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念奴娇·秣陵吊古(屈大均)

念奴娇·秣陵吊古①

屈大均②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

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虎踞龙蟠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

灵谷梅花,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石人③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注】①秣陵:今南京。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③石人,指明皇陵前的石雕人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三句直抒胸臆,并以“萧条如此”的感慨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B.“花柳”句借景抒情,写秣陵繁华胜景使人迷醉,导致了六朝的覆灭。

C.玉笛、金笳声声,秦淮微波荡漾,视听结合,烘托了深沉的兴亡之叹。

D.燕子飞归故国,化用前人诗句,赋予燕子新的内涵,拓展了词的意境。

2.本词下阙结尾两句与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下阙结尾三句,在手法运用与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3分)B(错在“秣陵繁华胜景使人迷醉,导致了六朝的灭亡”。“花柳何曾迷六代”意思是六朝的灭亡并非因为迷恋沉醉于花柳这些自然的美景,言外之意是六朝所以灭亡主要缘于统治集团自身主观上的腐化堕落。)

2.(6分)①本词结尾两句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向明孝陵旁历经风雨、至今仍在的石人发问,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的沧桑(兴亡)之感。(3分)②《桂枝香·金陵怀古》结尾三句化用杜牧诗句,讽喻统治者耽于荒淫享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3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庄《锦堂春·燕子矶》阅读练习及答案
【词风雅韵】崔长平 | 致燕子-词五首
请谈谈刘禹锡的《乌衣巷》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经典宋词之美,一阕词就是一幅画
小阁重帘有燕过,晏殊的闲情雅致
秋归(阮郎归?词林正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