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切以实物为准”,我信你个鬼!——为什么广告的美食和实物永远不一样?
三观正实用性强又接地气的健康减肥养生科普7小时前
大家好,我是柴桑,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之前了趟外地,航班延误,深夜才到,一天没吃饭饿了于是随便找了家X堡王(这真不是广告),点了一个热狗。
是,就是广告图里长成这样的热狗——
然后拿到手是这样的——
※内心os:算了没事至少还能看出来是个热狗不是吗
然后我看见隔壁的小姐姐点了一个巧克力熔岩蛋糕,熔岩蛋糕,是的图片上长这样——
然后实物......
前方高能!!!请确认握紧手机,嘴里没有任何食物!!!不然出现意外本人概不负责!!!!
长这样——
(我不会告诉你们,为了拍这张照片我专门去又点了一个熔岩蛋糕。
啊不然嘞,让我跟人家小姐姐说:您好请问这坨X能让我拍个照您再吃吗?)
盯着这坨,阿不,这块蛋糕,我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广告里的图片和实物图总是能差距这么大呢?如果只靠PS的话也顶多调整一下色泽而已吧,为啥连厚度和食材都能在图片上展示得完美无缺呢?
如此今天,我顺便又要来揭秘一场广告界欺骗消费者眼睛的内幕了。
广告里的美食是怎么拍摄的?
一个残酷的现实。别说后期怎么狂P了,或许就连食材都是假的。
我们拿到手的食物并不算是山寨的,反而正是因为它们是正常的食物,才看上去那么真实....
因为用于广告中的美食,可能都是假的。
它们绝大部分都只是「食品造型师」花费数个小时创造的Camera Food,「相机食品」。除了用来摆拍,根本无法食用。
国外网红频道Blossom就用多个对比与制作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广告中高颜值食物背后的真相。
比如——
超级诱人的薄饼,层层叠放,糖浆光泽闪耀。
然而现实的薄饼看着就像被你家猫用尿浇过一样。
真实拍摄时,里面其实是放了硬纸板来增添高度,让煎饼看上去有层次。
而且糖浆还根本不是蜂蜜,而是机油。因为机油不会被薄饼吸收,所以可以挂在薄饼上营造诱人的光泽。
给食物美颜不仅是摄影师的活,而且还是考脑洞和创意的。所以“食品造型师”这个职业应需而生的了。他们的骚操作,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别说机油纸板啥的,胶水、色素、洗洁精,只要能原本颜值一般的食物变得垂涎欲滴,他们就无所不用其极。
美颜第一招之“替代法”
你看见的广告谷物早餐图片是这样的——
现实——
那是因为,广告里的谷物早餐中的牛奶,其实是胶水。
因为现实里你往牛奶里浸泡谷物时原料会沉到碗底,而且泡水后还会发胀变软,看上去很不美观。
所以食品造型师用粘稠的胶水就可以完美解决沉底和浸泡的问题了。
甚至更多时候,只需要把一个杯子垫在碗里.....
又或者,你看见的广告雪糕图片是这样的——
现实——
那是因为摄影要用到聚光灯或者反光板,这样一来周围的温度就会很高,如果拍摄冰冻食物根本不可能拍到完美未融化前的样子。
于是,广告里的冰淇淋球,其实是加了色素的土豆泥。
如果是拍冰块,就直接用塑料或者玻璃来替代。
包括你看到的蛋糕上造型端庄的奶油,而现实是奶油非常容易变稀和变塌,于是食品造型师就直接用剃须膏来替代。
剃须膏与奶油十分相似,好做造型而且还不会化。
是不是看见广告里的啤酒泡沫源源不断爽气十足?
现实看着就像马尿。
其实你洗碗的时候也可以。只需要在杯底加一点洗洁精,保证气泡多又浓。
是不是看见广告里的食物都热气腾腾治愈又温暖?
只需要在后面放两条热水烫过的毛巾就行了....
美颜第二招之——“上色法”
最后我要说一个最过分的了......烤鸡,别说烤了,直接就是生的拿上来摆拍。
广告中的烤鸡几乎谁都看不出来它们其实是生的。因为真的烤熟一只火鸡差不多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而摄影工作本身就已非常繁琐费时,根本耗不起。
所以食品造型师有一种能让生鸡肉看上去像烤鸡的办法。用棕色的酱汁、苦味剂、黄色食品添加剂和洗洁精(我靠又是洗洁精)调制成了一种颜料,然后刷在鸡肉表面,就能让它看起来被烤过一样。
所以广告里的鸡十分钟就可以出锅,现实你烤一下午都烤不出颜色。
//////////
以上,就是食品造型师挑逗消费者眼睛的一些小把戏了。当然除了以上方法,摆盘、后期也少不了。
所以别老觉得商家是在特意给你偷工减料了,如果真给他们和广告里一模一样诱人的食物,他们也不敢吃。
算了,卖相不重要,好吃才是真。不管多丑,先吃一口。
※ 别问我那个熔岩蛋糕我最后吃没吃,真香。
完整版视频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告套路太深!揭秘美食广告11个恐怖真相…
83条健康饮食的传统建议
创意非凡的食品广告
冰箱再乱再难闻 用了这些方法立刻像新买来的一样!
他们花36个月时间拍的美食短片,我看了快300遍,每次都要舔屏!
都是广告惹的祸,美食广告或让消费者抑制功能减弱:来自行为与脑电的证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