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承文明先认字(3):夜半三更叩气守——狗

离山半仙

道友请留步,听我讲讲这些文字的故事02-19 00:09

       给观网的诸位拜年啦,祝狗年旺旺旺旺旺旺。

       既然狗年说到狗,这里先问问大家:犬是不是狗?狗是不是犬?

       现代汉语中,狗一般被认为是形声字。但为啥是发“句”(gou)的音,狗与犬又有哪些差别,还是说完全可以等同?先看看古人的看法,比如孔子曾经曰过:狗,叩也,叩气以吠守。这是说狗的读音是从它的叫声来的,支持了狗字为形声字的看法;《尔雅》释狗:未成豪,狗。也就是特指未长毛的小狗崽;《说文解字》中也有狗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至于现代,犬、狗混用,好像也没什么严格的分别。这就令人迷惑了,所以咱们追本溯源,分析一下。

       狗是个左右结构,由犬和句组成,分别来看:

       犬、犭:这个字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这个没有异议。不过要注意,甲骨文中的犬有两种写法,一种尾部卷曲

,这个毫无疑问是犬,还有一种尾部平直

,是刻写有误还是另有所指就不好说了,我怀疑是另有所指,因为犬科动物中除了狗,其他的尾部均不卷曲。也就是说后世这两个分别指代犬和其他犬科动物的字形合并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字形被合并到了犬字中,一个是豕

,因为形近,虽然仍然被使用,但常用字已经变成猪了;还有一个就是豸,很多也被省写为犭,比如猫、貓。

       句:说文中释句字为曲,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字形由繁到简逐步简化,从

,再到

。而且丩、勾二字也是分化于句字。

       《文字源流浅析》中,康殷先生从青铜器图形 出发,推测句的本意当为一种商代的游戏。我个人猜测,这种游戏的玩法可能是先划定一个界限,两人对站各持一钩,去够取界限正中的一个或一些贝壳,以取/聚贝壳多者为胜。在游戏过程中,双方难免会进行对抗、纠缠。

       由以上句的本义可以推演出来三组引申义,一个是弯曲的、勾子(样的);一个是聚集(更多的)、超出(一般的);一个是纠缠的、磕磕碰碰的。以下分类罗列相关文字。

       一、弯曲的、勾子(样的):

笱:gǒu,安放在堰口的竹制捕鱼器,大腹、大口小颈,颈部装有倒须,鱼入而不能出。早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竹制的捕鱼工具“倒梢”,大概也属此类。如图。

朐、胊:qú,屈曲(的干肉)。或引申为蚯蚓(读chǔn)。

耇、耈:gǒu,老人(背佝偻的)形貌。

痀、佝:gōu,躯干弯曲,佝偻。

姁:xǔ,老妇人。

玽:gǒu,某种玉石,推测应该是外形曲折不规律的。

岣:gǒu,山势起伏,岣嵝,山势起伏一峰独出,山巅,又为山名,岣嵝峰,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亦用以代指衡山。

枸:gǒu,枝条上有刺(如钩)之木,如香橼、枸杞等。gōu,弯曲、盘曲的树木、树根。Jǔ,蒌叶,可能以其聚生果穗故名。

斪:qú,锄一类的工具。

拘:jū,束缚;限制;抽搐。

跔:jū,(天寒)筋脉抽搐,手足关节不能屈伸。

鉤:gōu,钩。

眗:kōu,古同“眍”,眼睛深凹。xū,眗瞜,笑,眗,目隐。jū,古同“瞿”,左右惊视,此为音同而通假。

怐:kòu,思维被限制,怐愗,愚昧无知。jù,恐惧(之时无法思考)。

軥:qú,车轭两边下伸反曲以夹牲头的部分,如图。

泃:jū,水名,源出河北省蓟县北,南下经蓟县罗庄子镇折向西,其走势如钩,故名。如图。

邭:jù,古地名,不知其所在,其名可能和当地地势有关。

袧:gōu,古代丧服两侧的褶绉。

翑:qú ,羽毛末端的弯曲部分。后脚白色的马。yù ,箭羽。

       二、聚集(更多的)、超出(一般的)

煦、昫:xù,(因火焰、阳光旺盛而)温暖、暖和。

劬:qú,劳累,劳苦;慰劳犒赏。

够、夠:gòu,数量足,达到。

蚼:超出一般(毒蛇似的)凶猛(动物)。gǒu,蚼犬,古书上说的一种食人的兽。qú,玄蚼,大蚂蚁。xù,古同虫區,小蚕(参见驹、狗等字)。

訽:gòu,古同“诟”,大声(骂)。

竘:qǔ ,(用力挺立而显得身姿)雄伟。

蒟:jǔ,一种茎干挺立直上的植物,蒟蒻,也称魔芋,如图。

絇:qú,用布麻丝缕搓成绳索,织物所聚。网罟的别称。古时鞋上的装饰物。

齣:chū,原指(戏曲)传奇中的一个段落,同杂剧中的“折”相近,简写为“出”。

       三、纠缠的、磕磕碰碰的

狗:ɡòu,没错,在我看来狗不是一个形声字,句不是来形容犬的叫声的,毕竟无论“句”读gou、ju还是qu,都和一般所认知的狗叫声差别较大。此字当是一个会意字,不过不是来强调狗尾卷曲的会意字,因为这样不能解释为什么古代认为这是小狗的专字。小狗崽刚出生时尚不会走路,稍大后走路也是磕磕绊绊的,所以用句和犬会意表现这一特征来指代。

豿:ɡòu,猫科动物的幼崽,后混用同狗,之后也有用音近的“羔”来代用的。

驹:jū,幼马,两岁以下的小马,不可用以负重。

鮈:jū,体型小的鱼。

       此外,还有因为发“句”音而构成的形声字。

欨:xū,人出气,发音若虚,声轻柔。欨愉,和悦。

喣:xǔ,哈气声,引申为唾沫、爱抚。

鸲:qú,鸟鸣,以其音近故,比如鸲鹆,亦称八哥儿,其鸣叫正如jugu音。又如小寒节气的物候特征为“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 :小寒时节候鸟大雁北飞,喜鹊开始筑巢穴,山鸡开始鸣叫。

豞:hòu,猪叫,猪叫声。

雊:ɡòu,野鸡叫。

齁:hōu,鼻息声、哮喘声。

呴:xǔ,慢慢呼气。hǒu,古同“吼”。gòu,鸣叫。

敂,kòu,古同“叩”,敲,因音同而通假。

坸:gòu,古同“垢”,因音同而通假。

       还有就是,苟、敬和句没有什么关系,不同源。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现在大家应该有自己的答案了,简单说无非就是一个古今字义变化的问题,其实最终全看自己的习惯。这里我给出一个小小的真诚的建议:

       要么按照最初的含义,长成的叫犬,初生的叫狗,毕竟只听说过小奶狗,没听说过小奶犬吧;

       要么按照大小分,大只的叫犬,小只的叫狗,比如金毛犬和哈巴狗;

       要么按照大小名分,大名叫犬,小名叫狗,比如中华田园犬和土狗。

封面:

参考书目:

《文字源流浅析》

《甲骨文字典》

《金文字典》

《百度百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释甲骨文35字
【篆刻网直播间-对话名家】 刻“骨”铭心—西泠名家林尔
汉字源流:「霸」字为何从「雨」从「月」?
认识我们中国的文字
匪字
通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