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绘本的无限可能 (SVA MFA书展)

2016-12-07 12:00 | 豆瓣:Shelia Liu

写在前面:

展览上的作品均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MFA绘本方向学生的作品,并不在市面贩售。

这篇文章的结构可能不同于其他展览观后感针对每个作品分别进行剖析的形式,而更像观展思路的呈现。

为了避免阅读的不畅,事先整理一下:主干是我对“绘本的多样性”的理解,并且选取了展览中几个我感兴趣的作品作为例证和扩充。其中也会穿插一些看展时即兴想到的相关艺术家、相关作品和我的个人解读。


- 我眼里的绘本

既然要看一个绘本展,那首先要提出的问题就是:“绘本是什么?”我的定义比较广泛,就是图(文)书。

想起之前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的田宇老师在讲座中说道:“成年人往往是看图,而儿童是读图。成年人看的是情怀和感动,而儿童看的是乐趣。”这就引出了绘本的以下几个主要要素:

受众:儿童还是成人?

材料:使用何种媒介?或是多种媒介的结合?

内容:文字的作用?图文并茂或是无字书?

叙事:注重情感体现还是情节铺陈?

(另外提一点,就是各类图文书籍之间的界限的问题,比如现在兴起的独立出版物zine、独立漫画,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也都可以归入我所谓的绘本的大范畴内。)

- 两本精读和相关拓展

在粗略看完展览的整体内容后和不同插画师的风格呈现后,我着重选取了几本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吸引我眼球的绘本再作一遍精读,并且从以上四个大要素来梳理我对它们的感受。

首先是Eugenia Mello的作品《The Chorus》:色粉绘制、无文字、剧情完整、老少兼宜。

这本书,从翻开第一页起,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人声鼎沸的大剧院,灯光亮起,舞者的裙摆飞速转动,像漩涡一样将你吸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表演之中。随着作者的视觉引导,你时而关注到芭蕾舞演员随着节奏踮起的脚尖、时而被华美的上下翻飞的服饰吸引、时而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耀得眼花缭乱。一曲落幕,你也同在场的观众一起鼓掌喝彩。









色粉的质地用来描绘这种流光溢彩的画面和舞者轻盈灵动的身姿真是再适合不过了。这也是我个人比较少见到应用在绘本创作的色彩媒介。

在对于媒介的探讨上,我想起来之前买过的《the day the crayons quit》以及它的续集《the day the crayons came home》。这是两本主题和媒介完美结合的绘本,也摘得了美国去年的最佳图书奖。

绘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不同颜色的蜡笔们对自己在绘画中担任的岗位的抱怨、或是对受到忽视的抗议,每支蜡笔都充满个性,歪歪扭扭的字迹写出的“告白书”让人忍俊不禁。


书中最后一个跨页说到:小男孩为了安慰蜡笔们,为它们建造了“蜡笔之家”。此处作者竟然别出心裁地将这个小城堡用纸板盒搭了出来,并且在墙面上配上了满满的蜡笔涂鸦,翻开这一页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种眼前一亮的惊喜感。可见绘本虽然是平面,但可以在平面上玩出花来的好点子实在太多了。

回到《The Chorus》这本书,它是无字书,也具备剧情,但它和其他绘本不同的是,叙述这个故事的人物是“台下观众的眼睛”,此刻也就是你的眼睛,这是一种主观但令人身临其境的叙事方式。






第二本要介绍的是Wenkai Mao的作品《Icicle》:铅笔绘制、日记体叙事、较为意识流、适合成人阅读。

铅笔作为一个发挥空间极大的媒介,看到有人用它完成整本作品,也并不意外。这位作者利用了石墨材料柔软可塑且细腻的特性,营造出了一种孤独、静谧的观感,一本书就如同一个意识空间,给人以思维和情绪的引导,平和的外观下藏着暗潮汹涌。

对于图文关系,我认为好的搭配中,图与文是走在同一个情感方向上的两条线,他们不是相互翻译的,而是相互辅助的。这本书的文字搭配也很有趣,一张繁复的绘画,搭配一张简单的、泛黄的、像是从日记本上撕下来的字条。从观者的角度看,有一种窥视的感觉,像是对一个人思维碎片的收集、整理、揣摩,也像是把一些瞬间的感受封存进书页内,制成了一枚枚的标本。










看他的作品,我头脑里冒出来了一连串以石墨材料营造氛围的画家:例如Yoko Nakajma,Jenny Wildfang等等,他们的作品可以自行谷歌搜到。其实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修拉也是其中一位。我们对他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这样的油画作品,殊不知他的素描作品更有韵味。




虽然年代和题材都不同,但两者的表达手法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时候不免心想:如果这种手法不仅限于情感的传递,而是用于连贯的叙事,是不是会让人更有一种代入感呢?

于是脑海中就浮现出了陈志勇的绘本《抵岸》。这本书像一本铅笔绘制的的分镜头脚本,全书无字,是作者花了四年时间访问调查和构思的,用超现实的手法融合了不同国家的移民异闻,书中的人物造型也取材于他身边的亲友和工作人员。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来到陌生的土地,无法用语言交流,面对新奇事物心中的困惑、惊讶、不解,并在孤单的思想情绪中慢慢安顿下来,准备把妻儿一起接来。读者也随着主人公的心情变化,逐渐从面对陌生生活的苦闷走向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当今成人向的、严肃题材、情感题材的绘本越来越多了,也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方向。抽象的、意识流的绘本也不在少数,这让绘本脱离了只和童书挂钩的命运,上升为可被复制、人人都可收藏的艺术品。

期待看到更多这样的新颖题材的同时,也有个小小的吐槽:现在很多书丢失了本身“传递”的作用,说太多意识层面的东西,不在乎书的可读性,这样没有踏实结构支撑的内容未免显得太过飘忽。(最近在纽约的ART BOOK FAIR上尤其感受到,这是现在一些独立出版物的通病,此处仅为个人见解。)

绘本,首先是书,然后再是其他。传承和分享是书籍的力量,自然也就是绘本的力量。

- 其他作品

作者:Audun Grimstad

媒介:paper



作者:Mago Huang

媒介:digital




作者:Amber Ma

媒介:watercolor and ink on paper



出于求精不求多的想法,介绍不够全面,且比较侧重于我的个人喜好,但也还是希望尽可能地把我的整体思考过程完整地呈现给你们。这次的分享就是这样啦,附上官网完整介绍和作者名字,喜欢的可以自行查阅

———

本篇文章供稿于鲸字号FOUND专栏

微信公号:

ZZCETISTAR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蜡笔小黑》读后感
这个春节,你来许愿
这样破坏书我可舍不得!不过作为书雕艺术品简直了!!!!!赞
“何以为界”主题艺术展览——“影像与数字的可能”谢晶\赖智诚\陈滢潇
简单=最难?
书雕艺术,请勿模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