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新认识格雷厄姆(1)

2016-09-05 22:13:12


价值投资核心思想总结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倍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

价值投资最核心的三个原则,
1.要把股票看成企业的部分所有权。(商业思维)
2.让市场为你服务,而不是被市场指挥。(怎样看市场波动?)
3.安全边际原则,投资的时候总是要保留额外的余地。

只要你遵循着三个原则,就不可能收获很差的成绩。

1.要把股票看成企业的部分所有权。(商业思维)
预测市场喜好是不可能的。要想在股市取得成功,首先你必须正确的思考;其次,你必须独立思考。你要弄清楚,股票不只是每天上下波动的数字,它代表的是企业部分所有权。一家公司就好像一张饼,这张饼被切成很多份,每一股股票就代表其中一份所有权。


2.让市场为你服务,而不是被市场指挥。(怎样看市场波动?)

我曾经讲过一个市场先生的寓言,可以帮助你弄明白应该怎样看待股市波动。

假设你拥有某一私营企业的小额股份。你有一位合伙人,名叫市场先生,是个非常热心的人。每天他都根据自己的判断告诉你,你的股票价值多少,而且他还让你以这个价格,把股份全部出售给他,或者从他那购买更多的股份。有时根据你自己对该公司的发展前景的了解,他的想法好像是靠谱的。但是,他经常过份兴奋和担心,有时你甚至觉得他的建议十分愚蠢。

如果你是一个谨慎的投资者和明智的商人,你会让市场先生选择每天的建议来决定你对自己股份的看法吗?你完全可以利用市场先生的缺点来和他做交易,当他给你一个高得不可思议的价格时,你可以很高兴把股份卖给他。而当他出一个极低的价格时,你也可以同样从他那里购买一些股份。市场先生的行为越愚蠢,务实的投资者的机会就越大。

记住,市场先生是为你服务的,而不要被市场先生指挥。

旅鼠效应
有一个投资人死了,去见上帝,要求上帝,安排他到天堂里去过。
上帝说:“天堂里都是你们这些搞投资的,都满了,只有地狱里还有空。”
那个人说:“那麻烦你跟他们说一句:地狱里有石油。”
过了一阵,天堂里的人都开始往地狱里跑。
上帝对那个人说:“你可以搬到天堂了。他们都下地狱了。”
那个人说:“不行,我也得去地狱看看,万一是真的呢。”
----------------------------------------------------------------------
商业思维和金融思维的区别是什么?
华尔街普通股估值方法(金融思维)
公式:价格=当期每股收益*质量系数
1.找出上市公司的盈利(通常指最近一期财务报告上的每股收益)
2.用每股收益乘以一些合适的‘’质量系数‘’,这个系数反应的是:
a.股息率和股息记录
b.公司地位-规模,声誉,财务状况和前景;
c.公司类型(比如相对于雪茄商,烟草制造商的质量系数更高
d.市场的整体趋势(牛市的质量系数通常高于熊市市场)
上述公式的结果是,大多数情况下,每股收益在决定股票价值上所占权重,相当于考虑其他所有其他因素的权重总和。这个事实显而易见,因为‘质量系数’本身很大程度就是由盈利趋势所决定的,反过来这又反映在未来每股收益上。

片面强调盈利能力的弊端

当前,对于普通股的估值越来越片面的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表现,这样在‘’企业经营‘’和‘’投资方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出现了分歧。
1.他所接触的是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性质不同的一系列新概念。
2.与资产和盈利能力提供的双重价值检验相比,只依赖其中一个标准使得评价结果更不可靠。
3.与资产负债表相比,他所依据的损益表更容易出现极具的变化,因此在他的股票估值中就包含了一种被夸大的不稳定性。
4.每股收益很大程度上是受人随意决定和操纵的。有经验的投资者在仔细观察后发现,损益表比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更容易受到误导性陈述和错误性推论的影响。除非借助的期初和期末数据,否则很难理解损益表的含义。

商业思维
这种观点可能比其他任何说法都更加突出地使人意识到金融思维和普通商业思维之间日渐加深的裂痕。一个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华尔街从来没有问过,“这家企业卖多少钱?”而这正应该是考虑购买股票时要问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生意人有机会从某家公司 1 万美元的股份中得到 5%的利息,他的第一个心理过程将会是将要价提高 20 倍,从而将他能从该企业获得的价值提高至 20 万美元。其余的盘算将是反复思考花上 20 万美元购买该企业是否合算。

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回归常识,用正常的商业思维进行投资。作为一个商人,在收购一家公司之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估这家公司的资产价值。所以如果你想稳健的投资,你就应当以净资产价值为出发点并坚持不变,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

商人,几年收回投资,
巴菲特,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 
不考虑资产因素会造成两种极端现象。
----------------------------------------------------------------

什么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实质就是,用远低于标的公司内在价值的价钱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简单的理解就是用50分买入1元的东西。
-------------------------------------------------------------

什么是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的定义事实证明所具有的价值,例如,资产、收益、股息、确凿的发展前景,这一切都不同于人工操纵扭曲和心理过激行为导致产生的市场报价。

l      但是,如果认为内在价值像市场价格一样是确定的,且能够确定,那就大错特错了。最基本的一点是,进行证券分析并试图确定某一证券的内在价值。它只试图摸清这一价值到底能否为某一债券提供保障,或判断购买某种股票是否合适,或是该价值大大高于还是低于市场价格。
对于这样的目的而言,对内在价值进行并不太确定的大致估算可能就够了。这就好比说,我们无需知道一位女士的具体岁数,就能判断出她是否到了投票的年龄;我们也无需知道一个人的具体体重,  就能看出他超重了。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关于内在价值的概念的明确性也会有所区别。这里“不明确性”的程度,可以用一种完全是假设的 “近似值范围”来表示。随着局面的不确定性增加,该范围就变大。

l      案例分析

l      1922 年,航空证券大繁荣之前,莱特航空公司(Wright Aeronautical)的股票的股息已经达到了 1 美元,某些年份的每股收益达 2 美元,而且每股现金资产超 过 8 美元;但是该股票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价格只有 8 美元。对于这个案例,简单加以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该股票的内在价值要远远高于市场价格。到了 1928 年我们再来观察这只股票,发现其市场价格已经达到每股 280 美元。每股收益是 8 美元,在 1927 年时则是3.77 美元。股息率是 2 美元,每股净资产却还不到 50 美元。对此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确定的结论:其内在价值要远低于市场价格。

l      对于莱特航空公司来说,1922 年内在价值的不确定性范围就是 20~40 美元,而1933 年的则是30~130 美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内在价值极不明确,我们仍能根据其当前价格是否远远超出了其最高或最低估值而得出结论。

l      需注意的是,内在价值绝不仅限于“投资的价值”,即总价值的投资部分——而是包含数额不低的投机价值成分,只要该投机价值是理性的。因此可以说,只有当市场价格明确反映出是不明智投机的结果时,市场价值会超出内在价值


l      案例分析

l      考虑到 1939 年通用电气普通股每股均价 38 美元,分析师大概会总结说,从投资价值的严格意义上说,每股 25 美元是合适的。剩下的 13 美元代表股票市场对该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普遍看好,此外自然也包括人们心理上对这家优秀企业的偏好。在此研究基础上,分析师认为,通用电气每股 38 美元的价格中,投资因 素占 25 美元,投机因素占 13 美元。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当通用电气普通股的股价为25 美元或者更少时,该股票就完全可以看做是“分析师的投资”;但在这个价格之上,买入者应意识到,他对公司的投资确实存在投机的因素。
---------------------------------------------------------------------------------------------

市场价格经常偏离实际价值吗?

尽管华尔街常常口口声声说能掌握“对市场的绝对判断”,并声称“股票的价值恰是你可以出售的价格——不多也不少”。但有效市场理论是错误的,市场价格经常偏离实际价值。股市并不致力于对上市公司的精确估值,只是以每日报价的不断变化来表达其对股票的好恶。

案例分析
1937 年通用电气的市值是 18.7 亿美元,而几乎就在一年后,它的市值就仅剩了 7.84 亿美元,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在短短一年内,当然不会发生什么事情能够毁掉这个大公司一半以上的市值,其投资者也并未假装宣称 1937~1938 年间公司业绩的下跌对公司未来有什么重大影响。其实通用电气以 64.875 美元的股价出售是因为公众对其持乐观的态度,而以 27.25 美元出售,是因为同样的一 伙人对其持悲观的态度。
-------------------------------------------------------------------------------

价格为什么会偏离价值?

证券市场实现价值评估的过程往往是不合逻辑的或错误的,这些过程并非是自动或机械式进行,而是心理变化的过程,因为一切都是伴随着买卖证券者的思想变化进行的。
因此,市场的错误可以看成是若干个人或群体的错误。其中大部分可以追溯为以下 3 个基本原因或其中之一:夸大、过度简单化和忽视。
----------------------------------------------------------------------------

市场怎样对当期收益做夸大反应?


1. 标准股或者是领先证券通常对他们的报告收益变动极为迅速,因此其市场行为也倾向于夸大年度收益波动的在重要性。

⒉较为缺乏知名度的证券,它们的市场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人士对他们的态度。如果他们对他缺乏兴趣,那么价格通常远远滞后于统计表现。如果这只股票非常有人气,不管是认为操纵还是自然发生,结果可能南辕北辙。公司业绩若有变动,价格便会反应激烈。

 

分析师在这种形势下的关系

证券分析师可以相当聪明并成功地分析如莱特航空、班戈和阿鲁斯土克铁路,凡士通和巴特超级铜等情况。他甚至有可能早在 1927 年就对马林斯制造公司的股票形成了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一旦这类证券落入市场操作者手中,便已超出了分析判断的范围。就华尔街而言,马林斯制造公司已不再是一种交易,而已成为股市行情自动显示器的一个象征。无论是购买或出售都同样有风险;分析师可能会预告其风险,但他并不知道其涨跌有底限。

当分析师认为大盘已经上涨到危险的时候,他在推荐不是很出名的普通股时,一定要变得犹豫而谨慎,即使这笔交易看似是合算的。这是因为大盘的深幅下挫对所有股票价格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类交易不活跃的证券尤其容易受到降价抛售的影响。
------------------------------------------------------------------------

市场怎样对股息变化做夸大反应?

现金股息的增长无疑是好事,但仅仅是因为每年的股息率由 5 美元增 至 6 美元就将股价提高20 美元的做法是荒谬的。这意味着以这个较高价格购买股票的人提前支付了未来20年中他从新股息率中获得的所有额外股息。市场对股票股息的热衷就更加不符合逻辑了,因为它们在本质上不过是白纸一张。股票分割也是一样,虽然它创造出更多的股份,但并未给股东带来新的好处——除了更低的价格水平可能使它更有市场这一微弱的优势。
---------------------------------------------------------------------------

 

市场怎样对诉讼做夸大反应?
华尔街走极端的倾向体现为它对诉讼的强烈厌恶。任何一起诉讼都会给当事公司的证券投下阴影,而且其股价下跌程度与其案件的性质相比是极不相称的。

案例分析

雷丁公司案例就是一个有关普通股价值受诉讼影响的典型例子在 1913 年,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迫使该公司的铁路和煤炭资产分离。股市基于根深蒂固的观念,把这一举动看做是对该公司的致命打击,尽管事实上人们通常把这种资产分离本身视为“利好”。按照后来在 1921 年商定的计划,雷丁公司煤炭子公司的证券实际上按照比例在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东中进行了分配。这又被视为“利好”消息而受到欢迎,但事实上,它标志着政府对公司的胜利。  

但是,一些普通股的股东们反对优先股参与煤炭公司“权益”下的分配。他们提起诉讼要求普通股免于“权益”的分割。有趣的但并不令人惊讶的是,这一举动导致了雷丁公司普通股价格下跌。从逻辑上讲,该普通股本来应该增值,因为如果诉讼成功,普通股会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一旦败诉【事实如此】,其价值也不会比以前减少。但股市的理由仅仅是,因为这些是新的诉讼,所以雷丁公司的普通股就该“不去理会”。

在涉及诉讼的情况中,分析师从数量方法入手将更有优势,这与证券持有人主要从质量角度进行分析恰恰相反。假定一家破产公司的资产已变成现金,可分配给其债券持有者一定比例的债务【比如说 50%】。但其他人会进一步提起诉讼,以获取这笔钱的相当一部分份额。这一行动似乎是太离谱了,甚至说是荒谬的;也许它在低级法院甚至是在上诉过程中已经败诉了,而现在它不过是有一线希望能够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  

然而,仅仅由于该诉讼的悬而未决,这一债券的市场价值将严重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售 价很可能不是 50 美分,而是低至 35 美分。异常的是,一个对原告而言似乎毫无价值的微弱的申诉,在市场上居然成为了被告的沉重负担。因此,我们对价格低估有了一个准确清楚的认识,并将其归为一类,它们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最佳研究题材。

案例分析
岛屿石油和运输公司利率为 8%的票据。在 1933 年 6 月这些票据的售价为 18 美元。接收者得到相当于该票据面值约 45%的现金,从中扣除一定的费用和津贴,其净分配余额约为 30 美元。这一分配由于一项索赔诉讼而推迟,该诉讼已在各个法律阶段屡屡失败,现在已经接近最后裁定阶段。这起诉讼对票据价值产生了与其性质极不相称的不利影响,从本来可以通过相对较少的支付来解决该诉讼的事实来看,这个说法是显而易见的。在最高法院决定维持原判之后,证券持有者在 1934 年 4 月收到了每 1000 美元约 290 美元的清偿。另有额外的一小部分配额。

案例分析
在 1938 年,联合船厂公司股票在获批向伯利恒钢铁公司出售资产之后,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持反对意见的股东们提起诉讼,以反对价格明显偏低的价格出售。这一诉讼的影响是,1939 年 1 月该公司 B 股普通股价格降至 1.25 美元,而如果出售资产获准,则每股可变现价值为 2.5~3 美元。显然,只要该诉讼存在价值,股票就应该更有价值,而不仅仅是小于 2.5 美元;或者,就算它毫无价值可言【显而易见】,股价也将是其售价的两倍。  
---------------------------------------------------------------------------------------------

市场怎样对合并和分割做夸大反应?


华尔街对合并行为总是会满腔热情,正如它对分割现象的热情洋溢一样,这二者是截然相反的。 在股票市场,2 加 2 的结果往往是 5,而这个“5”在不久也许拆为 3 和 3。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企业管理中,个人因素往往会妨碍真正有利的合并方式,并且那些完美的合并有时恰恰是因为控制者知道前面正有一些不利的条件在等着公司。  

用投资者的心理学来解释股票市场对那些本身并不重要的变化做出的夸张反应会非常容易。首先,他想要“行动”;其次,如果有令他感到兴奋的假象表明市场将会上涨,他便愿意为这个“行动”贡献力量。【无论是出于虚伪还是自欺,证券经纪公司的顾客通常拒绝承认他们是在与股票行情进行赌博,并为声称他们的购买是具有“理由”的。股息和其他类似的“利好消息”为他们提供他们所渴望的假象,而被职业市场操纵者所利用,有时候还会得到公司高级职员的默许。整个事情若不是如此幼稚,那必是十分恶毒的。证券分析师应当了解这些华尔街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的行为,而他自己应当避免重蹈其覆辙。
--------------------------------------------------------------

偏离的价格能够能够回归价值吗?

股票市场短期是投票机,从长期来说,却是一个称重器。


该图反映了形成市场价格的每个步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的分析因素对市场价格有着怎样的部分或间接的影响。部分的影响,是由于纯投机性因素也经常与分析因素竞争,而纯投机因素将对价格有相反的影响;说它是间接的影响,是因为它要通过作用于人的情感因素,以此为媒介来形成影响。
-------------------------------------------------------------------

证券分析中的主要障碍有哪些呢?


⒈数据不足或不准确;  
三个障碍中的第一种虽然较为严重,却是三个里面最不重要的。大多数的数据错误都来自会计造假,而合格的分析师则应能够识别这种问题。

⒉未来的不确定性; 
未来变化往往是不可预计的,证券分析则必须依据常规程序,假定过去的记录至少能对未来提供最基本的指导。对这一前提的怀疑越多,分析的价值也就越低。因此这一技术应用于高级债券【不受变化的影响】比应用于普通股更有用;
应用于具有稳定特性的业务比富于变化的业务更有用;
在较为正常的一般情况下比在充满变化的不确定的情况下更有用。 

⒊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第三个因素可能造成价值回归迟缓的危险。由于疏忽或偏见导致低估某一证券价值的情况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且由于过于狂热或人为刺激所造成的证券价格虚高也同样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退。对于分析师来说,这种拖延尤其危险,因为在价格在市场的作用下,在分析师判断的价值回归之前,新的决定因素可能会出现。

分析员必须想方设法地规避这种风险
方法一注重不大可能突然发生的变化的情况;
方法二是着重挑选那些具备公众吸引力的证券,一旦分析师识别出价值因素,公众会迅速做出反应
方法三第三个办法是调整自己的工作,使之适应金融市场的总体状况,注重在商业和市场条件平稳时,更注重寻找被低估证券。而当市场压力过大,不确定性增加时,则应谨慎行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懂得何时买卖要比懂的买卖什么更重要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的精华思想
格雷厄姆投资智慧2
巴对格的“扬”与“弃”(下)
见贤思齐:想做好投资了解一下巴菲特
小小辛巴细读经典:聪明的投资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