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顺风局翻盘?项羽为什么至死搞不过刘邦?

全历史

一个让你多个角度解读世界的APP1小时前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身高八尺,力能扛鼎。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

 

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计“5万胜章邯40万大军,一战封神。

年仅24岁,就已经“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了。初出茅庐,就威震天下,功成名就。起点之高,天纵英才。

 

再看看刘邦,他成天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又四处结交各种奇奇怪怪的朋友,一直到 30 多岁还是一个老光棍+啃老族。

房没一间,地无一垄,连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人生最基本配置都没混到。

 

而且这个人一把年纪还爱干些小流氓的事儿,瞧不上公务员和知识分子,还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

 

一个年近半百才出来闯荡,一个24岁就威震天下。

明明项羽开局顺风,为什么被逆风翻盘输给了一个”草根社会人“刘邦?

 

1

项羽的优势

首先,论武力值项羽是真正的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男人!身长八尺,按照度量衡那时候一尺就是23厘米,换算下来就是184CM。

起兵时,项羽杀会稽郡守殷通,又亲手斩杀近百人。“我要砍一百个。”这武力值你品品。

 

“蚩尤项羽之骁勇,伊尹霍光之权势!”

 

项羽小时候,叔叔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

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

他不怎么读书,不观天象,不惧局势,不管对方是谁,只有一个字:干!

 

巨鹿之战之后,他又有了一场堪称军事奇迹的彭城之战,这是一场3万对56万大胜的对决。

 

刘邦率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杀进项羽的都城,霸占了项羽的后宫,占有了项羽的金银珠宝,每日在项羽的都城彭城大摆筵席,胡吃海塞。

当时项羽带着军队在北边,打齐国。听到老家被掀了,项羽让其他人留着继续打齐国,自己带3万人回去削刘邦。

他的战略就是干。

先是在外围,击破了樊哙和灌婴的偏师。然后,在拂晓时分发动了向刘邦的总攻。

拂晓发动攻击,中午的时候结束战斗。只用了半天。

 

刘邦溃败,脚底抹油赶紧跑,而项羽就要死磕,一路猛追,从彭城追到灵璧。也就是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一路追到了安徽省宿州。

路上刘邦损失了很多部下,几乎全军覆没。不得不踹儿子丢女儿的保命。

然而刘邦最后就带着十几个人跑了出去,老婆,父亲和儿女全部被项羽俘虏。

 

最后刘邦跑到哪里才站住的呢?荥阳。河南荥阳。3万人追着56万人打,从江苏徐州打到河南荥阳。

 

听到这是不是觉得项羽简直厉害到炸裂?战神附体?但是项羽这个人人品属实不咋地。

 

2

项羽的劣势

虽然项羽智商在线,司马迁认为他才气过人,刘邦也认为在勇悍仁强方面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但是项羽的本性是极度自负。陈平对其鉴定为“不能信人”、“意忌信谗”。所以他不放心别人,事必躬亲。

韩信,张良,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也基本是他们建立了汉朝的基业,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刘邦最终战胜了项羽。

可是他们原本都是项羽的部下!

就因为在项羽麾下始终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又不甘如此才转投刘邦的。其实对于上位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自己面面俱到,而是善于发现手下人的优势,并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其次,目光短浅,心胸狭隘。

项羽劫掠烧毁了咸阳的宫殿后,打算往东回去自己的家乡。

有个叫韩生的谋士劝项羽说:”将军,您应该在咸阳建立都城,因为这里地处关中地区,易守难攻,而且土地肥沃,财富殷实。建都此地,一定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

 

但是项羽思乡心切,又看看这里也给自己毁的差不多了,所以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如果不荣归故里,就像身穿锦衣华服在夜里行走,谁能看的到?

韩生听他这么说简直恨铁不成钢,吐槽说怪不得都说楚人就是戴了帽子的猕猴,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项羽听说后气个半死,直接让人把韩生煮成一锅人肉汤。

 

虽说韩生说话难听,但是此人也算有见识有想法诚恳的提出了好的建议,却因为一句吐槽惨死,也可以看出项羽的狭隘和目光都匮乏到没眼看。

 

他还心狠手辣,疑心病重。

王陵出身沛县豪族,与雍齿交好,被刘邦以兄礼相待。

项羽为了让王陵背汉投楚,就把王陵的母亲拉到了营中,倒是以礼相待,企图让王陵的母亲劝说王陵倒戈,

谁知道,王陵的母亲铁了心要儿子跟着刘邦。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儿子,竟然当场自刎。

项羽一看暴跳如雷,直接命人拖来王陵母亲的尸体下锅煮了!

 

就这做事情不顾不管的脾气,项羽你还记得你是要招揽王陵的吗?

这一煮,王陵与项羽那真是立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更是誓死效忠刘邦。

 

范增是项羽身边唯一的谋士,并且他被誉为“亚父”,但是依然阻止不了项羽怀疑他,还把他逼走了。

 

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让项羽误认为范增和刘邦存在私下的交情。

之后,项羽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这无异于间接地将其赶下台。

 

范增可是游说项粱立熊心为楚怀王,用以号令天下的人。他在鸿门宴上要求项羽杀刘邦,并扬言刘邦必成后患。刘邦困于荥阳时,战败求和 。他极力主张拒绝求和,一鼓作气消灭刘邦。

 

范增虽然七八十高龄,但是眼光毒辣,心性坚定,并且对项氏难得的忠诚!

 

刘邦打败并建立了西汉王朝以后,他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损失了范增也是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树敌太多,不得人心。

熊心,楚怀王(后称义帝),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横的孙子,虽然被扶上王座,但只是项氏的傀儡,是项粱用来召令天下的旗帜。

熊心定下“怀王之约”,又牵制项羽不让他西进入关,项羽急着为项粱报仇雪恨,因此对熊心怀恨在心。

后来项羽推怀王熊心为义帝,迁熊心长江以南,定都郴县。没多久,项羽就派遣九江王、衡山王、临江王追上去杀死了熊心。

你杀就杀吧,你还杀的天下皆知!

果然,杀义帝就成为刘邦联合其他诸侯攻击项羽的借口,虽然那些诸侯都是墙头草,两边倒,但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项羽只令诸侯怕,不令诸侯敬。

 

3

刘邦强在哪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豪情壮志尽显其中。这首《大风歌》并不像别的诗歌有很多句,它就短短的三句,但却充满了霸王之气。

 

刘邦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知人善用。

刘邦率先打下咸阳,也在阿房宫纵欲多日,但是呢,樊哙进谏,后来张良也进谏,刘邦就听了。

张良劝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刘邦也听从遵行。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去汉中,刘邦不高兴。萧何就劝刘邦,说巴蜀丰饶,依靠巴蜀可得天下。刘邦也听了。

 

萧何在韩信一无所有,污名在外时安利刘邦重用韩信,并且要求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刘邦虽然没看出来韩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依然采取了萧何的意见。

这件事换成项羽和范增,韩信估计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彭城之战,刘邦表面上有五十六万大军,但本质却是乌合之众,而且当时项羽的主力部队并未受损;垓下之战时,刘邦的五六十万大军,可是货真价实,而且当时项羽的主力部队已经损失至少二分之一,双方的结果自然不同。

首先我们来看下彭城之战,刘邦之所以可以一举端掉项羽的老巢彭城,是因为项羽正与齐国作战;并且赵国、魏国、韩国都积极响应刘邦。

在这种背景下,现在的项羽,相当于是与齐、秦、魏、赵、韩五国作战,项羽自然吃不消。问题是,这些诸侯之所以都愿意追随在刘邦的大旗下,联合起来攻打项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害怕被项羽兼并。

 

 

 

没有哪一个开国皇帝是个战斗力只有五渣渣,刘邦的的军事能力也是数一数二的。从沛县起兵,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出道时一般,但是架不住他成长的快。

从依附楚怀王到入关灭秦,刘邦集团的势力一直在壮大。刘邦西征夺取了秦的关中,巴蜀等地,又在蓝田大败秦军,逼降了秦王子婴,而且刘邦始终都是站在项羽的家里打的,项羽至死都没能把刘邦推回汉中。

 

在刘邦那里,普通人可以享受约法三章,有才之人能够享受功臣待遇,大家都有好处。

所谓天下不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体?刘邦给大家好处,所以大家拥护刘邦称帝,真相就这么简单。得人心者,得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平的计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第一毒计?
范增其人
楚汉争霸,大事年表,十八路诸侯领土变化
首战项羽遭遇惨败
项羽用三万兵力能打赢彭城之战, 为什么十万兵力打不赢垓下之战?
古代军事史上的奇迹:他千里奇袭,以3万打败56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