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会造成脑部神经的损伤
majer @ 2018.11.11 , 09:00

动物实验中,被从种群中隔离,置于孤独状态下的老鼠出现了脑损伤的迹象。

独处一个月后,实验鼠大脑的某些部位神经细胞出现了萎缩。此外,在11月4日的神经科学会年度会议上,科学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时公布了大脑的其他变化。

目前尚不清楚,对于独居的人类,脑部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损伤。如果确是如此的话,结果会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考虑一下,在美国数以万计的被单独监禁的囚犯和护理机构中被照料的老年人。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Huda Akil表示,研究结果以及其他最近的脑神经学研究清楚地表明,对于社会性动物而言,隔离是有害的。“毫无疑问,它会改变大脑的基本生物学结构。”Akil说。

费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Richard Smeyne 和他的同事们在装有玩具、迷宫和攀爬道具的大型笼子中培养了多代小鼠。等小鼠陆续成年之后,随即选出数只,并被单独放到“一个典型的鞋盒笼子里”,Smeyne说。

Smeyne和同事随后发现,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抽离,突然进入孤立的状态导致小鼠大脑出现了变化。隔离一个月后,神经细胞或神经元的整体大小萎缩了约20%。由于老鼠始终处于孤立状态,三个月内脑部持续萎缩。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经过一个月的隔离后,小鼠的神经元中树突棘的密度突然开始增加——此为一种用于建立神经连接,接收电化学信号的树枝状结构——这一现象通常代表着积极的变化。“几乎就像大脑试图拯救自己一样。”Smeyne说。

但到了三个月,树突棘密度降低到基线水平,这可能是大脑在面对持续的孤独时自救失败的迹象。“它试图自我恢复,但它做不到。”Smeyne说。

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其他令人担忧的迹象,包括一种叫做BDNF的蛋白质含量,这种蛋白质负责刺激神经的生长。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也发生了变化。与分组饲养的小鼠相比,孤立的小鼠在其神经元中也具有更多的DNA断裂。

研究人员主要检测了感觉皮层中的神经元——参与信息摄取的大脑区域,以及运动皮层中的神经细胞——负责控制运动的区域。 Smeyne说,目前尚不清楚其他大脑区域是否会发生类似的变化。

目前尚不清楚,脑部的变化对小鼠的行为将产生何种影响。在人类中,长期隔离会导致抑郁、焦虑和精神疾病。智力也会受到影响。孤立的人在推理能力、记忆力和导航能力的发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Smeyne正在进行长期研究,旨在找出神经元萎缩对思维技能和行为的影响。他和他的同事们还计划将孤立的小鼠重新放回到它们成长的社区中,看看脑损伤是否可以逆转。Akil说,这些类型的研究要搞清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出现不可逆转的脑损伤前,动物和人类所能承受的极限孤独时间是多久?”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神经再生有可能实现吗?
缺氧性脑病
隔离30天后,它们的脑细胞缩小了两成
一个脑萎缩的产品介绍(不是药方)
明明吃饱了,为啥就是停不下来
如何证明意识只存在于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