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欲望是“我要”还是“他人之要”

欲望是“我要”还是“他人之要”

 

20世纪末,欲望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宰力量,人们被各种各样的欲望驱使着,渴盼着、寻觅着、奔走着、痛苦着,渴望超越自我,又苦于找不到出路。网络的普及,为欲望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虚拟满足的空间,然而,回到现实世界之后,强大的心理落差有时会使人感受到更加难耐的空虚与绝望。于是,如何摆脱欲望的桎梏,走向自由,就成为新世纪哲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一、欲望是对缺乏的欲望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生活的的世界就是一个欲望的世界,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建构在这个欲望世界上的,欲望是人的自然属性,它早于人类任何的经验,早于任何人类对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所作的考察,拉康说,正是“欲望构成了我们的经验”。弗洛伊德笔下的欲望是与性或里比多有关的欲望,它始终受到里比多能量的驱使,指向外界,欲望的主体总是朝向外界的,欲望的对象总是他者。拉康认为无论是性欲里比多,还是自我里比多都是欲望产生的条件,都是欲望的动力源泉,但欲望不等同于冲动,它其实处处受到限制,总是在某处遇到它的界限,而且是在寻找欲望对象的过程中遇到界限的。正因为欲望总是不断遇到限制,人才会觉得压抑,才会渴望升华与超越。

欲望最初总是以一些破碎的欲望形式出现,也就是说,主体最初产生的欲望绝对不可能是一种成熟的或完整的欲望,只是到了后来,借助于“镜像阶段”的经验,主体才获得欲望的完整感或统一感。从此,破碎的欲望才被想象整合到这种统一性之下。这种破碎的欲望并没有被消除,它一直隐藏在虚假的统一性之下,随时可能爆发,欲望可能会被暂时压抑,甚至转移,却不可能被彻底摧毁。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对幼年的某个愿望念念不忘,或同一个梦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反复出现,因为“那个”欲望始终潜伏着。如果“那个”潜伏的欲望是具有正面价值的,它就可能成为个体行动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反之,就可能成为个体走向完善的阻力。

凯恩斯将人的需要(need)分为绝对需要和满足人的优越感的需要,并指出后者可能永无止境,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拉康否定了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超越了皮亚杰等的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提出自己的“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首先肯定了人的需要可能发源于生物性的匮乏的理论,这种需要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就会得到满足。这种具象的生理欲望,其出现和满足都是即逝的,比如饥饿、寒冷等。个体脱离母体就意味着失去,人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就是一个人类遭受“遗弃”的象征和隐喻,人生来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和忧虑,于是,人用欲望和索取不断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从未被自然(或大地)遗弃,婴儿是向母亲要求,成年后是向他者寻求证明。人总是试图回到那失去的原初状态——母体或伊甸园,在那里,人的需要可以得到自然的满足。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具象的需要通过要求向非具象的欲望转变。“要求本身涉及到的是它所要满足的以外的别的事。它要求的是一个在场和一个不在场的东西。母亲的原初关系表现的就是这一点,母亲孕育着那个大写的他者,这个大他者是要置于他能满足的需要之内的。它是将它作为有‘特权’来满足这些需要而构成的,也就是说又不让这些需要拥有唯一可以满足它们的东西的能力。这个大他者的特权这样就给出了它所没有的禀赋的根本形式,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爱。”这个爱是一个自指认关系,孩子总是向母亲要求这样要求那样,其实孩子真正的目的是要求母亲的爱,因为孩子的要求在更多时候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是一个“无”,或者说他要求的是一个不在场的在场。孩子在要求中试图看到的是自己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他在母亲心中的“在场”或位置,通过母亲对他要求的满足来证明自己被爱。从需要到要求的转变是伴随着个体获得语言而发生的,个体的要求通常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需要。需要的表征是人对物的关系,要求出现在语言中时,其表征是主体对主体的关系。拉康认为,“主体在获得语言之后,便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改变他在能指中被异化了的需要,并使需要背叛它的真实性。于是,真正的匮乏、需要和本能对象就永远丧失了,被投入到茫茫的无意识之中。”在镜像阶段的后期,当主体面对人形意象时,他已经在通过认同他人的意象来重塑自己的内在的要求,也就是说,孩子通过认同母亲想象中的孩子的意象(也可能具象化为一个偶像)来确定自己的要求。这里实际上是三个元素在起作用,主体(孩子)、他者(母亲)和他者要求的对象(偶像),实际上,此时主体是在对他者的要求对象发出自己的要求,用拉康的话说就是“他对他人的欲望的对象发出欲望来”。“在要求和需要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成形。这个边缘地带是要求以需要会带来的那种没有普遍满足(称之为‘焦虑’)缺陷的形式开辟的。”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孔融让梨”的情景故事,其心理结构形式就是孩子觉得母亲或身边的人希望他“让”,“让”是孩子对他者的欲望对象——孔融发出的欲望。

二、欲望是对他者欲望的欲望

于是,欲望在要求之外产生,欲望从根本上说已经不再是“我要”,而是“他人之要”。从本质上说,主体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在拉康的学说中,‘他者’就是‘父亲’。‘父亲’调节个体心理生活的现实层次和想象层次,承认或者否弃个体的欲望、错觉、幻想。”而文学艺术和网络却为个体幼年以来一直被他者否定的个体欲望、错觉和幻想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实现空间,在文学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个体可以将自己想象为任何一个他想要成为的人物,并跟随人物拯救世界、谈情说爱,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欲望可以在艺术想象中实现,所以人们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在网络游戏中,个体很难产生诸如“孔融让梨”式的行为,玩家们总是选取最有战斗力的“英雄”,不惜一切代价为过关而努力。人的欲望从来不是直接产生的,而是“在中介的影响下构成的。这是要让人知道他的欲望的欲望。他以一个欲望,他者的欲望,作为欲望,这是说如果没有中介人就没有他的欲望的对象。”比如高考、奥数、钢琴等,都不是人生来就有的欲望,是中国的社会、学校和家长的欲望,在他们的强化下,最终成了孩子们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在他者的欲望那里得到其意义。这不是因为他者控制着他想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首要目的是让他者承认他。”长篇小说《白鹿原》就揭示了中国家族制度下,人的生存价值就是得到家族的承认,即能进祠堂,族长以祠堂与乡约规范族人的思想行为,以维护封建家族统治。网络的匿名制已经遭到许多人的质疑,但网友们依然乐此不疲地为自己创造着新奇怪诞的网名,个体可以在网上匿名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必担心第二天被单位领导或老师谈话,而且还可以在网上得到认同或跟帖,甚至成为网络上的草根明星。有的网络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庸碌懦弱的小人物,但他在虚拟空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他人的认可,或追随。

一般情况下,我们想得到但没有得到的东西即是我们欲望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外部对象只有被自恋式地爱着,变成一种回归自我的心像,才能转变为内在的对象。如同一个姑娘喜爱商店橱窗里的一条裙子,渴望得到它,其实她并不是喜欢裙子这个具象化的物体,而是喜欢穿着这条裙子的她自己的影像,或者说是渴望得到他人对她的影像的承认与赞赏。她欲望的对象其实是自恋的对象,是他者的欲望对象的反射。这种欲望仍然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尽管有时是在想象中得到的。稍微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制作一张自己的玛丽莲·梦露的肖像或泰坦尼克号的经典造型,省去了化妆的麻烦、整容的肉体痛苦和经济压力,在虚拟空间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欲望。在想象或白日梦中实现的欲望很难在群体中或社会上得到他人的赞誉分享等,作家艺术家的白日梦会通过其艺术作品被他者观赏评价,而在网络上,一个姑娘可以为自己穿上各种各样的裙子,并得到想要或不想要的评价,有时得到的建议是中肯而尖锐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得到。现实社会是一个关系网络复杂多变的生存空间,出于对安全和利益的考虑,人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以假面示人,而这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的,网络世界有时显得更加真实,因为虚拟和匿名将人的社会身份隐匿起来,个体更容易将本真的自我表现出来,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网络表达出来,从而得到发泄的快感,满足说真话的欲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欲望或冲动——“做自己”,这是近几年形成QQ空间和博客热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做自己”哪怕在虚拟的空间,将自己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欲望转移到另一个世界。从心理学上说,这种转移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但沉溺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就会形成新的病症,过去有“烟瘾”、“酒瘾”,现在又增加了一类瘾君子,网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拉康看来,欲望的对象永远是变动不居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欲望对象不再是直接的我想要的对象,而是经过他者中介了的东西。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的欲望也在不断生成着,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高居食物链的顶端,于是,人类意识所及都成了欲望的对象。过去,人们以为人的欲望对象是在主体的“视觉所构成的空间里出现的物体,也就是说是人的世界里特有的物体”,人对这些对象的欲望实际上依存于我们的知识,人只有借助语言这种象征性的能指符号来指向真正的欲望对象,人只能追逐大写他者所操纵的语言中被表象的对象,人只有借助于一面镜子才能看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欲望。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外空间和虚拟空间都成了人的欲望对象。“欲望的溪流是作为能指链的变迁而流动的”,然而越是言说,欲望能指的滑动就越偏离其原初的意义境,欲望的对象只可能在间接的符号世界中产生,而网络本质上就是一个符号世界。拉康“把能指看作意识言语,而把所指看作无意识过程,并断言,无意识操纵着主体的言语表现,而且是绕过‘我思’功能来操纵的。因此,在拉康看来,主体不是表述的主体,它是说话的主体。”我们发现,网络上的很多信息和言论是网民在无意识操纵下的言语表现,或者说这些信息和言论“非理性”的成份很多,也就是说网络上的信息和言论需要筛选和过滤,其能指需要经过阐释和解读,才能有效获取。所以拉康说:“欲望给所有的‘自然科学’造成的谜,它以无穷深渊的狂热以及它包含了知识的愉悦和以快乐来统治的愉悦的私下的串通并不与人和本能的失常有关,那只是与它被纳入转喻的轨道有关——这些轨道永远地伸向对他物的欲望。”

三、欲望的真正对象是无

人的欲望并不是直接的,欲望是能指的缺失。人的欲望总是不能被完全表征的,因为它是缺失的转喻。无论主体欲望什么,他得到的只能是满足需要的具象对象,于是他的欲望从一个能指转向另一个能指,每一个能指又转喻式地与那个本体论式的缺失(无)隐隐地联结,欲望被那个内在的缺失(无)所驱动,不断再生产新的欲望,欲望就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老子说有生于无,欲望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其无穷性。欲望是人对无法被要求表达的那部分需要的体验,它不面对真实的对象,而是由能指异化式地表现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匮乏和缺失。《废都》里的“求缺屋”就是主人公试图反抗这种匮乏和缺失的隐喻,文本对社会转型期人的各种欲望进行了集中展示。在现实中,贾平凹创作时正处在婚变、病痛、亲人离去等境遇中,孤独寂寞绝望是他产生了虚无感,在小说中,西京四大名人之首的庄之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疏离感,他试图通过性和女人来拯救自己,而他得到的只是女人的肉体和感官享受,精神却更加痛苦颓废,女人们的欲望在与他的性交往中不断膨胀,最终毁灭了他。

萨特说:“欲望是存在的欠缺,它在其存在的最深处被它所欲望的存在所纠缠”。在这个意义上,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沟壑。所以拉康认为人的欲望比虚无更空虚,比无还可怕,欲望是比真还要真的假。因为欲他者之欲,无异于逐无之无,这里的“无”应该理解为那个本体论上的缺失,犹如巴塔耶谈到的神学意义上的“逝去的世界”,他说那种失去正是我们渴望得到的至关重要的东西。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沉溺在欲海之中难以自拔,人们在对欲望的不断追逐中生生不息。因为人在追逐“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因为在我的发现中必须有某个外在的东西,这样我才会在发现中得到乐趣,而且这样地维持下去才能获得成果。”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总是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大人的表扬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当一个人的行为得不到社会和他人认可时,他就可能对自己行为的意义发生怀疑。波微进一步说:“大写的他者迂回于个体和他的欲望之对象之间;是大写的他者阻止那些对象使它们变得不稳定;是大写的他者通过不断地移动欲望的目标而使欲望不可满足”。越是不可满足,个体在追逐中越能体验到追逐的快乐。《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就是一位“大写的他者”,是白鹿精魂的象征,连白嘉轩都认为自己对他的学识修养、精神境界望尘莫及。越是轻易得到的东西,人们越是不珍惜,就像俗语说的得不到的女人才是最好的一样,妓女是可以用金钱换来的,所以男子很难对妓女萌发神圣的爱。在孩提时代,大写的他者可以是家长或老师,家长或老师不断给孩子提出要求,并引导他为欲望的目标而奋斗,这里,他者对个体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看得见摸不着的欲望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潜能。拉康也说:“自我的本质就是挫折。它不是主体的某个欲望的挫折,而是他的欲望在其中异化了的某个对象的挫折。这欲望越是发展,对于主体来说快乐的异化就越深入”。人就越是难以超越自己,甚至甘愿永远做欲望的奴隶。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是广义的,就个人而言,它是一切“要”;就人类而言,它是一切征服和扩张。他用“贵族的私生子”来比喻欲望主体,其特点是出生了却不能存在。他说:“欲望不是别的,正是这个言说的不可能性,这个不可能性通过回应第一个象征性之无的不可能性那个断裂而加重了它的标记,主体因为只有在讲话时才是主体而随了这个断裂。”欲望主体的主观价值选择直接决定着欲望的性质和层次,而个体总是倾向于模仿自认为完美的欲望对象,那么欲望主体的存在方式就直接决定着人的发展与完善,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沈从文的《边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创造的就是应该如此的世界,其精神指向都是人的发展与完善。

欲望的真正对象不是缺乏,而是无。人的欲望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不可满足的。我们不否认欲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欲望不仅成就人,而且毁灭人。物质世界越丰富,人的缺乏感越强,对欲望追求的渴望就愈加强烈。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既然欲望主体已经非法地出生了,那么如何使欲望的实现的方式更加人性化呢?自我救赎是人类走向完善的唯一道路。人要摆脱欲望的束缚,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是“我要”,哪些是“他人之要”,为“我要”而活着,是个体向自由发展,成为“自在”的人的必经之路;为“他人之要”而活着,人就会成为异化的人或“非人”,被金钱异化,被权力异化,被所谓的理想异化,被膨胀的自我异化,等等。欲望主体需要切实的引导和培育,而能够肩负起这一社会责任的应该是那些“大写的他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在看与被看中隐没的“客体”
菲勒斯为什么会出现?
拉康与黑格尔——欲望的辩证法
【导读拉康】——什么是无意识主体?为什么建立在笛卡尔'我思'之上的现代科学与自我心理学是妄想症?
解析黑格尔、现象学和拉康:“作为他人的”欲望的欲望何以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