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格拉底之死

2016-12-16 12:03 | 豆瓣:大脸猫

辛弥亚,格贝,裴洞,谢谢你们矢志不渝的相伴与为我出狱而做出的努力。服下毒酒之前的最后一刻还可以与爱智慧的人一同探讨哲学,这是多么大的一件幸事啊。不过刚才的话语要看你们怎么理解了,你们肯定对于死亡有自己的想法。知道此时我比你们幸运在什么地方吗?我可以马上知道我们刚才的论证是否正确。名叫苏格拉底的灵魂也许可以用不受肉体干扰的灵魂思考,甚至以另一个身份重返人间,你们又为何悲伤呢?这是在向着真理走去。

我将面临那个难得的机会,通过审判得到死亡的体验,检验苏格拉底在平凡肉身的干扰下对彼岸世界的思考。这是一次属于雅典的审判,是公民的意愿,我决定服从。雅典的法律,伯里克利先生的明智,之前希波战争的伟大胜利都是我所珍视的至宝,抛却我凡间的生命去守护这些一定值得。深爱着这座城市,从心底赞美这里的所有,因为不论如何,我,一无所知的苏格拉底,从灵魂深处到肉体末端都属于雅典。一遍遍走在雅典的街道,智慧就像阳光洒向巴台农神庙的石柱一样降临。充满朝气与奇思妙想的青年们也参与进这个老头发起的对世界的思考,包括对最重要的东西---灵魂的研究,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幸福的体验吗?母亲助产师的能力被继承,我生来就是一只不断向前的牛虻;与你们结识是荣幸,我也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追寻到自己的智慧。

这杯子里的酒不可用来祭神,只能独享了。我开始做最后的祷告:"愿神明伟大而智慧的光芒照亮雅典,希望我的探寻永无止境。"

依照狱卒的指示,我开始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渐渐地,双腿就没有了力气。平躺下,一股冷气从脚趾蔓延上来,一点点剥离我残损的肉体。苏格拉底的灵魂从双腿解放,从双臂解放,然后从四周聚拢到心口和额尖。

"格黎东,我们还欠阿斯格雷彪一只公鸡,还了这个愿,别忘了。"

从来没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到灵魂的力量!我就知道,非凡的人类灵魂一定是非物质的存在,这也正是人类智慧与自由意志的伟大。灵魂一点点从身体里破茧而出,这是多么神奇的过程!局限在这腐朽的躯壳里,仿佛接受了来自天神严厉的惩罚,只有通过这个令常人不寒而栗的过程才能解脱出来,凡人的可悲呐!

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无法达到极致。公正,美丽,善良,都仅仅是可以比较的概念。不论一个国家制度多么健全,依然有更公正的余地;无论一个姑娘多么美丽,依然有更美丽的潜质。当然,达到公正之前这个国家会在相对不完善的制度里挣扎;从不公正转向公正,从丑陋走向美丽,这便是我们正在做的。可见,世上不存在纯粹与极致,而且一切有特点的事物,它的特点都是从这个特点的对立面演化过来的,反反复复,这就是我所存在过的世界。死的对立面是生,我的灵魂也将反反复复地往来。

此时,这颗兴奋的灵魂又抛弃了嘴唇,但是我的思想还在窃窃私语!

啊,我的心脏,已经准备起飞的灵魂依然可以感受到你那种强而有力的震颤,一下,两下,三下。不过,无论你是多么伟大的组合体,灵魂放弃托管以后几天之内你都会变成空中飘散的尘埃,正如这越来越慢的颤动,一步一步走向默然。

我身边的时间好像在变慢啊,我还在,嗯,思考。肉体与灵魂共事的世界虽然不存在纯粹与极致,我们的心中却有着纯粹事物的概念。我了解美,我拥抱善,我可以想象完美的圆。

细细想来,我们的学习其实是联想,而联想基于记忆。所以,人类所有世间对于纯粹的认识,一定早已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而所有纯粹与极致本身则一定来自于我要去的那个地方。

我将面临纯粹和极致。纯粹的正义,纯粹的善良,当然也有极致的恶,和极致的丑。

但是苏格拉底牛虻一样的灵魂会去哪里呢?为什么必须要在来世忘掉呢?

真的会忘掉吗?

我的灵魂会存放在那里呢?

(我渐渐地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当我斩断与肉体最后一丝联系的时候,记忆也被存储在了一个怎么也得不到的地方。灵魂被送进了天堂的清洁室,我又成了一张白纸。忆起这苏格拉底的一生的所有光芒,真是一个艰难的任务。)

(我会在未来不断地出现在尘世,一次次洗涤灵魂,一次次掌管新的肉体;牛虻还会继续。每次都是一张白纸。所以,我,是不会知道这一切的。可惜了。)

尽管学生们都同意了我的说法,那些交谈却哪里有那么正确呀!过不了多长时间我的嘴唇就会僵硬得像木柴,但我不会趁此余生纠正那些留给学生琢磨的只言片语了。既然一只脚已踏入新世界的大门,何苦在弥留之际徒费口舌呢?

我们从一个拥有极致和纯粹的世界里获得了潜藏着的记忆,这点没错。可是生死又怎可以和善恶美丑相提并论,我的灵魂又怎能够一世又一世地轮回呢?

人的灵魂是不朽的。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不可否认灵魂是其中一个部分。既然是部分,就一定先于整体存在,也一定会在整体瓦解时完整地分离出来。至于分离出来到哪里,如何分离,我期待着即将揭晓的答案。

我的灵魂已经脱离了四肢,狱卒的摆弄早已触及不到那始终在思考着、观察着的精神了。心脏仍旧在跳动,眼前悲恸的弟子依然在痛哭流涕。看来他们世俗的悲喜观还是没有被刚才我逻辑的力量征服,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他们热爱智慧,早晚会在亲身体验死亡之前用更为精密的论证使自己信服。

我的嘴唇凝固成了僵硬的石头。依然没有东西可以阻止我思考,但怕是再也无法说出来了。我又说给谁听呢。

天哪,身边的哭泣声越来越远,我仔细去听裴洞原本粗重的呼吸,声若蚊蝇,并且越来越小,越来越飘渺。我爱这一对美丽的精灵,它们带给我灵魂深处的和谐之美远大于那些属于尘世的干扰,然而此时此刻,我的灵魂也耳朵彻底跳脱出来了,永别了。

眼前的世界开始模糊,牢笼顶上昏暗的火光化成一只缓缓蠕动的暖色小虫,朝着背离我的方向慢慢爬去。

灵魂丢弃眼睛的时候那么漫长,漫长得仿佛灵魂在向它依依惜别。这一对剔透的水晶球带给了我回忆的基础,然而也就是它,最大限度地限制着苏格拉底对真理堡垒的攻势。现在差不多了,灵魂已经甩掉了最后一个障碍。

没有东西可以再用世俗的方式限制我的思想了。

可是,我现在拥有什么?

我此时在哪里呢?

苏格拉底可以再一次回到肉体吗?

我可以想象灵魂脱离肉体而存在。意识在空中上下翻飞,环顾四周寻寻觅觅,窥见人们心里的美德与邪恶,从神明那里寻求更多的智慧,找寻属于纯粹世界的永恒真理。沉重的躯体已经渐渐离我而去,还有仅剩的几个器官依然死死抓着灵魂的衣角不放,不过马上它们就会屈服于那杯神奇的琼浆。

我的自信来源于相信灵魂不会消失。什么东西可以被毁灭呢?桌子椅子可以,当你把它们拆成木条木板时它就不复存在了;美丽的数字与勾股定理无法被毁灭。可见,一切可以被毁掉的东西都是由部分组成,也都是可以被人的感官感受到的。当整体又再度拆分成为部分,对于整体来讲就是毁灭。然而灵魂呢?既不能说它们由部分组成,又无法被感官捕获,谁又能否认它不会被毁灭呢?

麻木,异常清醒,我的意识真的是紧紧团聚在额头,仿佛被血液里流窜的毒液挤到了全身的制高点。我感受到了冰冷的肉体散发的火一般的灼热,仿佛被囚禁在一个逐渐加温的大火炉里。仅剩的血液在一点点沸腾,一点点化成蒸汽从我的面颊喷涌而出。我在随着沸腾的血液上下翻滚,撕裂又重聚,天哪,灵魂要受到肉体的多少次侮辱才能整整摆脱呢!

突然,我从额顶随着无处可逃的蒸汽冲出了自己的躯壳!

我在向着高处一寸寸升腾,走向屋顶飘忽不定的油灯。肉体给予我感官,感官限制了我用纯粹的理性与逻辑思考。如今,苏格拉底的魂魄终于摆脱了你---我卑贱而勤恳地肉体。

一转身,裴洞,格贝几个人围在一具魁梧的身体旁边哭哭啼啼,狱卒在上下摸索着看看灵魂究竟有没有被成功放生。这具尸体绝对称不上好看,到算是很安详。保佑这一起相处过的僵硬的血肉架吧,过不了多时你就会消失在凡间的天地,那个时候我或许已经遇见普罗迪克斯和狄奥提马,我们俩内心深处的困扰也许可以得到解答。

我可以听见竖琴悠扬的震颤,可以看见凡人心底的罪孽,可以穿过厚实的土墙,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再也认不出我来了。

可是苏格拉底的魂魄还是在这个世界里。

难道说,我依然无法摆脱感官的限制吗?

我是多么渴盼见到那个赐予我苏格拉底潜藏记忆的世界啊!

学生们如此伤心,感动之余我觉得他们确实应该看开一点。什么是死亡呢?死亡就是身体解构,破坏使精神消失的过程。好比一架精美的竖琴幽幽震颤着,这时一个暴徒冲过来用手里的利斧将它大卸八块。美丽竖琴的肢体七零八落,琴弦在和谐中绷断,震颤自然也停了下来。我们所谓的灵魂不也是这样吗?身体的死亡意味着精神的瓦解,美丽的生命,我们个体的智慧和记忆都将不复存在。

当你们足够明智时大概会明白,被鄙夷的躯壳其实是人类个体的全部。所谓的精神,主宰行为的自由意志,人类引以为傲的创造力,仅仅是肉体这精密的机械正常运作的体现。肉体被拆分,精神便会一刹那间烟消云散。

且让我的徒弟们相信有彼岸世界吧。看样子他们也并没有被我说服,依然哭成一团,最镇静的倒成我苏格拉底了。其实对于自己来说,活着的时候死亡的坏处肯定作用不到我身上;而死之后我根本不存在,怎么能说它对于我,这个主体,是一件坏事呢?消失并不值得去遗憾,无法向真理世界发起冲击,告别我所挚爱的哲学才是真正值得惋惜的。不过,肯定有更聪慧的人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将哲学的大道越铺越远。

我的四肢已经彻底僵硬,死亡压迫着我依然强有力的心脏,一声声的搏击是肉体与所谓灵魂的最后挣扎。

我回想起了与父亲学木工活的日子,记起了母亲手中一个又一个纯净的婴儿,听见了他们象征新生命的活力四射的哭声,看到了雅典城外的吕卡维多斯山,触摸到了了战场上波斯蛮族的甲胄,念起了雅典城青年在街道上的激烈说辞,当然还有那次雅典民主法治下的审判。看来公民们依然要在获取知识的路上走很远啊。

做到绝对的理性对于凡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曾经用自己的能力对真理发出永无止境的诘问,竭尽所能在真理的道路上奔跑,我就没留下什么遗憾。柏拉图,裴洞,我们几个能以此为乐,真是世上最大的幸运啊。

我的眼睛也永远地沉睡了过去。

然后。

然后就一切就消失了。

于是苏格拉底死了。

注:

文中的死亡过程皆由作者杜撰,仅仅是文学意义上的架构,毫无对历史事实与柏拉图思想歪曲的意思。

本文的部分思想借鉴柏拉图《裴洞篇》

向苏格拉底、柏拉图两位先贤致敬。

2016年9月13日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应怎样解读?
苏格拉底: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苏格拉底传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认识苏格拉底,就读这20句话
对灵魂的培养,远比世俗的成就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