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让改变轻松发生?
发布时间:2020-10-17 

经常会有人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减肥无法坚持下来?

▷为什么实施新计划只有三分钟热情?

▷为什么每次改变后没几天就会回到原点?

改变对于大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什么阻碍着改变、激发改变的动力从何而来、又是什么能够令人保持这种动力推动自己的持续进步、以及在行动过程中出现拖延或想要放弃的情况又该如何应对,下面来逐步分析和解答。

 

1.什么阻碍着改变?

身边有很多想要减肥的朋友,年复一年的表示着要减肥的决心,但每一年都似乎比上一年更胖了,想要减肥的欲望来自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街上或网络上看到身材管理很成功的人带给他们的视觉冲击,可是这样的冲击在他们面对各种美食的诱惑时就会瞬间烟消云散,吃饱喝足后再暗中承诺自己下次一定会控制住自己。

 

这里也引申出另外一些朋友的问题:

▷为什么每天坚持玩手机和电脑不乏味,而阅读或工作就难以集中精力?

▷为什么对游戏上瘾,对学习没有热情? 

不论品味美食还是玩游戏,都是一种消费型活动,让人轻而易举不用付出努力就得到快乐,这种巨大的满足感是及时性且无需等待的。而管理身材、工作学习却是一种创造型活动,并且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是痛苦的,满足感却是延后的。

延迟性满足对于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来说,这样的回报充满了不确定性,以及为了这个有着风险的结果还要耗费更多精力、要受更多的痛苦。

比如减肥就需要坚持去健身,但健身又远远不如躺在家里舒适,所以会被品味美食获得的愉悦感和抗拒运动获得的舒适感所迷惑,进而无法坚持去执行看上去充满痛苦的减肥计划。

创造型活动的费力枯燥与消费型活动的轻松舒适形成的反差,正是阻碍人们做正确的选择的罪魁祸首。

 

2.什么激发着改变的动力?

 

来看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备受诸多困扰的人来到一个寺庙,他急切的向一位老和尚提问希望获得一些指点,

 

他问道:“我放不下一些事,也放不下一些人,该怎么做呢?”

 

老和尚没有说话,只是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往里面倒滚烫的热水,.提问者被烫到后立马毫不犹豫的松开了双手。

 

老和尚这时开口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 

从握着茶杯的到松开茶杯的过程,是一个身体姿势上的改变,这个瞬间促发行为改变的原因是提问者感受到了痛感,不适感。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

如果某种行为不去改变就严重影响到了一个人的生活或发展,就会触发彻底转变的动力。

转变困难是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动力,或者不转变会有潜在的难以割舍的好处,远在未来的目标比不上眼前的快乐带给人们的强烈体验,并且当下的痛苦没有达到不改变就不能忍受的地步。

举个例子:一直玩手机,理智上我们知道一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但即便因为疲惫休息一会不看手机,没多久还是会继续玩,是因为这件事在潜意识中给了我们好处和愉快感,所以很难仅凭理智长期去约束我们的行为,如果玩手机玩得眼睛受损,那么我们可能自觉放下手机,暂时改变了玩手机的坏习惯,等眼睛好了或许会回到原来的状态,除非是不可逆的眼睛受损,那么就会永久戒掉这个习惯,从而永久性的改变。

不减肥就可能造成身体负荷威胁生命的风险,不学习就会面临无法毕业的局面,不工作就意味着会没有了维持生活的生存资源,未来的可能承受的损失远远大于目前不做改变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快乐,改变也就自然的发生了。

 

3. 什么推动着持续改变的动力,

又如何应对改变中的困难?

 

改变需要个体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指是人们熟悉且习惯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行为突然摆脱了这样的惯性,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感,那么就会对新环境和新状态产生一些焦虑恐惧的抗拒情绪。

但只有在脱离心理舒适区时,遇到了问题去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从好的结果中形成正反馈,加强良性循环,才是消除附带情绪的办法。对于改变这个行为本身来说,能持续的从每次改变中获得及时性满足,便正是维持不断改变的动力的根本原因。

 

有些人可能常常会因为目标定得过于宏大,就会开始拖延或选择放弃,例如有的人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一年要瘦20斤,20斤一下子接受起来太困难,造成的压力会渐渐击溃信心,那么就需要去分散压力,将总目标细分为按月按周再按日的小目标,把计划落实到每一天,待这一天按规定完成计划后,便用一些可以获得及时满足消费型活动奖励自己,及时性奖励也按日和按月完成效果来分发。

所以难以忍受的痛苦是改变的原始动力,而及时获得愉悦感则是坚持改变的动力续航。

 

4. 有效的改变发生在认知的革新之后

 

单方面管束自己的行为,没有认知来导航和总结经验是很多人改变失败的原因,以上分析了阻碍改变的原因到如何激发动力,最后总结出推动持续改变的方法,在了解了改变为何困难的背后逻辑之后,便能够更加系统的看待有效的转变是怎样逐步发生的,如何着手去改变也就有了正确的方向。

当然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改变的过程也并非是完全的顺畅无阻,挫败感与成就感会交替出现,这时候对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的进度的接纳也至关重要。

有时候对于一些顽固且难以根除的不完美,若并没有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过于追求完美的执念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焦虑,这时候可以问问自己:

[ 这个行为无意识中给你带来了怎样好处让你难以割舍,这些的好处是否又有其他东西可以替代? ] 

便可从苛刻转换为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它们,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原创:EUYIL
责任编辑:一只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
哲思 | 12种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看起来有害,但其实对你有好处的8件小事
詹伟平:不想学习的时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学习?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差生问题的思考
意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