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图:乡下的端午
2017-05-29 14:02 | 豆瓣:沈书枝

邻居家的栀子花

(一)

端午放假的前一日上午回家。自从我们乡作为京福高铁线上的一站开通后,回家变得方便了许多。三姐叫了村里人开车来接我,到家时已五点。爸爸在灶屋门口用竹签子穿蚯蚓上去,一会要把这竹签别进黄蟮笼子,夜里放到水田里笼黄蟮。我小的时候,春夏之间笼黄蟮的是一项生意,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两个专门笼黄蟮的人,黄蟮笼子由篾匠打成,是用竹篾编成的头细脚粗的长笼子,顶头用木头塞住,底部外面有光滑的洞,竹篾削尖的端头簇拥在里面,黄蟮爬进去便没有办法再爬出来。清早笼黄蟮的人在田角收笼子,几十个笼子结在扁担的两头,看起来非常地庞大。春夏的清早,收黄蟮笼子的人挑着两大堆笼子从大雾弥漫的田畈间远远走过来,是我童年印象中深刻的一幕,如今已很少看到,黄蟮总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每天傍晚爸爸都要出去放黄蟮笼子,几只尼龙编绳编成的笼子,大概是镇上买来的,早上清早再去把笼子收回来。我起得晚,不知他的收获,大概也并不多,每天早晨几条而已。捉到的黄蟮,都倒在一只大红澡盆里养,总应已养了有半个月,也有大半澡盆了。他自己是不吃的,搞了这些东西回来,照例是等姐姐们和我们回来吃。我在灶屋里走,经过乌乌的澡盆旁边,瞥见黄蟮蜿蜒地游卧的样子,不敢多看,心里觉得很可怜。洗澡间外面的大盆里两条黑鱼,也是爸爸从塘里打回来的,据说也已养了很多天,都养瘦了。晚上我洗澡时看见两条长长地卧在盆里的鱼和略显浑浊的水,心里更为难受,赶紧便逃开。也曾半劝地说过一句爸爸以后不要再搞东西养在那里等我们回来吃了,知道这样的话说出来全无用处,因此也就罢了。


黄昏时爸爸去田畈里

这时候爸爸穿好竹签子,到田里放黄蟮笼子去了。三姐让我去菜园看爸爸种的黄瓜,结得许多好黄瓜。于是去看,才知道原来爸爸把门口一块田边的塘埂开辟成了狭长的菜园(家里原先的一大块菜园,因为前些年人不在家呆,爸爸在里面种了许多香樟树和桂花树,如今树长大起来,把整个菜园都占满,已经无法种菜了),黄瓜与苦瓜搭了架子,旁边是一溜小番茄,这时候开细小的尖尖倒垂的黄花,结成串尚未长成的青绿色小番茄。再往前十几棵茄子,也开着紫色的倒垂的花,辣椒有好多,有几棵已结出漂亮的翠绿色辣椒,再过几天就可以摘了。苦瓜尚未结,只开小黄花,这时候最盛壮的,还是只有黄瓜。翻开密密蒙蒙带着茸刺的大叶子,后面藤上往往垂挂着几根大大小小的黄瓜,小孩子看见了,十分惊奇地跟大人指认:“妈妈,这里有一根黄瓜!”“这里也有一根黄瓜!”长得端正的黄瓜很标致地垂下去,也有许多长得弯了的,像一根弯弯扭扭的钩子一样,结在那里。


小孩子掀开毛茸茸的黄瓜叶子,看见后面有黄瓜就很惊奇


我们这边的黄瓜多是这样胖胖的,没很多刺。里面多籽,生吃好吃


辣椒已经结了翠绿的出来,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


小西红柿


茄子开倒垂的紫色的花


旁边塘埂上别人家种的南瓜,这时已结了圆滚滚的小瓜出来

很饿,家里没有东西可吃,于是摘了一条黄瓜来吃。这时候妈妈和大姐、二姐一家都还没有回来,家里十分雾躁,房间里床还没有铺,看起来十分惨淡。门前田埂上,一年蓬白色的小花盛开,稻田尽处,远处村子的水杉,318国道成线的杨树,在蒙蒙的雾气中显出夏日的深绿层次。黄昏时三姐做饭,先烧一点洋芋肉片汤给我和然然吃。很多年没有吃过洋芋汤了,可惜今年爸爸种的洋芋不是小时候常吃的圆滚滚的那一种。趴在堂屋的凳子上吃完。煮鱼,在灶下给三姐烧火,她吩咐火烧得小一点,于是没几把火之后,我就把火烧灭了——从小我和妹妹就只会烧稻草火,燃起来容易而迅烈,烧柴禾时则常常把火烧灭,后来她们也就不让我和妹妹烧锅了——在灶洞里又是挖洞又是吹气,搞了好一会,最后还是拿打火机重新点了一把竹丝放进去,才终于又把火偷偷燃着了。饭烧好,等三姐夫和爸爸回来,等了很久。蚊子从田畈间起来,等我们想起来去关门时,堂屋和房间里已经一撞一头的蚊子了。把蚊香点燃,郁烈的香气。在场基上站着,远处布谷的声音此起彼伏,一只布谷远远不歇叫着,慢慢声音越来越清晰,最后竟到了门口,发出清越的四声的鸣奏,一面又慢慢飞远,消失在黄昏中了。


一年蓬盛开

(二)

醒来时七点。昨夜十一点时妈妈、大姐、二姐一家到家,那时只觉得困,没有起来看,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起来看见大门外已靠了艾草与菖蒲,才知道原来今天已经是端午,之前一直以为后天才是的。除了大门,厨房和后门外两边也都放好了艾草和菖蒲,爸爸早上出去砍回来的。妈妈在我们未起床时到外婆家去了一趟,带了几只茶叶蛋和饭豆粽子下来,还有包粽子的苎麻线。遂剥一只粽子来吃——粽子是前一天就煮好的冷粽子,饭豆放得不多不少,就这样剥开来吃,没有蘸糖,也觉得很好吃。不禁感慨白粽子还是我们南方的好吃,裹得紧实,冷的吃起来有咬劲。北京的红枣粽子包得太松了,芦苇叶子又几乎没有什么香气。节前公司曾经发过一包号称“有机”的粽子,我见里面有两只白粽,拿到的第二天便煮来吃,结果粽子里竟然预先掺了白糖,煮出来有奇怪的甜味,几乎是忍耐着吃完了。白粽子蘸糖吃,和在粽子里预先掺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这大概是做这“有机”事业的人不能理解或并不在意的事,因此才会有这样的东西出现吧。


早晨煮酱油面吃。很喜欢吃这种面条


外婆煮的茶叶蛋和包的粽子,最左边是外婆搓的苎麻线,用来包粽子


外婆包的饭豆粽子

吃过粽子,和姐姐们一起去屋后赵小午家的水井边洗东西。从二姐夫家带过来的一大盆嫩黄瓜,洗净了回去剖开,拿到楼顶上晾晒,准备回头做酱黄瓜。姐姐从南京买回的一箱杨梅,洗出晾干给爸爸泡杨梅酒。前一天三姐在街上买了粽叶带回来,十块钱很大两捆,妈妈说因为现在村子里很多人家自己家门口都种了粽叶(箬竹),所以街上卖得便宜了,也不像以前都是去深山里打的,那粽叶有浓重的香气。三姐买的这两捆粽叶,卖叶子的人说是去山里摘的,但闻起来香气淡,大概还是自己家种的。粽叶在锅里稍微煮一煮,捞出来用抹布洗净,浸在水里,就可以包了。然而妈妈又忙着去做别的事,洗衣服,杀鸡杀鸭,钳毛,把粽叶丢在那里不管。我跟在她后面问了几遍“妈妈你什么时候包粽子”,她只是说“粽子我下午包也来得及”。好容易把事情弄清爽,又开始准备起一大家人的中饭。这时候灶屋的盆里不知怎么又出现了一盆龙虾,大概也是爸爸前些日子去塘里赶来的,又在什么地方养了好久。


洗净了准备做酱黄瓜的黄瓜


杨梅


洗好的粽叶

于是去村子里转一圈。天闷闷地晴着,罩一点云,空气里有潮湿气。到处并不见到什么人,小娥子奶奶家的大门关着,大概是被儿子接到县城里吃饭,门两边各端端正正地靠着一根艾叶和一棵菖蒲。旁边赵德华家只有过年偶尔有人住的房子外面,大门口也靠着艾叶菖蒲,大概是他同村的兄弟家给他门口摆上的。各家门前门后,照例都是菜园,在家的人家,菜园都整治得整齐,这时节种的菜也都差不多,小娥子奶奶家门前的菜园里也种了小西红柿和黄瓜、苦瓜,赵黑蛋家和杨爱红家的菜园毗邻而居,都十分兴旺,整畦的茄子、辣椒,已长得茁壮的毛芋,豇豆在架子上攀藤,此外都种了瓠子,架子上结小嫩瓠子,夜里开放的白色的瓠子花,这时候已慢慢地收起来了。


小娥子奶奶家门口,人不在家,艾叶和菖蒲一早也放好了


赵家的菜园

午饭是:龙虾、咸鸭蛋、烧豆子、烧四季豆、青椒土豆丝、红苋菜、红烧鸡、鱼片汤。三姑姑从街上来,去奶奶家看一眼,顺便给我们一袋发糕和一袋她们自己家早点店做的小烧卖。这发糕是小时候我们的爱物,大多切成厚厚的菱形,那时觉得十分好看的,夏天的清早,每隔一两天,就有一个泾县的女人挎着一只大红桶,从后门口经过,轮流卖包子大馍和发糕,发糕两毛钱一块。偶尔买得一块,吃早饭前就欢天喜地地吃了。也有做成薄薄的圆形来卖的,售价一毛一片,远不如菱形的使人感觉满足了。如今这发糕中间点缀了一颗葡萄干,也是变得时髦了。


龙虾


苋菜


毛豆、土豆丝、四季豆


咸鸭蛋


发糕


小烧卖


外婆家树上剩下的最后一点桃子

下午妈妈开始在堂屋里包粽子,粽叶洗好,米淘好拌好,麻绳系在吃饭的大台子下面的桌档上,包好的粽子一个一个系上去。今年我们包了好几种口味的:先是应大姐的要求包了半盆酱油香肠味的(但这个味道的粽子包好后受到了大家的嫌弃,我们还是挑白粽子或是红豆粽子吃,拆到一个肉粽子就放在那里不吃),然后包了大半盆红豆粽子。我问妈妈怎么不包饭豆粽子呢?三姐说饭豆八月节的时候上市,这时候没有,红豆粽子也是一样的。我心里想,其实就是没有上街买饭豆吧!红豆在水里泡半天,洗净倒在淘好的糯米上,再撒一点盐,和米和豆拌匀——我一直到今天才知道原来家里包粽子是要放一点盐的,以前以为只是白糯米就行了。妈妈泡半袋红豆,大姐嫌不够,又要多加一点,结果却太多了,后来煮好的红豆粽子里,红豆多得简直要堆起来。最后包白粽子,这最简单,只是糯米淘洗好里面撒一点盐而已。小时候不把家里的饭豆粽子吃完,我们再不肯吃白粽子,如今却最喜欢这纯白口味的,有时连糖也不蘸,嫌太甜,就这样很淡地吃下去了。


淘米水洗粽叶


包粽子:两片大小相当的粽叶半重叠


将粽叶卷成筒


将粽叶卷成筒


将粽叶卷成筒


米用筷子在粽叶筒里捣实,糯米是爸爸去年在家种的


两边紧紧按住


将上面的粽叶折覆下来


折好


绑到麻绳上


系两遍结,每一遍都拉紧


红豆粽


微微撒一点盐


拌匀


也是很好看的

包粽子时二阿姨、四阿姨和小阿姨从外婆家下来坐一会,妈妈一边坐在大板凳上包,一边和阿姨们说闲话。阿姨问,要不要帮你一起包?妈妈摇摇头,说:“不要,我一个人一下子就包好了。”后来阿姨们走了,妈妈才说:“你阿姨们包出来的粽子松,不好吃,她们自己也晓得,所以也不勉强。去年端午节粽子我们一起在家奶奶(外婆)家包的,她们包的粽子匏松的,结果煮好了你姐姐她们都不吃。”

回想起来,妈妈的粽子确实是包得紧实,形状也漂亮端正。糯米抓进粽叶卷成的筒里时,就要用筷子捣实,然后再用手用力按几下,把粽叶上多余的部分紧紧按下来,随即紧系到麻绳上,打两遍结。我们包粽子总是去外婆家拿麻绳,也是因为麻绳得劲,可以把粽子裹很紧。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开始,仿佛就有这样的意识,粽子是妈妈包的好吃好看,蒿子粑粑是妈妈做的比其他人做的好吃。这未必是我们爱屋及乌,而是妈妈的手艺确实在村子里堪称翘楚。如今我偏爱紧实的白粽子,大概也就因为从小吃惯了这样的吧。

粽子包好,便放到里锅里煮。加满满的水,用大柴烧。害怕红豆的难熟,把它们放在最下面。到夜里已煮了两锅。吃过晚饭天已经全黑了,犹豫着出去散步,以为会看不见了,谁料村口的那条水泥路,在夜里仍发出微弱的白光。天上疏云铺底,微微一两颗星,只有初五的月亮,如梳背。回来时在过世已久的姨奶奶家废弃的瓦屋顶上,看见缓缓飞过的一只萤火虫。


从小觉得妈妈包的粽子端正好看


煮粽子


小孩子的吃法


白粽子、红豆粽

(三)

第三天起得更早一些,到门口的田埂上站一会。田畈间起了大雾,几乎是一块田之外,就看不见远处的田了。意外地发现稻叶上结满了细小的蛛网,被露水沉坠下去,如一张一张白色的帆船。尚有未收工的长手长脚的细蛛,大部分中间都只剩下一个空空的洞了。想起小时候割稻子时,田间最多的就是小蜘蛛和蝗虫,几乎是一面割着,一面蜘蛛就爬下稻梗仓仓皇皇地逃走。蝗虫因为会跳会飞,胆子要更大一些,然而也蠢,有时照直了人的脸和手便扑过来,自然逃脱不了被掐死的命运。在田埂上站一会,又到大路上去走,晨雾未散,路的两边种的女贞树上(我们这里本没有行道树这种东西,也没有女贞树,是修路时政府在两边种下的),也都结满了蛛网。偶尔有骑电动三轮车的人经过,这是现在常住在乡下的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不论去小店或是街上,开着这样的电动三轮车,风驰电掣,都很方便的样子。田埂上人家种的大豆已出苗。布谷在远处连绵地叫,仔细听听,还有许多别的鸟的声音,大概总有十几种,只可惜我认不出它们的声音。走到新坝埂边,太阳已仿佛马上就要冲破雾气出来了,坝埂上今年的野竹发得高高的,一只翠鸟立在电线上,盯着下面的一片水面。很快骑三轮车和开车经过的人多起来,于是往回走,走一段回过头去看,来时完全为浓雾遮住的坝埂上的毛竹林,已经显现出绿色的影子来。


田里结满蛛网,如沉坠的风帆


蛛网


女贞树上也结了更大的蛛网


种在田边的大豆,已经出苗

日里姐姐开车去街上带爸爸买田里的肥料,问我们有没有要买的东西。我说姐姐要是看见卖栀子花的帮我买两把!回来却说街上没有卖的。妹妹说她昨天回来时,在大队部看见一个栀子花树和一丛蜀葵,黄昏时我们便特意走过去看。天气很热,田里早稻已经打苞,肚子鼓起来,因为前些日子连日下雨,这几天田里的水都已经放干,在那里晒,好让稻棵长起来。单晚稻在田里刚冒出细细的头,有薄薄一层水。偶尔传来高铁经过的声音,白色的蜿蜒的车身迅速地从远处的高架桥上经过。走到大队部,见到坡上那一棵栀子树,花却很小,几朵开放了的,都已经显得蔫败了,未开的骨朵也很小。在花下站了一小会,便走去前面一户人家门口看蜀葵。我们叫蜀葵端午槿,因为花在端午前后,是端午的信物之一。这一大丛蜀葵深红色,如绢纸的花瓣在夕光里映透了,很美丽。


午后灶屋外面的云


午后灶屋外面的云


远处高铁白色的车身蜿蜒而过


单晚稻秧,刚刚发出细弱的苗


从前上小学时走的小路,如今水杉已长得很高很高


蜀葵,端午槿


蜀葵,端午槿

回去时在小店旁边的院子里看见一只被电线困住的燕子。这只燕子在人家的屋檐下做巢,停在人家系晒衣服的竹篙的两根电线之间,不知怎么脚却被电线绞住了。见我们靠近,慌张地扑腾着,却飞不脱。我们赶紧从人家堂屋里搬了条长板凳出来,把电线拉开,放它飞走,再把长板凳放回人家堂屋,从头至尾,坐在里面房间说话的人都不知道。


从大队部回来,经过小姑山的水塘。塘里已长满了空心莲子草


田边今年新发的野竹。从前这道田埂上长满了山莓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爸爸从田里回来,对我们说:“你们不是要掐栀子花吗?胡家小旦门口那有一棵正在开。”我听了高兴极了,赶紧跑过去看。小孩子们看见了,也都吵着要跟过来。这棵栀子花树就在我家右边的人家门口,因为隔着很小一块半干的水塘,里面养着几只鸭子,回来这几天竟然没有看见。是一棵一人多高的栀子花树,花和骨朵都比我们昨天傍晚看到的那棵要大而饱满,香气也更浓,这时正开了十几朵,还有几朵将开而未开的花苞。说不清是夜里还是清晨下了点微雨,花瓣上的雨滴未干。我们正在树下徘徊,胡家小旦从屋里走了出来,大姐问他能不能掐两朵栀子花,他说:“你要掐就随便掐就是了。”看了一下,就回去了。

我们犹觉得不好意思,这时候小娥子奶奶从村子那边的塘边洗完了衣服回来,见我们在花下,停下来说:“乖乖,这栀子花开得多好哎!”我笑着说:“我记得小娥子奶奶很喜欢栀子花的,我小的时候,栀子花开的时候你总是用夹子夹两朵花别在衣服上面。我没记错吧?”她不响,只是笑,大概被这话触动了记忆,把衣服盆放在旁边水泥砖搭成的栅栏上,说:“我去掐两朵花来。”一面摘一面对我们说:“你们怎么不掐?”我说不好意思,她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他这花尽人掐,哪个走过去都掐的。”掐了三朵,低头看一看,讲:“哦哟,这花心里都是小虫。”把花在水泥砖上抖一抖,又搬起装衣服的盆,回去了。在这鼓舞下,我们于是也掐了好几朵,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养鸭子的水塘边,蓝色的鸭跖草开着


栀子花苞


小娥子奶奶


掐回的栀子花,养在玻璃瓶里


栀子花的形状,真好看啊


这一天中午吃的辣椒炒臭干子,很好吃!


最后走的时候,空气极为清爽,站在二楼看门前的稻田和远处的村子


坝埂上的竹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端午的节氛
我的菜园
【山东】康煜芮《​奶奶的菜园》
爸爸妈妈 我会包粽子了
10-23 秋天里的童年
二年级状物作文:我的小松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