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张孝祥)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宰相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胜金兵,当时张孝祥正任抚州(楚地)知州,捷报传来,他欣喜欲狂,当即写了该词。②剩喜:甚喜。然犀处:指采石矶,典出《晋书·温峤传》:相传采石矶下多怪物,温峤经过此地,便燃点犀角来照,奇形怪状的水怪不久便覆灭了。③周与谢:指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谢玄。

【译文】

       白雪洗刷了金人掀起的战尘,大江已很平静,寒风阻住了楚天的白云,自己却在后方羁留。什么人来替这次胜利战绩谱写凯歌的悲壮,吹响进军的号角在古老的城楼?放眼河山自己平生怀着豪迈的抗金志气,面对关河要塞的战云未靖的风景,禁不住剪亮烛光,看一看锋利的吴钩。更加令人高兴的是采石矶之处,掀起的惊涛骇浪连天涌浮。

       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赤壁的巉岩上落日映照,肥水处的桥边一派衰草,悠远缥缈地唤起人们的烦愁。我一定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去,效祖逖击楫发誓在渡江的中流。

【赏析】

       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于采石矶,这是一次关系到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朝野振奋,国人欢呼,张孝祥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本词。

  上片叙事。起首“雪洗虏尘静”充满胜利的痛快与喜悦,为全篇的情绪定调。采石之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洗雪“靖康之耻”,释解宋人痛失家国之恨,所以词人笔调轻快而充满了豪情,同时他为自己因受风云之阻未能奔赴前线而十分遣憾。“何人”二句,写他兴高采烈地命人吹奏军乐,欢庆胜利,然后用一系列的典故抒写怀抱。“湖海”三句,说明自己平生具有豪情壮志,对中原沦丧感到痛心,渴望恢复中原,目睹山河之异,亟欲一展平生抱负。夜间燃烛抚摸宝剑,心潮难平,想到曾在采石矶战胜金军,就如当年温峤燃烛照妖一样使金兵现出原形,心中就十分高兴。

  下片抒情。开头巧妙地举出两大战役的名将,破曹的周瑜和击溃苻坚的谢玄以喻虞允文。虞和他们一样年丰力强而战功卓著,都是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业。而现在物换斗移,时过境迁,他们的功业,已成历史陈迹,空余古战场供人凭吊。

  当前江淮失地尚待收复,词人希望自己能奔赴战场,借宗悫乘风破浪和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回应上片“风约楚云留”,以激昂奋发的情绪振起全篇,使全词结束在慷慨悲壮的激情之中。

  全词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融入词中,自然贴切,舒卷自如。词人壮怀激烈,忧国情深,是一首洋溢着胜利喜悦抒发爱国激情的壮词。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约楚云留”中的“楚”字侧面交代了自己身在楚地后方,不能亲临战场杀敌的遗憾。

B. “剪烛看吴钩”一句借助夜看吴钩,塑造了宰相虞允文把玩宝剑,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C. 结尾用祖逖“中流击楫”典故,与上阙“平生豪气”相呼应,表达恢复中原的报国志向。

D. 全词运用联想和想象,将历史伟业与现实场景融合,用典贴切自然,喜中寓愁,悲中带壮。

2. 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运用了周瑜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B    

2. 同:两词均表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均反映宋代士大夫文人集建功立业与风流意气于一身的人生观。

异:(1)《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中,赞美虞允文深得周瑜风流儒雅之余风,表达对虞允文战功卓著、建功立业的赞美和仰慕;但同时词人自负年少有为,渴望建功立业,也借此流露出触景伤情之感。(2)苏词则借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功业无成的感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塑造了宰相虞允文把玩宝剑,指挥若定英雄形象”说法有误。这句话是说自己夜间燃烛抚摸宝剑,心潮难平,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抱负。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两词中,“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的都是周瑜早年人生得意完满,意气风发的景象,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而他们之所以歌颂周瑜,是因为他身上寄寓着作者同样的人生态度与抱负,那就是宋代士大夫文人集建功立业与风流意气于一身的人生观。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巧妙地举出两大战役的名将,破曹的周瑜和击溃苻坚的谢玄以喻虞允文。虞和他们一样年丰力强而战功卓著,都是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业。因此,本词引用周瑜典故有表达对虞允文战功卓著、建功立业的赞美和仰慕。但如此重要的场合,词人却不能亲身参与,而只能“剪烛看吴钩”,因此这里也暗含了自己虽有抱负却没有机会得以施展的触景伤情之感。

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雨轩读词之四】——问何时重见羽扇纶巾?
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鉴赏
【名句欣赏】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
南宋词中罕见的一首“喜词”,记录了南宋对战金国少有的大胜仗
“羽扇纶巾”究竟指谁
张孝祥《水调歌头》:高歌一曲抒壮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