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看上去古老过时的东西,其实远超我们想象的精彩
2019-04-16 14:46 

出品:“SELF格致论道讲坛”公众号(ID:SELFtalks),作者:苏阳,民族摇滚音乐家、当代艺术家。

“我的演出从大型剧场转到小小的茶馆,听众从狂热的青年变成街边的民工和垂暮的老人,我从大城市退到了看似落后的乡镇,但当听到我唱《宁夏川》和《长在银川》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太久没听到这样的歌曲了,这样的曲调仿佛只在年幼的时候听到过,他们都建议我应该再多唱一点。”

大家好,我是苏阳。刚才大屏幕放的是2016年我们在天津津湾大剧场举办“黄河今流”演唱会前播放的一段VJ视频。

这个VJ视频制作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整场演出也都是用这种视觉加演唱的形式向大家进行展示的。那是我第一次将多媒体和音乐进行融合,现场的视频更精彩,欢迎大家有机会亲临我们下一场演唱会。

走上音乐之路

可能在座的有些朋友对我并不熟悉。我出生在浙江温岭的一个小镇,7岁到了银川。银川给我的印象和儿时我在温岭居住时的截然不同,一个是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个则是黄土地。这是1976年的银川,是我所在的地方大概的样子(右)。

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和黄土地(图片来源于网络)

银川也算一个移民城市,我的父母从1959年就开始参与银川新城的建设了。我在银川生活到了16岁,饮食习惯也深受银川的影响,从以前爱吃米饭变成爱吃面。

经常有媒体朋友问我,是不是每天不吃一碗面就活不下去。这个饮食习惯在我出国时显得尤其明显。

其实,从南方到北方之后,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父母都在厂矿工作。我生活的同心路前面是一片原野,旁边有一个不大的化肥厂,我的父母在那儿上班。在那里我过着和别的孩子一样的生活,没什么特别的。

初中毕业之后我去西安上学。当时相对银川来说,西安是一个大城市。我从一个小城镇的一个厂矿,到了一个大城市去上学。

在十四五岁的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喜欢画画,可能从小我就对山水等懵懵懂懂有些兴趣。在西安上学的时候,我宿舍对面住了一个学画画的同学,我每天没事就找他玩。有一天他的上铺在弹吉他,弹了一首非常激烈的曲子。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在我面前完整地弹一首曲子。当时那位同学弹的是《西班牙斗牛士》,我听了特别激动。从那以后我就老跟在他屁股后面,问他能不能教我弹吉他,他当时对我不屑一顾。

后来我自己花20元买了一把吉他,之后,我就基本没去上过课了,每天在宿舍里不是睡觉、蹭饭,就是学吉他。

学了近两年的吉他,后来我回到银川大概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加入了全国各地走穴的大潮,跟着一帮喜欢音乐的文艺青年一起弹唱、喝酒,漂落在西安。这样的生活过了几年,1995年我开始组建乐队,在银川写歌。

20世纪90年代,中国乐坛刮起来一阵从早期的流行乐过渡到欧美的摇滚乐的热潮,很多像我这么大的年轻人都开始听欧美音乐,包括也听一些国外著名的布鲁斯音乐、乡村音乐等,更多品种的音乐都开始进来了,信息量更大了,找一些教材也很方便。

土的声音

2000年,我解散了自己的乐队。当时对自己的音乐创作思路开始反省,年少时对音乐狂热的热乎劲过去了,我觉得应该做一些新的东西出来。

那时的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好像所有人做出来的音乐都是那几种,都是国外摇滚乐队的套路,换汤不换药。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有更鲜明的自己的风格。

2003年,我想了解一下身边的民间音乐,于是去找了海原县的马生林老人。当时马生林老人已经快70岁了。我找他时想听到的是我想象中的民歌,就像小时候我们看电视上或者演出舞台上那种穿着民族服饰演唱的朴实的民歌,那种标志化的唱腔。大家都叫做原生态。

马生林老人给我唱的时候,有一段歌词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段歌词后来成为歌曲《凤凰》中的歌词,马生林老师是这么唱的:“尕妹你是牡丹,在花园里长,二阿哥你是空中的凤凰,我悬来悬去没有妄想,吊死到牡丹的树上。”这四句歌词虽然很短,但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那时的海原还不像今天这么现代化,当时我觉得这四句词和周围的环境带给了我一种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这样的曲调这样的词来唱歌。当时我没有意识到,民歌真实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后来我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去银川和甘肃的街头巷尾,去找各种各样的民间艺人,去了解更多的民间音乐。我将了解到的民间音乐和之前练琴、组乐队时积攒的经验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全新的歌曲。

当时在一个特别小的茶馆,其实是一个秦腔戏社里办演出。那里有很多老人休闲时打麻将,喝茶,喝盖碗子。

秦腔戏社环境示意图

我们走上舞台,舞台非常小,我把吉他、贝斯、鼓等乐器一一支好,再放了一套超功率的音箱,声音特别大。演出那天晚上,正好路过很多刚下班的民工,他们抽着烟,根本没必要进屋,在马路边就能听得很清楚。

那是我第一次用吉他、贝斯、鼓、和声,用电声乐队的方式演奏我写的第一批民歌。

演出中还有警察来到现场,他们说演出声音太大了,按说是不让我们继续唱的,不过他们听着还行,就让我们唱完了赶紧撤。

其实,当时那场演出的门票卖得不便宜,要20元一张,可很多人发现不用买票在门口也能听得很清楚,所以就没买票。毕竟以前戏社里唱秦腔时,他们想蹭票还是不容易的。

这次戏社演出让我强烈感受到和之前创作音乐的巨大不同。

之前在银川组的乐队都是在剧场里演出,当时是纯粹的摇滚乐的表演。演出火到什么程度呢?几乎每次演出,银川城的小青年都会来,他们穿着各种奇装异服。

有一次演出结束,剧场经理不让我们走,说好多板凳都坏了。原来我们在台上唱,听众在台下一激动,就跟着节奏使劲敲板凳,结果好多板凳都被敲坏了。那时,我们每次演出的票都不够卖的,还有人兴奋地在现场点火。

这种火爆的状况持续了两三年,一直到乐队解散,可能也是对这种单纯模仿西方摇滚乐的形式已经厌倦了吧。

我的演出从大型剧场转到小小的茶馆,听众从狂热的青年变成街边的民工和垂暮的老人,我从大城市退到了看似落后的乡镇,但当听到我唱《宁夏川》和《长在银川》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太久没听到这样的歌曲了,这样的曲调仿佛只在年幼的时候听到过,他们都建议我应该再多唱一点。

其实之前我和这群真实生活在身边的人并没有太多交集,但恰恰是他们给了我特别的刺激和莫大的肯定,我变得更有信心了,于是我继续在这条路上往前探索。

这是当时的演出盛况。

演出盛况

这张照片讲的是波特·埃利斯曼(阿里巴巴前副总裁)将我的歌曲《长在银川》用作他执导的纪录片《扬子江大鳄》的背景音乐。波特说他当时在西湖边上看到我的这张专辑,这是他买的唯一一张他喜欢的华语唱片。

纪录片《扬子江大鳄》

而我想说的是,这张专辑里面收集了我创作的第一批新的音乐,它们真实描述了我在银川的生活。从模仿西方的流行的摇滚乐,到关注到我身边的生活,更多的人理解了我的音乐,接受它、喜欢它。

后来,我带着这张专辑去了北京,2005年我签到一家唱片公司,出版了这张叫《贤良》的专辑。

专辑《贤良》

直到现在,在座可能至少有5%的人知道《贤良》这首歌。有时已经凌晨了,我的电话、微信还会响,那是朋友发来的小视频,他们喝醉了,都在唱《贤良》这首歌,可见这首歌的艺术水平还可以。

从银川到北京,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专业的音乐制作团队。在专业的录音棚里面录制专辑,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制作音乐,更让我明白应该如何理性规划时间、统筹排练、团结合作。

《贤良》的MV是皮三的动画公司做的,皮三的团队在国内做动画应该是非常著名的。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贤良》的MV,我想那一定是你见过的最好的国内MV动画之一。

《贤良》里的动画形象是按照陕北剪纸的形象去设计的。工作人员做完之后给我看,我感觉色彩和动画效果都特别好,只有里面有一个人物的头上戴了一条白毛巾。我说,现在真实的银川劳动人民其实都不戴白头巾,现在的银川人也很时髦,跟上海一样,后来工作人员就把MV中的白毛巾这一元素给去掉了。

不过利用陕北剪纸这一元素,用这种全新的方式讲述音乐,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的音乐跟视觉产品结合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竟然如此令人惊艳,这确实刺激了我的内心。

紧跟着这个团队又做了这张专辑的第二首MV——《凤凰》。这首歌里就用到了当年马生林老人给我唱的那四句歌词:“尕妹你是牡丹,在花园里长,二阿哥你是空中的凤凰,我悬来悬去没有妄想,吊死到牡丹的树上。”

这两个MV给我的最大触动就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被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重新诠释出来。就像一首歌,你可以用歌去表达,也可以用画去表达,一首歌有千万种理解和表达方式,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后来才知道这首歌词实际运用了民歌里最常用的比兴手法。在这之后,我去了解了朱仲禄演唱的花儿和信天游、秦腔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这些年我也一直沿用这些音乐形式,请大家听一听中国最著名的花儿歌手朱仲禄老师的一段演唱录音(文章后附音频18分45秒开始)。

这段伴奏音乐听起来有一些年代感,歌词前段写的是:左边是黄河,右面是石崖,水面上飞来一对洁白的鸽子。歌词后段几乎全是象声词:噌愣愣愣愣愣,仓啷啷啷啷啷,扑噜噜噜噜噜,啪拉拉拉拉拉。这些象声词用来形容鸽子飞的姿态,非常形象而生动。

说到比兴,很多人会想到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在我看来,《诗经》像歌词集,很多篇目一开篇就营造了视觉上的内容,让你读着读着脑海里就能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这是朱仲禄老师根据仓啷啷令编的一个花儿,第二段是:“阿哥连尕妹俩(噢哟),一对的鸽子(嘛噢哟),尾巴上连的是噌愣愣愣愣愣,仓啷啷啷啷啷,扑噜噜噜噜噜,啪啦啦啦啦啦地响呀,惹人的哨子(么噢哟)。”

这段歌词说阿哥和阿妹是一对从天上飞下来的鸽子,鸽子尾巴上连着发出美妙响声的哨子。听到这段歌词,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个视觉的场景。

所以《诗经》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的很多民歌都用到了《诗经》中最常用的比兴手法。

先说明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外部的情况是什么样,外部的情况很可能就是一个押韵,也可能是说明你看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后面才会讲出你想说的话。这样的格式在民歌里应用的非常多。

最近我借用的一个宁夏六盘山花儿的一个令,叫盘山令,它是这么唱的:“高高的山上种着竹子,竹叶儿漂到了水上,千里的路上来了封信,你的模样没写到纸上。”

这种类型的歌词在信天游里也大量存在,比如“我送我的阿哥到了清水河,清水河里两只鹅,公鹅前面飞过河,母鹅在后面叫哥哥。”

你们看,《诗经》用到的比兴手法,直到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民歌的发展。

黄河今流

从皮三将中国剪纸和动画相结合开始,包括后期我的两张甚至三张专辑,都在用这种民间的语言,把它做成现代歌曲,让你能感受到就像身边的人在歌唱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歌曲的养分来自民间,来自我们最古老的音乐。

我大概花了十年去思考这一问题。既然能跨界,说明很多事情都是有共同点的。歌词让人们构建视觉,音乐又通过韵律让视觉更具情感表达。正是因为很多东西都有共性,所以我们才成立了“黄河今流”这一项目,实际尝试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黄河今流”项目

最开始给大家展示的视频里,有很多元素就来源于贺兰山岩画和我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直到今天,我们的演出舞台上还会经常播放这些视频。

贺兰山岩画

大家常说怎么让传统的事物散发新的生命力?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要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只有当我们了解过去,才会真正了解今天。这也是我们做“黄河今流”项目的最初意图。

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场演唱会和音乐交流会。这是在纽约,当时纽约的演唱会外国人也很喜欢听。

苏阳在纽约

这张是2016年“黄河今流”在美国华尔街首展时的宣传海报,海报中的元素取材于贺兰山岩画上的太阳神图像。 

宣传海报及演唱会现场

这是在单向空间的联袂演出,我邀请了环县道情的音乐人和花儿歌手以及陕北说书在现场演唱演奏,让大家看到我所接触的民间音乐,了解我的作品是怎样从这些音乐里转换成为今天的作品的。

单向空间的联袂演出

这是2018年在第28届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上的演出,同样是用比兴手法写的一首新单曲——《胸膛》发布。

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上的演出

接下去我们将会和更多的国外音乐家合作,希望能带给大家更多新作品。我将继续思考并付诸实践,从身边的民间音乐、民间绘画、民间书写等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上汲取灵感,以期与更多艺术家合作,创造出新的作品。

那些看上去旧的、古老的、过时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十分了解,只有了解了它们,才会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着丰富的、远超我们想象的精彩。   

谢谢大家,希望我们下次在演出现场见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四个西北民间艺人的故事,每一帧画面都带有泥土气息
《在我的花园里》 好一幅波兰民间风俗画!
论琴歌艺术
民歌
我们的民歌,应该怎样唱?
摇滚音乐人+说书人+“花儿”歌手+秦腔团长+皮影班主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