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答题指导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答题指导

 并列式:

两个挨着的字词性一致,意思相同或相反

森林 语言 道路 人民 长短 大小 数量

定词性:根据句子成分分析确定词义,找主干——主谓宾/(主)谓宾/主谓(宾)

1.不要试图组成常用词确定词性,如“共克时艰”

如果把“艰”翻译成艰难就错了。共克是共同克服,后面接的“时艰”必然是名词性短语。时,在这应该做“艰”的定语。所以“艰”在这应该是名词,翻译成困境。

2.利用课内近似句式判断

比如《离骚》中的“哀民生之多艰”,和《赤壁赋》中的“羡长江之无穷”。

艰难的艰可能会被下意识的组词为艰难,但需要验证。

因为艰也有可能被名词化,当做“艰苦的处境”。

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正确呢?超然客公众号 需要参考课内近似的句式。

如果课内知识能做到最基本的掌握,就知道长江之无穷的无穷是形容词,因为之在这里做定语后置的标志,所以可以验证多间,应该是形容词——非常艰难。

3.并列式定词性

如果发现它与旁边或同结构中同位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反,词性必相同

修短随化——“修”,长,与旁边字“短”正好为反义词,所以可以依据并列式的定义判断其为并列式,那么它的词性应该和短一致,为形容词。

猜词义:猜词法用在哪儿?你看上去不会的词,容易出幺蛾子的词,全是猜词的目标和范围。

    并列式猜词法

以不能附会  尚通显者

    组词法

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方法,即组成一个与它词性相同的现代汉语两字词。

比如最简单的,看到兰,确定名词,组词兰花

看到栋,确定名词,确定古今异义,组词房屋的柱子【文言三百实词】

猜到一个词的准确词性,不一定只能应用一种方法,可能多种方法并用才能得出答案。

重点字判断依据:

    古今异义字必采分

    课内出现字必采分

    重点虚词必采分

例题部分

1.又减价集常平米,多作馕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馕:定词性,“作”后,与粥,药剂并列

所以应该为名词。

利用偏旁部首猜词法可以看出应该是食物。

如果稍微有些背景知识联想到新疆的馕并组词为馕饼,更好;如不能,写“干粮”一样采分。

挟:定词性,因为后面的词,医为医生(因为后面搭配了治病,已有动词,所以医不能再为动词),所以应该是动词。

可联想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印证自己的判断。

利用偏旁部首猜词法可以知道它一定是一个手部动作。

再利用组词法可以组出同词性的动词,挟持。而挟持多少带有贬义色彩,而文中的挟并没有贬义色彩,因此我们把它去贬义化,称为带着,领着。

最后一个词,众。

众最容易联想到的是一个名词,但看他前面的甚应翻译成非常。非常是副词,不可搭配名词,如感到抽象,举几个例子,非常人类,非常北方,这种说法放到文学性语言里是可以的,但在本质上它是病句。

而非常美丽,非常漂亮,非常可恶,就是合理的,所以可以判定这里的重应该是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根据偏旁部首猜词法发现重是由三个人构成的,所以意为人多。那么此处的众就是多的意思。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

通显:首先确定词性,根据句子成分分析,“尚”可以知道叫做推崇,崇尚,是动词,然后我们可以组词,中国古典传统价值观中有一句,崇文尚武。文和武应该都是名词;但如果用通和显分别组词的话,好像很难组出名词的概念。

这是一个明显的并列式,所以我们可以用并列式的特征判定出来,通和显,不管是什么词性,至少是一个含义。

这时我们就会想到崇尚,还可以搭配形容词,比如崇尚美丽,崇尚时尚。这时我们会发现通和显两个词,通可以组成形容词,通达;显可以组出形容词,显贵。

如果无法组出如此准确的形容词,可以根据词义的感觉体会,通,接近于走到哪都吃得开;显,接近于扬名立万,可以到处显摆。所以根据意义翻译为“成名成功”也可以。

毛发之用:不用怀疑,就是有个毛用。换言之,一点用都没有。

3.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人名)哉?

省略号之前的是这个翻译句子的前文,从这里可以确定,于麟是一个人。

翻译给出了,距镀指的是规矩。

创,根据后面的“其好”可以判断出来“其好”是名词性宾语,所以创应该是动词。那么创应该组词为创造还是创伤呢?这两个动词含义,一个褒义,一个贬义。我们需要看一下前文的信息。

前文给出了一个动词,不敢;还有一个带注释的名词,规矩。我们可以先猜测一下“尽斥”的词义。这时你只需要想想现代汉语中“不敢”后面可以搭配哪些词

不敢吃,不敢看,不敢玩——不管后面只可以搭配动词,所以“尽斥”也是动词。既然如此,我们知道尽应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尽头,另一种是尽情。

它处于一个动词词组里面,所以只能当尽情讲。

斥,直接找一个和“规矩”搭配的动词就好。所以然不敢尽斥矩度,就是却不敢尽情的使用规矩。那么规矩是创造性的,还是对不愿受约束的天才有损伤性的呢?超然客公众号 可以判定应该是规矩会限制天才的发展,所以创在这当创伤讲。

最后一句话带人名,直接可以翻译为——更何况是世贞呢?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这句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其”,这个“其”不用怀疑,句首,它无非是当代词或者是发语词。如果当发语词的话,三句话都会缺主语,所以说在这里应该是都做代词。

  气,语,志意,应该都可以没什么悬念地判断为名词。

志意在这里,也相对容易可以知道是抽象的精神层面的名词,根据组词法或者是利用并列式都可以得出,大概的翻译是意志。

盖,放在句首,只有一种翻译就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成“这大概就是……”。

这里唯一的难点是“侈”。但是由于这个词非常不常见,而且在现代汉语语义里面只可以与奢侈组词,所以难度反而弱化了,它就是约等于奢侈的意思。

进而我们会发现,大概是得到山水之助,非常“奢侈”了,这种翻译方式并不准确,所以需要把奢侈这个略带贬义含义的词去贬义化,引申为“多”

    县有轻囚数十人,会春暮时雨,临(人名)白令请出之,令不许。

县,名词,本应是地方级行政单位。但是根据后面的语义“囚”可以判断出他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单位。我们可以利用组词法组出一个词叫做县衙。

会,【硬知识】遇到,适逢,正赶上。

白,先判断词性。临是个人名,后面的“令”需要猜测

这时可以往后看,发现下一个小分句叫做,令不许。不许这个词我们都知道叫做不允许,不同意。那么我们利用现代汉语组词法会发现,不许前面搭配的词往往有这几种:妈妈不许,老师不许,对象不许。

所以可以判定令在这里应该是一个表人物的名词,再次通过组词法可以确定——县令。

到这为止我们就应该可以判定“白”,肯定是个动词。进而组词有一个词性和白同为动词的现代汉语词汇叫表白,表白其实最原始语义就是“告诉”。所以可以判定,白,应该翻译成告诉。

请,【硬知识】两种翻译形式,第1种是请求,第2种是请允许我。

第2种的被考概率大得多,但是在这里,因为唐临要求释放的是囚犯,所以不涉及,请允许我的语义应该直接翻译为请求。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唐临禀告县令,请求释放这些囚犯。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这里的短,一看就是一个重点字。

首先确定词性,贾生肯定是一个人,我们甚至都可以准确的把他确定为贾谊。乃,于是就。

所以可以判定:“(有的人)于是就xx贾生说”……此时中间的短必为动词。

没有明显的并列式或者偏旁部首,所以我们最常用的方法还得是组词法。

有一个很贴近他的,很有口语色彩的词叫做“揭短”。我们可以把这个词汇去口语化,就变成了谈论xx的短处,甚至更文雅一点,你可以写作“非议”xx。

专欲擅权的擅,不要一看到它像是“擅长”的意思,就直接把擅长摆在上面,还是要理性的先分析词性。因为权组词成权力,在这肯定是一个名词,所以擅长的擅肯定是动词,且绝对不能翻译为擅长,因为擅长权力搭配不当。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偏旁部首猜词法,发现擅长的擅是提手旁,所以搭配权力应该可以答出,舞弄、摆弄。

纷乱,看到这个词别一激动就直接把纷乱抄上去,还是要先分析词性的,因为后面的“诸事”肯定指的是各类事情,所以必须是名词。

而前面的主语始终没有变过,都是洛阳之人,换言之,代指贾谊。所以我们可以把离他有点远的主语跟着个小分句拼接到一起,就是洛阳的人纷乱各类事情,据此可以判定纷乱,应该是动词。

既然纷和乱同时承担一个动词的语义,所以可以判定它为并列式。分虽然不好判断,但乱可以用组词法很好地判定为同词性动词——搅乱。

那么纷乱,在此直接翻译为搅乱就可以了。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苟,【硬知识】在这里翻译成“如果”。苟这个词在高考中只有两个主要翻译,一种叫如果一种叫苟且而翻译成,如果的几率比苟且要大得多。如果知道这两个语义的话,只需要根据句意做判断就行了,因为不能说圣人苟且可以强国,这样语境就变成了略含贬义,没有上下文支撑,这个句子是含有贬义色彩的。

法,依旧来判断词性。不是一个否定词,否定词后面只能接动词或者形容词,如果法当形容词的话,这个句子成分是不完整的。不可以,不愿意,不能,这些词都属于否定词后接动词的形式,所以我们只能判定“法”为动词。

超然客公众号 组词法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组出“效法”。如果不顺利的话,可以依据后文的“其故”判断——故,这个词有两种翻译,一种是原因,一种是“之前的事”。

所以不法其故,分类讨论,可能会有“不追究它的原因”和“不效仿之前的做法”两种,我们先搁置继续往后看。

你会发现这个句子本质上是一个对偶句,后面还有一句“不循其礼”跟“不法其故”处于相同句式的相同位置。所以说他们的意思应该是接近的。不循其礼,相对好翻,就是不遵循礼法。

那么我们研究之前的两种翻译,一种是。不追究原因,一种是不效仿前法。这时我们会发现原因,似乎没有前文支撑,谁的原因,什么的原因,怎样的原因?如果不说明句意就不完整。

所以我们只能选择不法,其故翻译为不效仿前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英语四级考试网 -- 英语四级翻译的原则与方法(四)
古诗词的词法和句法
古诗词的词法和句法(讲座稿)
短文改错解题通法
2015年6月英语四六级翻译必备:词性转换
简单句的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