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种食物是导致中风的第一大凶手,我们天天都在吃

来费米一起玩科学吧6小时前

大家好

我是大脸喵

昨天

# 中国人死亡原因排名 #

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癌症几乎是和死神划等号的

为了保持健康

预防癌症成了很多人的日常

然而

令大家如此惧怕的癌症

却并不是威胁中国百姓健康的

“头号杀手”

今年六月发表在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

一篇重磅论文

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

中国34个省份居民的死亡原因

结果发现

中国目前造成死亡最多的疾病

不是癌症而是 中风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颅内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

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很可能会死亡;但即使治疗及时,也会有很多的后遗症。

《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中的数据显示,2017年脑血管病占我国居民疾病死亡比例在农村人群为23.18%、城市人群为20.52%,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

更可怕的是,中风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我国15-49岁的中青年里,中风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可是,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会中风呢?

大家都知道,氧气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几天不喝水、几星期不吃饭,人都还能勉强坚持下来,但如果几分钟没有氧气,大脑就会死亡。

红细胞通过血管,往返于肺和身体各处运送氧气,此时血管的“交通状况”,就决定了氧气能否及时供应。

健康的血管,宽敞通畅,红细胞可以顺利完成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管逐渐老化出现坑洞,游离的脂肪最喜欢在这里安家,久而久之,血管就变得越来越窄。

但这还不算危险,因为红细胞仍会有秩序的工作,可一旦血压升高,脂肪形成的斑块掉落堵住血管,血液无法通过,大脑失去氧气,人就晕倒了,也就是中风了。

然而不同于神秘的癌症,虽然中风是中国人的头号杀手,但它并非不可预防,只要尽量减缓血管老化减少游离脂肪避免压升高就能减少中风的风险。

戒烟可以减缓血管的老化,运动可以改善血脂、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另外,还有一个简单,却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的方法,那就是 告别浓盐重酱!

《柳叶刀》在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195个国家和地区,饮食结构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负担分析中显示,东亚地区最大的饮食问题,就是高钠

世界各国的人均每日钠摄入量

历史上因为动物食材稀缺,东亚地区的人们发明了用大豆发酵制品和味精来为食物提供蛋白质风味的做法,可无论是酱油、黄酱、豆瓣酱、豉油还是味精、鸡精,其中都含有很高的盐分。

如今,虽然肉类食物已经不再稀有,但爱酱喜咸的饮食习惯仍然被延续了下来,再加上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倾向于用盐来保质和调味,我们盐的摄入就更多了。

英国的「食盐行动」组织曾对中餐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英国中餐外卖单份炒饭的盐分竟相当于11包薯片的含量。

然而,浓盐重酱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还隐藏着一系列的健康隐患

1.高血压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保持血浆容量、酸碱平衡、神经脉冲传导和正常细胞功能的必要营养素,但摄入过多就会锁住更多的水,水多了血容量也就增加了,这就直接导致了血压的升高,而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涉及99万人的膳食调查中显示,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正常血压参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一定时期内各种原因导致的总死亡)10%,同时明显降低33%的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死亡率。

2.中风 

许多研究都证明,过量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与肥胖正相关,这些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四川大学一项针对中国各地区脑卒中发病情况的研究中发现,我国中风发病情况呈现出了“北高南低”的特点,这除了与医疗资源分配有关,也体现了饮食习惯与中风的关系,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居民每天钠的摄入量约为南方居民的两倍。

盐的重灾区

3.胃癌 

同样,食盐摄入量与胃癌也有很大的关系,1999年开始,美国癌症协会对4万多名40-59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11年的膳食调查,结果发现食盐摄入过多,伴随着较高的胃癌发生率。

这是因为过多的盐分,会降低胃中保护性粘液的粘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因素就更容易接触到胃壁,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盐会促进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风险因素之一。

4.损伤肾脏 

身体中多余的钠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盐分摄入过多势必会增大肾脏的负担。

同时,钠离子和人体中钙的代谢有联系,当钠离子从人体排出时,还会带走一部分的钙离子,所以盐吃多了会导致钙的流失,而且尿钙水平升高,还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5.损伤大脑 

大脑是人体中最奢侈的器官,占2%的体重却要消耗掉20%的能量,这些能量都要靠血液来运输。

当接收到“即将通过更多血流”的指令后,内皮细胞会迅速产生一氧化氮,用以扩张血管,减小阻力增加血量。

但高盐饮食会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使其失去对血管扩张信号的响应,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认知功能下降。

所以, 少吃盐非常重要!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g,与1992年的12.9g和2002年的12.0g相比有所降低,但仍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的人均6g/天。

因为每天6g的标准不仅仅是指食盐,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非常多的隐形盐

少吃盐,准确的说应该是控制的摄入量。

盐(NaCl)是饮食中钠的最主要来源,除了盐的形式之外,钠还以各种方式包围着我们。

比如,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防腐剂常用的是苯甲酸钠、亚硝酸钠等等,因此尝不出咸味,甚至很甜的食物中,钠的含量也都不低。

2.5g盐中大约含有1g钠,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大概计算一下。首先,家中常备的挂面,就是含钠大户。

这是某品牌挂面的配料表,每100g含有652mg的钠,相当于1.63g的盐,简单的吃上122g挂面,就消耗掉了每日盐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加工熟食钠含量也很高,平均6片火腿、2根火腿肠就含有将近1000mg的钠,是每日推荐量的一半。

公认的健康零食坚果,也很容易踩雷,为了增加口感而加入的添加剂就带来了额外的钠。

而且令人没想到的是,饮料中的钠也不少,一罐240ml的杏仁饮料中含有134mg钠,一瓶600ml的运动饮料中有198mg钠,相当于0.5g盐。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即使在又热又潮湿的日子里,出汗损失的盐分也很少,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盐,大量喝水才是正确的选择。

所以,在减少食盐用量的同时,这些隐形盐也是重点观察对象

但是由于常年的饮食习惯,减盐后很多人都会觉得饭菜变得寡淡无味,所以很难坚持,这些控盐技巧,不妨试一试。

1.天然的调味料:花椒、八角、大料、陈皮、辣椒、葱、姜、蒜,酸味的柠檬和番茄也可以增加风味

2.适当的醋,可以使咸味更明显

3.出锅时再放盐,咸味也更明显

4.用了酱油等调味料,盐就要慎用了

5.少吃加工食品,看好配料表上的钠

但是,减少钠的摄入,不代表就不去吃盐,盐在我们的新陈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钠代谢紊乱,将导致渗透压变化带来的细胞失水或水中毒、体液酸碱失衡、电解质失衡等等的问题。

同时,低钠会造成醛固酮的升高,不仅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还会造成血压升高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所以,盐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吃多吃少都不行。

以上

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

来自公众号费米科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吃盐太多惊呆英国教授!每天到底吃多少盐最健康?
盐吃多了除了血压升高,还有这5种大病靠近你!全世界只有中国最严重!
这不是一件小事丨这份指南,每年可避免国内36万人死亡
“盐”多必失!细数身边十大被忽略的高钠食物,每天都在吃!
中医养生:预防全面认识高血压,食盐过量成为高血压的罪魁祸首
科学分析:食盐与高血压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