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初夏江村(高启)

初夏江村

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此诗作于高启回到青丘乡间器时。②纬车: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译文】

       身着轻装足踏轻软的鞋漫步在江沙,柳树后面隐藏而不显露处有几户人家。

       野鸭在江水上戏水,莲叶微微晃动,微风轻轻吹过,燕子拂过桐花飞翔。

       村边渡口恰好横卧着一艘打渔的船,树林外面时常听到缫丝和纺纱的声音。

       此时恰逢黄梅时节到来,一场雨后,归来的路上处处有清脆的蛙鸣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生动细腻、清新秀丽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明快、充满生活气息的江南水乡初夏风光图,读来不觉令人欣然向往之至。

  首联“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写江边的人穿着轻便的衣装和轻软的鞋子,在江边沙滩上漫步,发现前面树木葱茏、竹树环合的地方是一个小村子,认为里面定会住着几户人家。

  颔联“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一句写水中,一句写岸上,乳凫翻动莲叶,飞燕穿拂桐花,写得细腻生动、真切自然,极富于美感,一下便把人们带进了初夏的江南水乡。

  颈联“渡头正是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两句诗一句写所见,一句写所闻,诗人将诲笔由近景的描写转为远景的绘制。远处的渡口横着打渔的船,使人想到渔家生活的情趣;树林之外不时传来缫丝车响,又令人想到今年蚕丝丰收的情景。因此,这里已不是一般的写景了,在写景中,可以让人想见江南水乡人民安居乐业、勤奋劳作的生活情景。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这是诗的尾联,交代了此时的季节正是“黄梅时节近”,点出题目中的“初夏”,而“雨余归路有鸣蛙”,又点明了这是“江村”,诗末点题,更见情趣盎然。一个“归路”,又使得诗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诗一开头交代“轻衣软履步江沙”,到此点明“归路”,前后呼应得自然,至此诗篇结束,可谓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极其成功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景物描写形象、逼真,充分表现了黄梅时节江南水乡的典型特征。二是自始至终流露着诗人热爱乡村的思想情感,但诗人又没有直说,而是借景物的描绘自然地渗透出来。三是注意章法和描写角度的变化,结构远近搭配,岸上水中错落,灵活而多变,而诗首尾的照应,也使诗的结构更显得严谨。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诗人步行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诗人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C.“树暗前村定几家”是说,由于绿树的遮挡,诗人并不能确定前面的村庄里究竟有几/人家,写出了山村景色的朦胧深远之美。

D.诗歌五、六句写农家劳动的生动画面,其中“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洞》中“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货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诗的前三联也有听觉描写,如“时闻响绵车”。

2.①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视听结合/动静结合(手法1分)。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缫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景象(意象1分),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意象特征一1分)、充满生机的意境(意象特征二)。②使读者可以感受到多村生活/景色的美好(形象效果1分),同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闲适。(情感效果1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高启《初夏江村》阅读训练
细读赵师秀之《约客》
读一首诗张耒《夏日》,息心无事,万物静观皆自得
古诗词日历 | 白居易《池上早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