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姆纵火案,心理咨询师建议:3招识别反社会人格者
发布时间:2019-04-10 

北京时间4月2日上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推送一则案情通报,称“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人诉小区开发商、物业等的生命权纠纷案,原告已于3月18日申请撤回对其中六被告的起诉。

此事再次被社会关注,“撤诉和解”事件,标志着林生斌对小区开发商、物业等有关部门给予了原谅。

回顾事件:2017年6月22日清晨,杭州“蓝色钱江公寓”2幢1单元1802室发生火灾,该户女主人朱小贞及其三个孩子遇难,保姆莫焕晶逃生。

当天,警方调查明确火灾为放火案,莫焕晶有重大作案嫌疑。2018年2月,杭州市中院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涉嫌放火、盗窃案,以放火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时至今日,距离案发时间已将过去将近2年,然而,受害人林生斌等家属还未能走出创伤的阴影之中。面对突然起来的灾难,摧毁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

人的心理创伤愈合分为4个阶段。

1.伤痛期

此时,当事人只要一处于空白的状态,大脑就会自动回放过去创伤的事件,此时情绪必然会有所波动。

2.接受期

经过伤痛期,当事人意识到自己不能在这样下去,自己说服自己接受过去改变当下的状态向前走。但由于伤痛期的反复,当事人此时有时能做到,有时不能,处于波动的状态中。

3.挑拨期

此时,当事人可以忘记过去的具体事件,坦然的接受过去的事情。但是如果遇到外界物品、气味、场景的挑拨,依旧会引起情绪反应,但日常状态已经趋于稳定。

4.醒悟和成长期

敢于直面自己的各种情绪,直面恐惧、痛苦的体验中触摸人格的边界,一点点砸碎、消化,拓展心理空间。感到希望,走出心理创伤。

在视频中可以看出,林生斌的家人还没能完全放下对“保姆”的痛恨,依旧沉浸在痛苦之中。然而,林生斌透过微博,告诉大家“:尽量让自己,坦然,从容,面对未来。一个新的春天到了,过去的只剩下回忆,迎来的是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纵火案中的保姆被判刑后,保姆的家人表示不想与其相见。对此,乐天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分析道:

“案件中的保姆可能是反社会人格者”。

如何识别我们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反社会人格者常见3种异常的行为:

1.欺凌、对抗、恐惧

由于成长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反社会人格者偏好看到同伴痛苦,会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亦或是恐惧。

2.怪笑、大笑

反社会人格者喜怒无常,当看到残忍和痛苦的画面时,有人发出异样的微笑和怪笑,就是引起重视和警戒。

3.儿时行为障碍

在DSM-4中,曾将“在15岁之前有普遍的不良和暴力行为表现”作为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标准之一。如童年虐待同伴,小动物等行为。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了反社会人格者,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寻找专业人士帮助。以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作者:乐天心理 吴乐东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生斌再婚生女,真的不需要再交代点什么吗?
如何帮助受到伤害的孩子,走出心理创伤?
少年弑亲事件发生后,我们和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强迫人格患者的主要特点
你的内在小孩,受伤了吗?|6句话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
李昶:大地震后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重建——突发性事件对心理的打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