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质
材料一:
近代以来,康德对德福关系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他认为实践理性的目标是追求道德,追求善。道德有二:一是以对象本身为决定原则的道德,二是以法则为决定原则的道德。前者不是真正的道德,只是他律道德,只有以法则为决定原则,才是真正的道德,即自律道德。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让道德配享幸福,最终达到最高的善。人不能缺少道德,更不能缺少幸福。道德不可缺少,是因为只有道德才能代表人的价值;幸福不可缺少,是因为如果有德之人总是得不到幸福,那么这种道德对人而言也难以接受。因此,必须想办法把道德和幸福结合起来,两个方面都照顾好。无条件的纯善极善配享幸福,才是道德的最高目的,才是圆满的。如何将纯德之善与幸福联系起来以达至圆满,就成了康德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牟宗三将康德最高的善译为圆善,取整全而圆满之义。
在牟宗三的《圆善论》看来,儒家有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的道德宗骨,这一道德宗骨就是孔子的仁,孟子的本心。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本心,都是道德的本体。这种道德本体有强烈的创生性,可以创生道德的存有。在创生道德存有过程中,道德之心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赋予宇宙万物,同时也影响到对于成就道德过程中那些付出和牺牲的看法,使那些付出和牺牲随心而转,转化为内心的满足和愉悦,成为道德幸福。这样一来,既有德,又有福,德福一致,圆善由此而成。
但儒家并不关心康德意义的圆善问题,保证有德之人必有福,不打这个包票,是因为他们看得很清楚,道德与幸福并不是一码事,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分属不同的领域,不能混在一起。这方面孟子讲得最清楚:"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道德的根据是在每个人内心的,你好好去求,就能得到,你放弃,就会丢掉,因为这是"求在我者"。孔子的弟子伯牛不幸染有恶疾,孔子前往看望,发出无可奈何的叹息,感叹这样的人也会遭遇这种情况。这就说明,即使有德的人,也会罹患重病,也会短命天折。
(摘编自杨泽波《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质》)
材料二:
儒家讲求德性修为,首先考虑的不是能否由此获致福报,而是本来就将修德作为主体的存在论基础予以肯认。此第一层级的基础义理。孔子讲“为仁由己、欲仁则仁至、优道不忧贫",孟子讲"仁义礼智谓性不谓命、非由外铄、天爵",均以德性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基础。换句话说,作为最直接的主体义务,主体的德性修为及努力不过是主体自身目的性原则的展开进程。所谓德福一致与否,至多只能归入第二义。如果因为德福相悖而对德性修为产生怀疑,那恰恰说明该德性修为在开始时就掺杂着功利的动机,这不符合儒家德性论的第一义谛。用康德的话说,这就不符合先天的道德法则,是不纯粹的实践理性。这样看,儒家德福智慧与功利主义相关主张是明显不同的,“功利主义学说主张幸福是值得欲求的目的,而且是唯一值得欲求的目的;其他事物如果说也值得欲求,那仅仅是因为它们可以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功利主义以幸福为第一义谛,以幸福为目的来考量其他,包括道德。儒家的思路则与之迥异,乃是以道德为底色来衡量幸福。同理,儒家与幸福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派的主张"幸福就是整个至善,而德行只不过是谋求幸福这一准则的形式”也显然殊异,而与斯多亚派的主张“德行就是整个至善,幸福只不过是对拥有德行的意识”则有思路契合的部分可能。
需要澄清的是,外在的善、福“不受重视”,并不意味着儒家对其完全排斥,其实儒家同样看重这些外在的物质福报,只不过儒家采取了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即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获得这些物质福报,不甚重要。也就是说,儒家认为这些物质福报可以有,甚至"应该"有,但对于是否必然可以得到,则不甚重视。《中庸》第十七章有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以往很多解释为了回避现实中常有“德福不一”之情形所造成的诺难,往往将此段解释为“只是以舜的生平经历作为根据",认为此论并不具有普遍性。其实不然。这是儒家表示"有德必有福"的明确论断。
(摘编自程旺《从“困境转化”重思儒家的德福之道与德福一贯》)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德福关系问题,康德提倡以法则为决定原则的道德,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让道德和幸福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圆满。
B.牟宗三认为孔子的仁、孟子的本心都是道德的本体。这种道德本体具有创生性,在创生过程中,可以赋予外物以价值和意义。
C. 儒家讲求德性修为,肯定修德是主体的存在论基础,这是第一层基础义理。如果掺杂功利动机,就不符合先天的道德法则。
D.斯多亚派认为德行就是整个至善,幸福是主体自觉的德行,伊壁鸠鲁派认为幸福就是整个至善,德行是获取幸福的形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牟宗三认为儒家的道德之心把付出和牺牲转化为道德幸福,德福一致以达圆善。
B.孟子认为德是“求在我者”,应该积极主动;福则是“求在外者”,不必强求。
C.功利主义认为把幸福作为追求的第一义谛,道德虽也值得追求,但是次要目的。
D.《中庸》说大德必得位、禄、名、寿,明确论证了儒家“有德必有福”的观点。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子路为孔子的遭遇深感不平,认为"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B. 颜渊德行很高,深受孔子的赏识,但是他也难免于穷居随巷、箪食瓢饮的处境。
C.善者吃亏,有德者生计堪忧,会动摇德性存在根基,引发"道德无用论"感慨。
D.教师的幸福与道德紧密相关,教师应通过实践在修身、敬业、创造中以德谋福。
4.两则材料在进行论证时多有引用,请结合材料分析引用论证的作用。(4分)
5.在道德与幸福之间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向一致,是任何一个正常社会得以良性运转的基本条件。请你根据材料谈谈如何既能涵养道德又能保持幸福感。(4分)

【参考答案】

1.C3分)“就不符合先天的道德法则”错,不是儒家观点,是康德的观点。
2.C3分)功利主义认为幸福是唯一的目的,道德等其他事物不是目的,而是达到幸福的手段。
3.A3分)材料一没有“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的观点。
4.1)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比如引用孟子“求在我者也”“求在外者也”,论证道德与幸福内外有别、不能混为一谈的观点,引用使论证更有力度。(2)增加论证的真实性。如引用孔子关于“仁”“道”的论述、孟子关于“仁义礼智”的论述,论证德性是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引用为论证提供了真实科学的依据。(3)精炼文字,节约篇幅。引用《中庸》中大德必得位、禄、名、寿的言论,论证语言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共4分,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每点中,作用概括1分,举例说明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1)加强自律,追求高尚道德,用高标准创生道德,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影响他人,改变世界。(2)树立正确幸福观,摒弃功利主义,对于物质幸福豁达大度,不刻意追求,要以道德为底色来衡量幸福。(共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儒家幸福观:德福一致 忧乐圆融
杨泽波: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质
儒家文化与人格--吴和鸣
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
中国传统德性思想
道德智慧与人生智慧(肖群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