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批判的能量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类历史上,批判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正是哥白尼对“地心说”的批判,才揭开了我们所处星球的真相;正是费尔巴哈对唯心论的批判,才驱散了大的认识上的迷雾。

不仅如此,哥白尼构建了“日心说”,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为近代天文学铺平了道路;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登场扫除了障碍。

而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庄严宣称:“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断世界。”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进入新高考时代,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成为主体。不论是文字类的语料,还是图画类的素材,它们都选择一个视角或直接,或间接地折射社会现实。选取的材料尽管有时间的差异——有的取材于当下,有的从历史中挖掘,但都极具现实意义。正是把根深深扎在厚重的现实土壤中,材料规定的写作才不至于显得空泛漂浮;而写作驱动任务的明确划定,也避免了套作和宿构文章的出现。

“高考作文应回归生活,观照社会。”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高考作文提出的要求。很显然,上述作文是根据这一要求命制的。从素材看,它是连续性的文本,由三个自然段组成;从语义关系看,材料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权威的批判,才能认识真相;突破旧的束缚,方可开辟新的;否定是前提,创新是关键——阐述革故鼎新、突破创新的道理;从选材的视角看,涵盖了古今中外,反映的内容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型事件,并且都是学生熟知的。因为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实,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不论从材料提供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从写作立意的层面,写作者都不会有陌生感。

弄清楚材料的内容和蕴涵的道理,再看看围绕材料提出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求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却明确了写作时需要关注的角度:构思立意必须立足材料,是“你”阅读材料获得的感受,即文章的主题源自于材料反映的内容;必须全面理解材料含括的内容,写作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和社会,而且是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就写作要求涉及的几个方面看,它从写作的主体、构思立意的依据和写作应坚持的原则三个方面对写作任务作出明确的界定。

【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是在明确任务指令指引下的写作活动。就提供的写作素材看,它不仅设定了具体的话题情境(语料本体),还指出了写作应该遵循的要求(任务指向)。从语料本体关涉的内容看,它从三个层次阐述了“批判、突破、创造”的道理。不过,道理的阐释不是纯理论性的,而是以具体的事实为依据,把道理蕴涵在其中。写作时,全面理解语料含括的内容是写作的前提:第一段的关键词是批判,因为对前人固化认识的批判与否定,才会进行新的的探索,最终才可能揭开真相;第二段的关键词是出新,对宇宙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剔除错误观点的同时,还要建立新的认知,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才会获得更多的真理认识;第三段的关键词是创造,就是说对旧的错误的否定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进行探索与创造,以建设全新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世界。三个自然段虽然从不同层次陈说了道理,但是聚焦的核心意思是批判否定旧的错误的,创造新的科学的,这样社会才会向前发展,文明才能不断提升。

理解材料是写作的前提,如何立足材料构思立意是关键。就写作的材料而言,它包含的信息是多元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确定写作视角就是从各种信息中去除杂芜,删减枝叶,筛选核心内容。只有抓住材料的关键点,才算牵住了写作的“牛鼻子”。就材料看,写作时可以以其中一则反映的主题为中心;可以以一则为主体,兼顾其他;也可以把三则内容进行综合,提炼共有性的核心思想。从全面性、完整性和切题性的角度看,综合性地整合材料内容是最贴合命题要求的。完成了对材料的解读与理解,接着就要认真领会由材料提炼出的驱动写作的任务:一要写出自己阅读材料所引发的“感悟与思考”,即写作的主题必须与材料蕴涵的主题相吻合,不能丢开材料漫无边际地发挥;二在立足材料的同时,必须回归生活、放眼社会、观照现实,即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要把写作的根植入到厚重的大地中,这样文章才有温度、厚度,才有色彩和质感。当然,在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理念,即观照现实的同时,对材料内容适当勾连不能忽视。

【下水作文】

破旧立新,落红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朵花的凋谢,“零落成泥碾作尘”,汲取大地的养分,孕育新的的生命,才有了春回大地之后的百花争艳,才会出现枝头红杏闹春意的盛景。旧生命的逝去,成就新生命的涅槃。这种生命的接续,不是旧有生命的翻版,而是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后的突破与超越。

自然如斯,社会亦然。从遥远的农耕和游牧文明一路走来,走过工商文明,进入科技时代,每一次小小质变的发生都离不开对旧有的、无法适应现实的东西的否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宇宙天体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转,这是客观的存在。不过,人们对这种客观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就认清它本来的面目。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虽是一字之差,但这种颠覆性的认识,不仅是对前人已成真理认识的否定,也是对权威的挑战与背叛。正是这种不为皇权所囿,大胆地批判,才有了对宇宙天体科学性的真理认知。

自然运行按照既定的程式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类历史的创造与书写因为离不开人的参与而充满太多的不确定。虽然社会发展受特定规律的制约,但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冥冥之中神力的作用到“君权神授”的人的三六九等,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定位,不同的作用发挥,由怀疑到突破、从超越走向创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个个小小的进步,才慢慢看清真理的模样。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推动,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人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不是生来就清楚明白,同样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同的社会角色扮演,发挥不同的作用。有的人可能就是一枚普通的螺丝钉,有的人也许是“擎天博玉柱”。面对不同的分层,有人会抱怨命运的不公,有人会逆来顺受,有人会逆流而上,搏击风浪。能够走多远,不是取决于别人给你创造的条件,而在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人生的定位。从身体的角度看,史铁生是不幸的,二十多岁就被剥夺了用双脚亲吻大地的权利。但是,他没有听天由命,而是在轮椅上与病魔进行斗争。从家到地坛,一道道轮椅碾压的印痕是他对旧生命的告别,更是凤凰涅槃的抒写。

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对旧有的否定,剔除不合时宜的东西,就是在“破坏旧世界”。如果仅止于破坏的层面,时代不可能进步,世界只会满目疮痍。打破旧有是创造全新的前提,在荆棘丛生、瓦砾遍布的大地上建造一座座高楼大厦,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2中考写作训练:漫画材料作文——多多未必益善
立意需先行,中心要明确
2021年武昌区调考“社会精英与社会承担”作文写作指导
[转载]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训练精选20题
快中考了,如何有效避免负能量,写出正能量的作文来?
新型作文写作指导——单则及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