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中秋,家人团聚,一起吃月饼是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年月饼也“吃”出了新意思。

不少商家针对只身在外的单身人群特别推出了“一人食”规格的月饼以及“单身”系列商品,颇受欢迎。

此外,月饼包装也现新意。有的月饼盒很有创意,取出月饼后,可以动手做成收纳盒、灯笼甚至花瓶,迎合了简约时尚的生活需求,吃玩两不误。

在上海、大连、厦门等地,反诈标语和提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 的二维码被印在了月饼包装上,反诈成了赏月时的又一家庭话题。

新时代,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对此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中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新”意,无论是“单身”月饼,还是创意包装,还是反诈宣传,都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活力。由此引发我们对如何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焕发新活力的思考。

近年来,很多文化节目都对此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还有2022年春晚的《只此青绿》等舞蹈,河南电视台推出的系列“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如《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节目火爆网络。此外像故宫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都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赢得认可。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考生需要在文章中呼唤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既要肯定传统文化的优秀底蕴,又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复活,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成功事例加以分析,总结出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的方法措施。

【参考立意】

1.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2.让传统文化触动年轻人的心灵。

3.让传统活在当下。

【佳作展示】

1.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关于“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讨论话题越来越多。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曾在某一档娱乐节目上批判几位年轻人没有常识就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另外,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甚至成为狂欢日,再次引发众人对于年轻人和传统文化关系进行思考。可以肯定的是,在当今全球多元文化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多数年轻人心中日渐式微。那么新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材料中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如今被增添了“新”意,无论是“单身”月饼,还是创意包装,还是反诈宣传,都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活力。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出圈证明了,在这个信息庞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优质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生存之地。今年河南卫视春节的《唐宫夜宴》、元宵节的《元宵奇妙夜》、清明节的《清明奇妙夜》以及这次端午节的《端午奇妙游》,在没有当红明星大流量加持下,河南卫视利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创造了大量的流量。这几次的出圈都是对河南本省文化的传统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宣扬,可以说真正火“出圈”的是中华传统文化。

在很多年轻人沉迷于王者荣耀、英雄联盟、魔兽世界、大话西游等游戏的时候,他们却默默地选择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记得前段时间有一档名为《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经常登上网络热搜,怀着好奇之心,我观看了一下,我发现神秘的故宫,伴随镜头移转,一步一景,徐徐地在我们面前展开,真是让观众大开眼界。无疑是这帮年轻人承担起了传播故宫文化的重任。

无独有偶,象《国家宝藏》、《本草中华》这些节目,也是因为有了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而得到弘扬。有的年轻玩家制作“文物”游戏,也有青年设计让国宝(国粹)开口“讲故事”,他们创意“活化”、“青春派”的表达,用时髦的话语解读叙说,为传统文化添上新彩。可以说,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演绎下,正在积蓄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面对着激情澎湃的传统文化传播者,难道我们能够无动于衷吗?

在自媒体时代中,文化的传播形式、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加吸引年轻人,在他们心中产生更大共鸣,变得尤为关键。

让我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吧!让传统文化充实我们的生活,丰盈我们的内心,滋养我们的精神。我也坚信,传统文化定会因为我们的年轻和敢作为而生机勃勃。只有我们把传承中华文化当成自己的责任,为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奉献才智,传统文化才能够拥抱时代,走向未来。传统文化的兴衰,我的责任!

2.让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的心灵

新时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材料中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如今被增添了“新”意,无论是“单身”月饼,还是创意包装,还是反诈宣传,都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活力。

新时代领路人曾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可以说,丢掉中国传统文化,就隔断了精神命脉,丢掉了中华民族的“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年轻人逐渐丧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有的甚至连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不重视的现象让人担忧。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渗透到年轻人是目前重要的任务。

我认为,要想在年轻人心中植入传统文化,应该从小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进行教育学习,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国家应该全面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增设“传统文化”科目或相关科目,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心中。

建立与现代生活的联系,达到共情效果。

“古籍虽古,却可以与时代同行!”这是许多人看了《典籍里的中国》后的切身感受。因为这档节目,那些往常被形容为“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籍,成了年轻人热捧的对象,并形成一股学习的热潮。原因何在?在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韩永进看来,秘诀在于将典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进而达到共情效果。“有句吉祥话'五福临门’,而最早的'五福’就是《尚书》里提出来的'向用五福’。这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DNA。”韩永进认为,这档节目的吸睛之处便是牵引观众的思绪和情感,让人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

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除了建立与当代生活的链接,传统文化还需真正放下包袱,和年轻人进行真诚的交流和对话,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有趣的创新。以河南博物院为例,继“考古盲盒”和《唐宫夜宴》之后,该博物院又上热搜了,这次“破茧出圈”的是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他们用复原古乐器演绎了根据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插曲改编的《清平乐》。视频一出,评论区里夸声一片。。比如,在博物馆里开展提问式的互动教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些针对青少年的展览,可以提供一些特别展品让他们用手去摸,边玩边学,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感知体验。“这样他们才有兴趣和你互动,讨论十万个为什么,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传统文化不是赶时髦,而是一个延续的常态化、生活化的过程。

随着“国学热”“非遗热”“诗词热”的不断兴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幼儿读经热”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有的学校举办成人礼、毕业礼,上千学生在操场上三跪九叩;有的学校让孩子们穿着汉服摇头晃脑;还有所谓“女德班”“国学班”,其作秀成分有多少?孩子们能真正学到什么?值得深思。

要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就不能把传统文化作为封闭的、对立的文化形态,而是要紧密结合当下文化形态,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宫夜宴火了,接下来会是啥?
【康康说作文】审题的二级方法(2)——对信息进行归类概括
这7个标题简短给力,适用于“传承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等主题,快收藏!
甲骨文表情包不止有个好创意
从B站到咪咕圈圈,看汉服「出圈」与年轻人「入圈」
最近大火!“无语菩萨”出圈,预约都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