑕
首部票房过10亿的动画片!《疯狂动物城》你真的看懂了吗
值得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
《疯狂动物城》,不只是乌托邦
《疯狂动物城》:揭穿喜羊羊伪善虚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