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战国策·魏策一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郾、昆阳、邵陵、舞阳、新郪;东有准、颍、沂、黄、煮枣、海盐、无疏;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千里。地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之数,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卒有国患,不被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且魏,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臣窃为大王愧之。

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羞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振其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此其过越王勾践、武王远矣。今乃劫于辟臣之说,而欲臣事奏。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凡群臣之言事奏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 偷取一旦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察之也。

《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缓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故敝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

魏王曰:"寡人不肖,未尝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

B.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

C.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求外交/

D.凡群臣之言/事奏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凯其主之地/以求外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合从即合纵,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拒秦的战略。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武王,周武王姬发,周文王之子,率军讨伐商纣,建立周王朝,为后世尊崇为古代明君。

D.“愿大王之熟察之”中的“熟”通“孰”,与《师说》中“孰能无惑”的“孰”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秦认为,魏王的国土,在名义上虽然狭小,但房屋田舍非常密集。人口众多,日夜奔驰

的车马的声势可与三军士卒行军相比。

B.苏秦以越王勾践用三千残兵擒获夫差、周武王赢得牧野之战为例,鼓励魏王成为像勾践、

周武王一样以少胜多的雄主,战胜秦国。

C.苏秦认为,魏国如果臣服秦国,则必然要割让土地、送上人质,这不仅不能强国,反而会遭受祸患,自己也会为魏王感到羞愧。

D.在听完苏秦的劝说后,魏王表示自己没有才能,以前也没听过这样高明的指教,愿意率领

全国民众听从苏秦的安排,参与合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乃劫于辟臣之说,而欲臣事秦。(4分)

(2)故敝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4分)

5.请简要概括苏秦游说魏襄王的策略。(3分)

【参考答案】

1.C(“凡群臣之言事秦者”是定语后置句,意思是“群臣之中凡是主张事奉秦国的人”;与后面的“皆好臣”搭配,排除A、D两项。"非忠臣也"中"也"字后面要断开,是判断句的结束;后面的"夫"是句首发语词,下一句的开始前面断开,排除B项。)

2.D(第一个“熟”通“孰”,详尽、仔细。第二个“孰”,代词,谁。)

3.B(“鼓励魏王成为像勾践、周武王一样以少胜多的雄主,战胜秦国”理解不准确,苏秦举例是让魏王认识到魏国的实力,引导魏王参与合纵拒秦。)

4.(1)如今您却被谗臣的说法胁迫,想要像臣子那样事奉秦国。(“劫”“辟臣”“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所以我国赵王派使臣我来进献愚计,献上盟约,听凭大王诏令。(“敝邑”“奉”“明约”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①首先使魏襄王认识到魏国的实力,树立不俯首称臣的信心。②然后针锋相对地斥责了主张连横事秦者的罪过,陈明事秦的祸患。③最后鼓励魏襄王当机立断,与六国合纵,联合抗秦。(每点1分,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苏秦为了赵国合纵,游说魏襄王说:“大王的国土,南边有鸿沟、陈地、汝南,还有许地、邵地、昆阳、邵陵、舞阳、新器;东边有淮水、颍水、沂水、外黄、海盐、无疏;西边有长城为其边界:北边有河外、卷地、衍地、燕地、酸枣,土地纵横千里。地方名义上虽然狭小,但房屋田舍十分密集,甚至没有放牧牛马的地方。人民众多,车马众多,日夜奔驰、络绎不绝,其声势和三军士卒行军没有什么区别。我私下里估计,大王的国力不亚于楚国。然而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却劝说大王结交像虎狼一样强暴的泰国,一旦魏国因此遭受祸患,他们自己却安然无恙。他们依仗强秦的势力,对内胁迫自己的君主,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再说魏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君主,如今竟有意投向西方事奉秦国,自称是秦国东方的属国,建筑秦帝行宫,接受秦的封赏,春秋两季给它进贡助祭,我私下为大王感到羞愧。

我听说越王勾践靠三千残兵败将,在干遂擒获了夫差:周武王凭三千士兵、三百辆战车,在牧野杀死了商纣王。难道是他们士兵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抓奋自己的雄威啊。如今我听说大王的兵力,常备军二十多万,青布裹头的士兵二十万,精兵二十万,勤杂部队十万,还有六百辆战车,五千匹战马,这肯定远超过越王勾践和武王的力量。如今您却被谗臣的说法胁迫,想要像臣子那样事奉秦国。事奉秦国一定得割让土地送上人质,因此军队还没用上而国家的元气已经亏损了。群臣之仲凡是主张事奉秦国的人,都是奸臣,绝不是忠臣。作为臣子却割让君主的土地,与外国勾结;窃取一时的功名和好处,却不顾及后患;损害国家的利益,去满足个人的私利与欲望;在国外仰仗强秦威势,在国内胁迫自己的君主割让土地,(对于卑劣行为)希望大王仔细考虑这些情况。

《周书》上说:“微弱时如不及早斩断,等到长大了怎么办呢?幼小时如不及早铲除,将来长大了就得用斧头砍。"事先如不当机立断,事后必有大祸,到那时要怎么办呢?如果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意见六国合纵相亲,齐心合力,就一定不会遭受强秦的侵犯,所以我国赵王派使臣我来进献愚计,献上盟约,听凭大王诏令。”

魏王说:"我没有才能,以前从未听过这样高明的指投,现在您以赵王的诏来教导我,我恭敬地率领全国民众听从您的安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伍子胥之死:羋熊是个兇残之君,在奸臣无极的策划下杀三兄(灵王、子干、子皙)篡位即楚平王。
战国策·第十六卷·楚三·十篇
有能力干架了何必臣服,咱们合作更好
【原创】上元关帝庙传说(26)苏秦游说魏国
战国风云16 张仪如何与苏秦唱对台戏,破解合纵联盟(2)
并相六国--《资治通鉴》笔记《历史的血痕》(3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