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嘴上喊辞职最多的人,反而呆得最久?

36氪的朋友们

 · 12小时前
关注
职场口嗨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聘”(ID:liepinwang),作者:奥斯特窝头斯基,36氪经授权发布。

职场上有这么一类人:

天天喊着辞职的是他,月月拿全勤奖的也是他,当别人进了老板的黑名单时,他却成了老板心中的白月光;

喊辞职最多的是他,呆得最久的也是他,熬走了一波又一波同事,成为资深老员工;

背后吐槽甲方啥都不懂的是他,当面“好好好 是是是”也是他,他应下了“五彩斑斓的黑”,最终只能你受罪;

朋友圈转发996福报论是无良资本家洗脑的是他,点赞老板“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也是他,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早就设置了分组可见。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教派那就是,职场口嗨怪。

口是心非是他们的必修技能,表里不一是他们的保护色,他们被称为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更可怕的是,这个教派蔓延范围极广,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两个瞬间,不知不觉地加入其中。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言不由衷

没有一份工作是让人不想辞职的:难搞的同事,更难搞的老板,公司太远,加班太多,薪水配不上能力,工资禁不住花费…

最终阻止你手指点击发送辞职信的,不是别的,只是贫穷:没有收入下个月房租怎么交?下一个领导会不会脾气更爆?这个年纪换一家公司还能跟得上节奏吗?最后只能暂时收手,为了柴米油盐,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可以说,高喊辞职是对现实不满的呐喊,而继续工作不过是对骨感的现实的妥协。

毕竟现代年轻人真的太南了。

当70后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出一套房子时,我们却只能凭自己的努力,替他们打工买更多的房子。

好不容易榨干了六个钱包,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又面临四脚吞金兽的降生,勉强上班吧,孩子没人看,辞职在家吧,收入减一半,真真的难上加难。

再过个几年,左边是“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右边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甚至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消失的35+职场中年人,不仅精力跟不上那些动辄加班到12点的年轻人,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琐事纷至沓来,也没法像年轻人一样集中火力在工作上。

更可怕的是,随着父母的渐渐老去,一场重病,便足以摧毁一个成年人。

《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18年新发病例数340.4万,死亡病例229.6万,这代表我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而这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至少在30万元以上,有的人甚至ICU+药物,一天就要花掉好几万。

成年人的世界,老人渐渐老去,孩子需要照顾,不敢辞职,不敢请假,不敢生病,周围的人都要依靠自己,自己却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02 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崩溃自由”

知乎上,许多人都对喊着辞职却待得最久的人大加批判:

光说不练有什么用,有本事你辞职啊!

天天散发负能量,就知道抱怨!

这些人都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才不能跳出舒适圈!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没有任何一种情绪,是不应该的。

有人提出,“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因为其实我们每天付出比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多的,是情绪劳动:

熬夜到凌晨做出的第7版方案,一言不合就被毙,自己只能顶着黑眼圈重新做,感受996和007的鞭挞;

同事为了争资源,背后给你下绊子,你还不能光明正大撕回去,生怕落个报复心重的标签;

生活中再多烦心事,也不敢在公司表现出来,只得努力装出副开心的模样;

归根结底,嘴上喊辞职,也只是我们减压的一种方式而已。

进入职场,太多人告诉我们要学会情绪管理,保持自己的专业形象,却没有人告诉我们,那些难以承受的无助、失落,压力、焦虑该如何释放和对抗。

成年人的世界里,最怕连崩溃自由都没有。 

03 怎样给自己做情绪SPA

我们可以把情绪想象成一种资源,在我们身体里,有一个仓库,专门盛放情绪能量,我们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情绪消耗不那么快,整理存放,提高利用率,还要定期增加补给。

1.减少情绪消耗

我们要学会识别自己情绪消耗的场景,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生气/烦恼/郁闷/纠结,对事情的结果有帮助吗?

如果没有,我要怎样做才能解决问题呢?

这件事真的糟糕透了,一点收获都没有吗?你能从中学到什么?

下次再遇到我能否解决?

如果不能,可以试着少接触此类环境

关注事情的过程而非结果,告诉自己,重要的并不是这件事完成得怎么样,而是通过做这件事,你能获得的意义和成长。

2.节约情绪资源

我们可以用一些情绪调节技巧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比如很多情况下,其实都是我们“自己以为”这件事情很糟糕,可能对于我们来说,觉得犯了这个错,天都要塌了,老板肯定很生气,别人肯定都在看笑话,但事实上,可能别人根本没把这个当回事。

检验的方法也很简单:

问自己这件事发生的最坏情况是什么?有多大概率会发生?在发生之前你能做些什么来补救?

想明白这几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其实许多时候,是我们将恐惧过于放大了。

另外,我们要学会“放自己一马”,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不那么完美,允许自己慢下来。

现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我们做什么都要讲究高效,讲究完美,甚至把自己逼得像陀螺一样,知乎上随便一搜,就是“下班后如何有效提升自己”,“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

看,我们已经不允许自己错过一点时间,要把海绵里的水完全榨干,但事实上,人是有一定负荷范围的,一味压榨,只会竭泽而渔。

3.定期增加补给

情绪可消耗,也可以补充,比如去运动一下、吃点甜食,或者和朋友们聊聊天,从心理和工作分开,找到控制权和主动权。

每个人总有那么1000次想离职,又1001次忍住的时刻,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工作,不必太过苛求,把工作当做一个维持生活所需的劳动方式,把情绪当做我们正常的权利和自由,其实也挺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屏山是我曾经呆得最久的地方。很向往现在就去住那里
回家的门,才是成年人的任意门
“过了25岁,没有崩溃自由”
人到中年:吃得下工作的苦,排得了情绪的毒
90后变老,从理解章鱼哥开始
老板冲你发火,聪明人这样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