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积德行善”与逆行倒车
 

 “积德行善”与逆行倒车

昨晚七时许,我回家。进入小区大门右拐后,碰到两辆逆行的车。一辆车距离20多米,倒开过来,另一辆在路边等着出来。倒车的用意很明显。小区的路是环形的,若顺着走,要多走将近300;而倒着走,20多米就到大门口了。开车的一定在想,不倒是傻瓜。他倒了,于是路堵上了。堵上后,开车的选择了等我后退。似乎,我后面有没有车不关他的事了。开头,我下意识地退了退。可回过神来,我停下了,让他等得捺不住,走了。这一幕,路边的那辆车应该是看在眼里的。可是,当它从停车位出来后,又重演了同样的一幕。我还是一动不动,把它逼走了。

事发当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题。规矩到哪里去了?这句话,由于汉语表达习惯的模糊性,其实所问的不是规矩,而是遵守规矩的自觉意识,简单地说就是自律。最近,我正打算写一篇关于“积德行善”的短评。“积德行善”是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眼前的现象却所处可见。为什么?从“积德”二字的组合或许是可以看端倪的。

“德”字最早下面没有“心”,象形的意思是人要走在通往神坛的直路上。这是对每一个社会分子的社会行为提出的要求。后来,早期的祖先们发现光对行为有要求还不够,于是增加了“心”字,要求每个人应有遵守规矩的自觉意识。祖先们所用的“道德”一词,说的就是遵守天道的自觉意识。可是,后来的祖宗们在讲“道德”的过程中丢弃了“道”。于是,“德”的本义也就再也说不清楚了。

现在的字典对“德”是这么解释的: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准则和规范。品行是个人的外在行为,可好可坏。品质是事物的内在本质,也可好可坏。这个解释把好几个概念搅在一起,独独少了在“准则和规范”和品行、品质之间起作用的那个东西。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遵守规矩的自觉意识。

谈“德”不谈“心”,这个现象自中国进入专制时代开始,延续至今。后来的祖宗们弄出了个“修德”。字典里的解释是:修养德行、积德行善、提升自身的修养、素养。这个解释又是乱捏一起,其结果是黑掉了行为与意识的因果关系。再后来,祖宗们又用弄出了个“积德”,进一步对自律意识的缺乏加以掩盖。有的说,积德是为了行善。可是,个人及于社会,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律。人,有规矩不守,行善究竟是为了哪般?

有的祖宗不小心说漏了嘴,弄出了个“行善积德”。顺序的颠倒了泄露了天机。他们说,行善是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他们还说,积德是行善的结果;者得也,你会得到良好的生存。原来,“行善”是为了有所得,“行善”不过谋利的手段和伪装。谋利不得,“积德行善”或“行善积德”大可变脸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看来,要想大家都过得好,还是少谈点什么“积德”,多谈点自律的为好。人无自律,“行善”无从谈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家庭更需要“家规”
孩子的品行都是父母教出来的,给孩子定下这六条规矩,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每天一条生活准则|真正的自律,不是自虐
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守二十四字党员标准(八大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七招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自律是优秀孩子“必备品”,想要养成自律好习惯,家长应做好4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