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我在北影节找到1这件事......

🚬 是的,「陀螺电影」叒来推荐电影节片单了!

今年北影节终于来了,虽迟但到!这次北京要展映130多部片子,我们筛了又筛,只挑出了不到20部,大都是新片——来自今年上半年的戛纳、柏林等等重磅电影节。

而那些注定要被一秒抢空的,黄牛加价的,什么“哈利·波特”全系列 ,《教父》啊,安哲啊,老塔啊……通通不在这份片单里。

不是说这些影片并非真爱,也不是说“4K修复”不珍贵,其实反倒是因为“爱过”,才想追求更新鲜、随机和自由的观影体验——以及,《教父》和《哈利·波特》真的还需要我们推荐吗?

(设计台词)  

而且,不只是观影体验,还有交友体验。

每年的北影节都是一个临时梦幻社交场合——电影资料馆的院子不就是豆瓣友邻交友线下版本吗!同场影迷多,但真正的“好”是要“适配”。比起看《教父》和安哲——如果是看《岛屿上的煎熬》时的这个影厅,这一时间,大抵只会出现一类人——那就是和你气味相投的真爱!(如果是1,那就是双喜临门(没有

玩笑归玩笑,不管一个人去看电影,还是结伴去,还是在观后认识了新的朋友,电影节观影的体验,不论如何都是独特的,在这样的时间,更是珍贵的。虽然我知道很多硬核影迷的片单中可能已经有这些片子了,但今天这份特殊的片单还是要送给更广大的观众和影迷群体,我们想为你在经典和大热的片目之外,提供一些不一样的,全新的选择。

以及,关于明天中午的抢票,可以看这里——《北影节抢票指南》

「陀螺电影推荐」

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真爱片单

「镜界单元」

《岛屿上的煎熬》 (2022)

今年戛纳国内外媒体给《岛屿上的煎熬》打出两极分数——一部分人觉得它是本届真正的金棕榈,而一部分人根本无法醒着看完它。或许只有两种人适合看《岛屿上的煎熬》,一种是极具耐心的圣人,一种是受虐狂(误

阿尔伯特·塞拉片长165分钟的《岛屿上的煎熬》让这位“叛逆”的西班牙导演首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此前他曾凭借《自由》拿下一种关注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政治隐喻一直是塞拉比较擅长的角度,这部亦然。

影片的拍摄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大溪地岛,正如导演的另外两部作品(《自由》和《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塞拉再一次选择了资深演员(影帝伯努瓦·马吉梅尔)和素人的组合。

塞拉经常对电影艺术表现出绝对的自信,影片时长可作为证据之一,他真的不害怕赶走观众,与此同时还带给观众微妙又挣扎的观后感。

这里是我们对这部“神片”的报道——《岛屿上的煎熬》

「镜界单元」

《寸步不离的兄弟》(2022)

本片入选了今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奇遇单元。年初看柏林电影节的时候,很多人被这部充满暧昧的“骨科同志“片惊到了!但它并不只是有噱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好。

导演亚历山大·佐洛图金的老师是名导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他的校友还包括《高个儿》的导演康捷米尔·巴拉戈夫和《松开拳头》的导演基拉·科瓦连科。新人导演,但团队高配。索科洛夫为本片担任了艺术顾问,摄影师则是掌镜过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亲爱的同志》的Andrey Naydenov。

在没有明显叙事驱动的情况下,是两兄弟之间的张力支撑了《寸步不离的兄弟》。他们很是不同,一个是技能熟练的飞行员,另一个更了解飞行方面的理论,他们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够完整,但因为所选择的职业要求绝对独立,所以面对着共同热爱的梦想,对彼此的依赖竟成了致命弱点。

请看我们对《寸步不离的兄弟》的报道——《寸步不离的兄弟》

「镜界单元」

《伟大的仪式》(2022)

《伟大的仪式》跟随三个矿工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建筑物和交通堵塞的图像慢慢占据屏幕,首先迎接观众的是城市的声音——喇叭声,隐隐约约的交谈声,学校的钟声,工业噪音,它们混合在一起,仿佛每一种声音都来自基罗·鲁索指挥下的城市管弦乐队中的一种乐器。

本片获得了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评审团特别奖,而基罗·鲁索作为苏联蒙太奇的忠实信徒和80年代迪斯科音乐的狂热爱好者,将视听拓宽(或者说是回归)至一种更粗野却充满生机的美学,它们将在疯狂的剪辑中达抵达高潮。

「镜界单元」

《旋涡》(2022)

有生之年,居然有机会看那个拍出过《不可撤销》的加斯帕·诺的新片,在北影节展映。

当然,这次必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加斯帕·诺,但这不一定是“阉割”的加斯帕·诺,事实上,这是最有“同情心”的加斯帕·诺——他在经历了危及生命的脑部疾病后又从死神手中逃脱,拍出了这部新片。

因为2020年生了一场病,以及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被“停滞感”钳制的加斯帕·诺也开始反思更现实的人类苦恼,即不可避免的衰老和身处生命终点的寒冷。

《旋涡》聚焦一对垂垂老矣的夫妇,全程采用分屏手法呈现两个人的面对疾病的艰难生活。有时他们就像是容器中的“共同体”,有时又像是被刻意切割到屏幕两边的陌生人,温柔又残忍——分屏真的,太适合大银幕观看了!

请看我们对《旋涡》的报道——死里逃生后,曾以惊人尺度震动戛纳的他变了

「女性之声」

《晨光正好》(2022)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一下子就能置身阳光灿烂的巴黎早晨,让人想谈恋爱的法国电影。获得了今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欧洲电影奖,但更让人期待的显然是短发·蕾老师的精彩表演,她越自然越能释放魅力,此外片中还有侯麦的御用男演员帕斯卡尔·格雷戈里,以及依然帅气的梅尔维尔·珀波。

美丽的巴黎女人,生病的教授父亲,已婚情的人,满墙的书架,标准的法国电影配置,这是米娅·汉森-洛夫继《伯格曼岛》后的新作《晨光正好》,削弱了电影概念上的野心,却回归了暗涌的生活。

本片更多延续其前作《将来的事》的风格,所涉及的还是她热衷探索的主题——死亡、情感的脆弱、亲子关系、独立的女性意识。

请看我们对这部美丽清新的法国电影的报道——戛纳Day4: 这部「侯麦式」法国电影太令人舒适了

「女性之声」

《五恶魔》(2022)

说到女导演蕾雅·梅西斯,其实不会让影迷感到很陌生。她的上一部影片《艾娃》曾在2017年的影评人周上放映,她还是《奥林匹亚街区》和《鲁贝之灯》的联合编剧,后者还让她提名了第45届法国凯撒电影奖的最佳改编剧本。

《五恶魔》入选了第75届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第54届导演双周单元,是蕾雅·梅西斯的第二部剧情片,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饰演女主角,可想而知,双女主,姬情浓度不低,还关于女主对“感官”的痴迷。

如果这次北影节能抢到《五恶魔》和《晨光正好》,简直就是《阿黛尔的生活》CP售后了好吗!(想多了

「女性之声」

《过去,如今和今后》(2022)

《过去,如今和之后》在今年柏林电影节大放异彩,通过回溯历史拼合了印尼几代女性的丰富群像,当时的女性在政治动荡中被迫忍受的苦难,当时它的视听风格被称作是“王家卫遇上阿彼察邦”,Michael Rosenberg则称安迪妮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最有前途的印度尼西亚导演之一

《过去,如今和之后》是印尼女导演卡米拉·安迪妮的第四部个人长片,去年她凭借《尤妮的婚途》获得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站台奖。她2012年的《镜子不说谎》、2018年的《亦真亦幻》两度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今年是她第一次入选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拿下银熊奖最佳配角奖。

请看我们对《过去,如今和之后》的报道——柏林Day3&4|王家卫+侯孝贤+滨口龙介=「印尼版《花样年华》」?

「嘉年华」

(远洋蔚蓝海岸·沙滩展映)

《九三年夏天》(2017)

这是今年的金熊奖导演卡拉·西蒙充满灵气的前作。取材自童年生活的个人首部长片,以敏感的孩童视角观察世界,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获奖无数。

这部加泰罗尼亚语电影于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拿下了柏林电影节最佳首作奖,此外还在“西班牙奥斯卡”戈雅奖获得八项提名并获得最佳新人导演奖,《九三年夏天》也入选过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

「环球视野」

《阿尔卡拉斯》(2022)

看完《九三年之夏》,再来看卡拉·西蒙的“擒熊”之作《阿尔卡拉斯》吧!这居然只是她的第二部长片。也是《阿尔卡拉斯》的金熊奖,完满了“女导演一年内攻下三大最高奖”的全新纪录(金棕榈《钛》和金狮奖《正发生》)。

《阿尔卡拉斯》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农村为背景,讲述了生活在传统乡村的索莱家族的桃子采集活动日渐式微的故事。

「环球视野」

《火山挚恋》(2022)

高口碑纪录片,讲述了法国著名火山学家卡蒂亚和莫里斯·克拉夫特夫妇的爱情故事。

莫里斯热情奔放,敢爱敢恨,而卡蒂亚比较安静,善于观察,“火山”和这对夫妇的关系更像是“三角恋”,可是这个故事是从一个明确的“死亡”结局开始的,米兰达·裘丽通过旁白告诉观众他们在日本云仙岳观测火山时因碎屑流而丧生的事实。

他们在做真正热爱的事情时死去,但留下的遗产正在帮助更多人免于死亡。导演不希望观众关注他们的死亡,反而希望人们关注他们如何生活,所以这是一部由他们的镜头(包括珍贵的火山现象镜头)、照片和著作中的节选拼贴而成的纪录片,在影像里,生命仍有痕迹。

「环球视野」

《鱼之子》(2022)

《鱼之子》的整个阵容都让人充满期待,主演是“海女”能年玲奈+曾经的戛纳小影帝柳乐优弥+夏帆,《鱼之子》的剧本由剧作家、电影导演前田司郎和冲田修一共同创作,这也是他们继《横道世之介》以来的又一次合作。

改编自日本知名艺人“鱼君”宫泽正一的自传《鱼君的一鱼一会~每天都忘我的人生!~》,《鱼之子》讲述了插画师、艺人、鱼类专家宫泽正之的人生经历。主人公从小就喜欢鱼,父亲担心孩子过于另类,但母亲却一直温柔守护。

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被接受和喜欢吗?能拍出《横道世之介》的冲田修一不仅会告诉观众答案,还会温柔着说服你,纯粹的热爱与幸福的人生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距离更近。

「缤纷动画」

《平家物语:犬王》(2021)

取材自古川日出男的小说《平家物语 犬王之卷》,这位日本剧作家的作品曾获日本SF大赏和三岛由纪夫奖项两大殊荣。

故事讲述了14世纪日本分裂的南北朝双天皇时期,能乐师“犬王”与传唱其传奇人生的琵琶法师“友鱼”之间的友情故事。汤浅政明认为,“能找到可以一起往前走的朋友、能拥有知道自己怎么活过来的朋友”是这部动画的主题。

此次影片的人物设定由《乒乓》和《恶童》的原作漫画家松本大洋负责,编剧由大热日剧《非自然死亡》《逃避可耻但有用》的编剧野木亚纪子担任,这也是她首次涉足电影界。《平家物语:犬王》也是首部入选“地平线单元”的日本长篇动画。

「修复经典」

《少年吔,安啦!》

本片是本届北影节唯一一部中国台湾出品的电影。

本来影片已在2021年初步修复完成,但杜笃之意外找到了包含原始对白和音乐的声音档案,于是原来的杜比立体声升级为杜比数字5.1声道,此次进入北影节“修复经典”单元的正是升级版本。

徐小明是台湾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新导演的代表人物,他的这部长片首作《少年吔,安啦!》在1992年获选为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闭幕片。

作为台湾黑帮电影代表作,它是影迷口耳相传的地下经典,主演高捷回忆取片名的过程,那时候有一家店叫做“下港吔羊肉炉”,制片张华坤(人称坤哥)看着招牌就想“下港吔、少年吔?毒品,来个双关语,安啦......”,这才叫做《少年吔,安啦!》。

影片有呈现30年前台北西门町的样貌,林强与罗大佑还客串演唱《大家免著驚》,台北年轻人的夜生活一览无余。

「“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摆动》

导演西里尔·舒布林2017年的个人首部长片《他们说“我很好”》曾在洛迦诺首映,并在多个电影节上映,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和荣誉。《摆动》是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拿下了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奇遇单元最佳导演奖,导演的非主流美学风格也逐渐成型。

西里尔·舒布林出生于钟表世家,在影片中,约瑟芬就是一位负责生产机械表机芯中来回摆动的摆轮的制表厂工人,自从对金钱、时间和精力的运转方式有了全新认识后,她开始投身于当地制表工人组织的运动,钟表厂成了无政府主义活动的温床,表面上是新技术改变了19世纪的一座瑞士制表小镇,但绝不止是“技术层面”的改变。

尽管这部影片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有一个多世纪,但舒布林试图呈现一种可能性,即当时的活动家如何采取行动并促进真正的变革,这需要洞察力和精确度,甚至还有导演的知识和想象力。

「“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全职》

《全职》是法裔加拿大籍导演埃里克·格拉韦尔的第二部故事片,去年凭此片收获了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奖最佳导演奖项,女主演劳尔·卡拉米也荣获地平线单元奖最佳女演员的荣誉。

从醒来到睡前这一闭环时间里,朱莉始终在与时间赛跑。她在巴黎一家豪华酒店工作,本身受到服务业的严格训练,其价值是在繁忙的都市生活里为顾客营造一片宁静的绿洲,自己的生活却毫无喘息空间。

导演意识到,很多现代女性都是这样生活的,她们努力工作,维系家庭,还要做“无酬劳”的孩子的母亲。生命本身就像一份全职工作,而且也不稳定,会被很小的事件摧毁,比如突然陷入瘫痪的公共交通系统,忙碌的日常因此不再具备意义。

「“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速度与爱情》

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是一个游走在主流电影和独立电影之间的鬼才,他的影片风格很容易拉拢口味两极的影迷,小小的哲学性议题渗入轻快的影像,清新也青春,其前作《恋爱诊疗中》《死于明日》《时光机》其实也不算真正的冷门作品,在影迷中拥有很高口碑。

本片包裹着一个有点喜剧元素的爱情故事,缺乏自理能力的竞技叠杯世界冠军在30多岁时和女友分手,巨婴不得不在接下来的生活里尝试“自立”,他不止要面对琐碎的生活,还要挽回女友。

《速度与爱情》,光看这个片名是不是有点劝退?这可能是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迄今为止最主流的电影,但他仍能保持独立电影的质感,且极有可能成为他在商业层面最成功的作品。或许不会超越前作,但大概率,会是一部让你愉快,且好看的电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有我看完了15部北影节主竞赛片?那我来说说吧
北影节片单来了,拼手速的时候又到了!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6日开幕 看点全扫描(凤凰陕西)
国内电影快报:《复联4》中国预售票房破记录,邓超新片定档暑期上映
北京电影节崇尚国际化忽视人性化被质疑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多元化视角与个性化表达是亮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