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吐槽:小扎道歉了,@国内某些互联网企业大佬
2018-03-26 17:20 | 搜狐网新闻

  小扎终于为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道歉了,而且道歉的方式还很霸道总裁——

  买下6份英国报纸、3份美国报纸的整版广告,正式对泄密事件say sorry。

  嗯,别去Google了,没亚洲的报纸……

  小扎在道歉信中称,Facebook有责任保护用户的信息,“如果我们不能,就不配为你服务”。并强调Facebook已禁止让第三方app“获取过多信息”,并开始“限制app在用户登录时的信息获取” 。

  老实说,这一次泄密事件,和我们所了解的何理解的泄密事件很不同。关键就一点:人家不是故意的——

  作为第三方app,“剑桥分析”获取了高达近5000万Facebook用户的信息,这源于30万授权用户“无知无畏”,有报道指出:他们轻率的行为让自己160个以上好友信息暴露在数据抓取工具面前……

  这也是事件刚开始发酵时,脸书官方极力自辩的原因——

  Facebook高管表示:这绝对不是数据泄露——用户选择与第三方app共享数据,如果这些第三方app没有遵循与我们/用户的数据协议,那就是违约行为。没有系统被渗透,没有密码或信息被窃取或被黑客入侵。

  说白了,Facebook就是一张黑板报性质的公告板: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交友和获取对方发布的信息。

  ——小声插一句,这有点像咱们玩的微博。

  Facebook创立之初的设计,就是用户自我发布自我管理。你可以在我的地盘涂鸦,打情骂俏也行,但是“后果自负”——好像是这个意思。

  当然,作为平台,Facebook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用户隐私,这也是小扎最终认错的最大原因。

  那么,假如,我们的“类似产品”也遇见这样的事,会咋样?

  首先,我真没吓你。我们很容易遇见这些事,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在网上“裸奔”。

  大V和菜头早就提醒很多在微博上晒孩子照片的人:“XX微博不安全,孩子的照片不要轻易晒出。”要知道,“昵称”、“所在地”、“性别”这三个必填信息和“一句话介绍”这个可填信息都不能设置查看权限,这意味着谁都能看你。

  其次,你就别指望我们这里会出现一买就是9家报纸广告位的“小扎”了——哪怕买一家的都不会有。

  这不是说我们这里没有数据泄露事件或者不多,恰恰相反,是太多。

  某些互联网企业作为“惯犯”,不要说道歉了,就是承认都很难。

  比如说,使用“手机百度”和“百度浏览器”这两款手机应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不知不觉中隐私就被偷窥了?针对百度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相关问题,3·15前,江苏消保委向南京市中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而对于“监听电话”、“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这些指责,百度发表声明称,百度的手机应用没能力“监听电话”,当百度相关应用获取任何用户权限时,都会在安卓系统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内,弹窗提示用户是否同意授权以获得相应服务。

  百度还辩称,部分网友使用百度后,几分钟后就接到营销电话,是因为网友访问的网页被不法分子植入了恶意代码,而不是百度把你的手机号卖给了别人。

  好诡异,没有你度娘,这些网站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或者石头缝里“嘣”出来的?

  总之,在百度看来,一切坏事都和我无关。

  这个“逻辑”很强大——几乎所有惹事的国内互联网公司都这么一推了之。

  比如去年底引来轩然大波的水滴直播侵犯隐私事件,最终结果是360宣布关闭水滴直播。

  但360最初也是各种不承认、不低头,甚至闹出一个悬赏比特币揪出黑公关的风波。(话说自从这个悬赏令发出后,我就患了比特币幻想症。直到今天都没痊愈。)

  对于一关了之,网友和“90后女生”本人都不太买账。

  这个月中旬,携程被曝出安全支付日志漏洞,导致用户信用卡信息可能泄露。

  要说携程的文笔真好,“唰唰唰”连发3篇回应,但是都遮遮掩掩,结果越抹越黑。

  要个道歉难吗?难。

  有一种难叫做“请携程道歉”——参见“携程在手,想好了再走”等诸多公共事件中携程的表现。

  这还是你自己犯错在先,性质可比Facebook泄密事件严重多了。

  说到道歉不能不提到支付宝。今年初,“芝麻服务协议”的“默认勾选门”引起质疑。芝麻信用方面倒也为窃取用户隐私道歉:非常傻X,愚蠢至极。

  还有些道歉,真不是这样“道”的。

  比如2014年,小米窃取用户隐私被央视曝光,结果,人家在台湾已道歉了。

  例子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所以,这些互联网企业为啥敢这样不道歉、虚头巴脑地道歉?

  一是国内用户对企业“宽容”很多

  有多宽容?对比一下“别人家的网友”的表现就知道了。

  据说国外的那些网友并不是很在意小扎的道歉。他们更关心的是小扎给 5000 万用户每人 5 万美元的赔款什么时间到账。

  而中国用户呢?我们来听听李彦宏今天在某论坛的说法:

  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如果他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讲真,这种“开放”更多的是无奈。

  例如,很多APP在你安装时,都提出掌握你“位置”“存储”等核心信息的流氓要求,你要是不从,那只能选择不用。

  多数情况下用户别无选择,但也有拍案而起的。2014年,南京消费者黄佳意外发现,自己使用的360安全浏览器,几乎在“偷窥”着自己网上的举动,一怒之下将360给告了。法院立了案。不过最终结果,我反正没在网上搜到。

  想想,个体维权多难啊。很多时候,用户也只能捏着鼻子,对那些企业低眉顺眼。

  二是监管机构惩罚力度不够

  通常都是出了事后,约谈一下,纠正一下,排查一下……极少由表及里,深入整改。比如上述提到的江苏消保委起诉百度,最后在百度“整改”后又撤诉了。

  说白了,一些互联网企业肆意泄露盗取用户信息,摆明了就是违法成本低。

  有专家建议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通过专门的立法,来有力监管企业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用意。

  就在写这段文字时,我看到了一位网络安全专家对于应对网络泄密行为的一条建议:不做亏心事

  呵呵,你信么?

  (程快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电脑用户应该如何应对防止个人隐私泄密
携程称不再保留用户隐私信息 大数据分析
Facebook余怒未平,百度也摊上事了!
被携程坑的不只是这些孩子!
搞完脸书搞谷歌,苹果的「隐私安全」还能否守住?
数据泄密丑闻后扎克伯格首次发声:我会负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