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大孔牛肝菌新属种

2013-02-05 19:00:05

本文转载自科学探索《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大孔牛肝菌新属种》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对部分牛肝菌物种进行了研究,根据形态学证据和DNA序列分析,发现了牛肝菌科一新属——大孔牛肝菌属以及8个新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大孔牛肝菌

 

  1月25日消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对部分牛肝菌物种进行了研究,根据形态学证据和DNA序列分析,发现了牛肝菌科一新属——大孔牛肝菌属以及8个新种。相关成果发表在《真菌多样性》杂志上。

  据介绍,牛肝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其中,一些种是世界著名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种是有名的毒菌,多数种是树木外生菌根菌。该科真菌形态多样、分布广泛,平行进化与趋同进化并存,系统亲缘关系复杂,分类困难。这导致食用物种和有毒物种容易混淆,导致毒菌中毒。

  为此,该所研究员杨祝良指导博士生M.I.Hosen、曾念开等对其中部分牛肝菌物种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孟加拉国龙脑香科森林中,发现了牛肝菌科一新属——大孔牛肝菌属和该属的新种大孔牛肝菌。

  “我们通过分子系统学分析发现,大孔牛肝菌属与腹菌化的海绵牛肝菌属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腹菌化的海绵牛肝菌属是牛肝菌科的另外一个属,其个体看上去像海绵一样。”杨祝良介绍说。

  同时,科研人员在对褶孔牛肝菌属的研究中发现,该属在我国至少有21个系统发育种,并描述发表了其中的7个新物种:褐盖褶孔牛肝菌、覆鳞褶孔牛肝菌、斑盖褶孔牛肝菌、厚囊褶孔牛肝菌、淡红褶孔牛肝菌、红鳞褶孔牛肝菌、云南褶孔牛肝菌。

  “初步的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东亚的物种与东南亚的关系最为密切,东亚与北美或中美的种对或近缘种较为常见,而欧洲与东亚只有一个种对。”杨祝良解释说,种对可直观地理解为“姐妹种”,即两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此外,研究中没有发现欧洲和东亚、东亚和北美或东亚和中美有相同的物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球生物全系列——从单细胞到人类】伞菌目—铆钉菇科
牛肝菌的奥秘知多少~
【桑黄菌种篇】 根据论文数据来挑选桑黄
复旦科学家揭示:汉语在5900年前从汉藏语系中独立
松塔牛肝菌走出神秘非洲 繁衍天涯海角
伊春牛肝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