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语文必修下《答司马谏议书》备课资料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积累并掌握文言知识。

2.理清反驳思路,分析驳斥方法,理解驳斥逻辑。

3.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教学过程:

导入

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变法改革,以期有补于世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代谏臣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谏太宗十思疏》,今天我们来学习改革名臣王安石据理辩争、剖白心迹的书信——《答司马谏议书》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可守。——王安石

介甫无他,但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司马光

论来介甫初间极好,他本是正人,见天下之弊如此,锐意欲更新之……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朱熹

王安石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能够代表中华民族人格的人物。  ——胡适

2.背景:

北宋神宗时期,由于三冗问题(冗官、冗兵、冗费)严重,国库空虚,再者,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以文官担任武将职位,为避免地方割据,守内虚外,兵无常将,军队战斗力低下,国家积贫积弱。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希冀扫除贫弱,为富国强兵,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王安石变法。

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一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3.文体知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书”是名词“书信”的意思,所以,“答司马谏议书”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二、预习检查:

怨谤(bàng) 难壬人 胥怨 盘庚(gēng) 会晤(wù)

某(草稿中用以代替本人名字,可译为我)启(陈述):昨日蒙教(承蒙赐教),窃(私下,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以为(认为 )与君实游(交往)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持)之术(方法、主张)多异故(原因)也。虽欲强聒(强作解说 ),终必不蒙见(表示被动)察(理解),故略上报(写回信),不复一一自辨( 同“辩”,分辩)。重念蒙君实视遇(看待,对待)厚,于反覆(书信往返)不宜卤莽(同“鲁莽”,马虎草率),故今具(详细 )道所以(...的原因),冀(希望)君实或( 或许)见(用于动词前,译为“我”)恕(谅解)也。

盖(句首语气词 )儒者(读书人)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清楚明白)矣。今君实所以(用来)见教(指教我)者,以为(认为)侵官、生事、征(求)利、拒谏(纠正),以致(因而招致)天下怨谤(怨恨诽谤)也。某则(却)以谓(同义互解,以,认为;谓,认为):受命于人主(君主),议法度而修(修正)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官吏的统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不为(不是)侵官;举(施行)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治理整顿财政),不为征利;辟(批驳)邪说( 荒谬有害的言论),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 预先 )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非一日,士大夫多以(把)不恤(顾念,忧虑 )国事、同(附和)俗自媚于众为善( 美德 ),上乃(于是,就)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为什么)而不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盘庚之迁,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者民也,非特(仅)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因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度( 考虑)义(适宜)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 值得反悔的地方 )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施恩惠)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动词,办事)事,守(遵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知道,这里是“领教”的意思)。

无由(没有缘由)会晤(会面),不任(不胜)区区(小,自称的谦辞)向往(仰望)之至。

1. 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 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变法?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

5.作者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名实相符是辩别是非的原则 )

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7.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 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9.作者重点批驳对方的什么观点?这样批驳有什么好处?

“(变法)以致天下怨谤也”(致谤)

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

10.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三、问题探究

1.概括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2.具体分析

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阐明写信的原因和目的。目的是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好为后文的驳斥作铺垫。

先说自己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叙友情是为直率说明彼此的分歧只是政见不同;再说自己不被理解无法自辩的委屈,诉苦也是为后文作铺垫;最后感激司马光优待自己,回复是希望司马光谅解自己,实际上却是在为驳斥对方作一个铺垫。

解读王安石郑重回复司马光的原因。

面对司马光的第一次批评,王安石只是“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为什么这次却写下《答司马谏议书》“具道所以”郑重地回信呢?

点拨:结合本文写作背景以及文题中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称呼。

明确:(1)司马光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在第一封信《与王介甫书》之后,又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出于“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鲁莽”的原因,王安石写下《答司马谏议书》予以回复。(2)文题中,王安石称呼司马光为司马谏议,侧重强调其谏议大夫的身份,说明二人的书信往来并非私人的,而是带有半公开的性质。熙宁变法时,新旧两派的政治斗争在朝廷上下引人注目,二人的书信往来带有半公开的性质,双方在论战辩难时都全力以赴,期冀说服对方,所以王安石回信是慎重细致的。

第二段是信的主体,王安石集中驳斥的司马光的责难,王安石的驳斥思路与逻辑是什么?请讨论分析,分条梳理。

面对司马光“反对变法”的论述,王安石是如何进行辩驳的?

引导:驳论可以从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条渠道入手。

王安石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出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针锋相对的进行驳斥。文章短小精悍,立论与驳论结合,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结合,当下与历史结合,排比与反问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先批驳对方观点,再深挖对方思想根源,然后委婉表明自己坚定改革的立场。

提示: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明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斥法。

司马光对新法和王安石的责难之词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王安石针锋相对地摆出事实。

你所讲的五点都是与实际情况不符。

【提问】总结本段的反驳思路。

【明确】第一步,确立标准。名与实须相符。孔子强调“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而也是司马光的标准。

第二步,明确靶子。将司马光的书信中对新法的长篇大论的指责概括为五个要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只要能够证明对方强加给新法的种种罪名“名实”不符,就可以驳倒对方。

第三步,逐一批驳。为了揭示司马光的指责“名实”不符。王安石说,接受皇帝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改,再交给有关职能部门的官吏去实施,这不能算是侵夺原来官吏的职权;施行推行古代的圣贤君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滋生事端、无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增加国库收入,不能算是横征暴敛,与百姓争利;驳斥、抨击邪说谬论,责难、诘责巧言谄媚的小人,不能算是拒谏。

总之,集中驳论,短小精悍,简明有力。

第3段作何理解?

提示: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作者引“盘庚之迁”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盘庚之迁”的历史事实,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要确认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壬人”的毁谤而放弃新法的推行;同时也表明自己会像盘庚那样,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这也表现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第4段作何理解?

提示: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3.面对好友的指责,王安石的语气是那么的委婉客气,字里行间却是宁折不弯的骨气。请分别找出具体的表现。

【明确】柔的表现:①首段的谦词和敬词,如“蒙教”“窃”“冀”“见恕”等,尾段的“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虽然只是一句书信体的套话,但也表达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敬意。即使是朋友之间有了冲突,仍不忘礼貌。②称呼司马光“君实”,称呼对方本字而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呼其官职,也是出于二人多年的友谊。

刚的表现:①强调“名”和“实”的关系,用对方的逻辑反驳对方,不留情面。②强调变法的程序合理合法,强调变法的目的为国为民,称反对变法的言论是“邪说”, 反对变法的人是“壬人”,前面是为自己辩护,最后则是主动向对方进攻。句式一句比一句短,语气一句比一句强。③从澄清使“天下怨谤”的四个罪状,转为攻击对方反对变化的根源,揭露反对派的私心。④借助“上”的权威,暗示自己将改革到底。

4.概括文章中心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5.回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比较两者的书信,倾听思辨之声。

自由讨论:跳出两个人的辩论,作为现代高中生,你如何评价两个人的观点。

参考材料:

材料一:今日之理,患在官烦,不患员少……天下财斁(dù,耗费)之大者,唯二事焉,最多者兵资,次多者官俸。其余杂费,十不当二事之一。(《旧唐书·沈传师传》)

材料二:“一岁之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国用无几。”(蔡襄《忠惠集》)

材料三:“事实是,王安石使国家的垄断取私人的垄断而代之,弄得小生意人失业;农人在无力付强迫的青苗贷款和利息之下,卖妻儿而逃亡,为他担保的邻居,或与之共同逃亡,或把财产典卖。县镇监狱有人满之患,每一县政府都有查封的抵押品和没收的财产,衙门也讼案充斥。朝廷这样失政之下,即使没有外敌侵入,任何朝代也会灭亡的。”

(林语堂《苏东坡传》)

司马光说:我只看到了变法带来的弊端,没看到 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以利义之争否定全部,过分保守了。

王安石说:我只看到了国家亟待改变的时局,没看到变法带给百姓的严重后果,没有广开言路,过分激进了。

四、拓展阅读

1、尺牍中的胸怀与情操:作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安石非凡的政治胆略?

明确:(1)“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段文字中四个“不为”连用,构成排比。“不为”,即 “不算是,不算作”,构成表否定的判断句。排比句和表否定判断句连用,既明确了己方观点,驳斥了对方观点,又增强了气势。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这句话中“何为......不......”意为“为什么......不......”,表反问。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此处用反问句既表明“敌众我寡”的现实境遇,点明致怨之广的缘由,又表达了对“不恤国事、同俗媚众”却“气势汹汹”的士大夫的强烈谴责。

2.魏征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犯颜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都是立足现实问题,提出针砭时弊的建议和措施,他们不畏皇权,不因情谊而对政治见解妥协。他们心系天下,勇于担当,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党同伐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个青年学子,在国家发展的洪流中,既是对我们时代责任与担当精神的考验,也是我们践行这种精神的时代机遇。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不仅是对古代文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中国快速发展的需要。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不是求一己私利的人,都是站在百姓、天下的立场上,都是通过自己的理性思考,运用逻辑表达自己理性的声音,从不以势压人,公报私仇。实际上,两人既是政敌又是诤友。

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两人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从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

神宗死后,司马光担任宰相。皇帝询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时,司马光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皇帝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预感到王安石身后,可能会遭受世俗的鄙薄和小人的凌辱。他立即抱病作书,告诉右相吕公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

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甚为恰当、王安石的文章在气势上常人所不能及,所发议论多带锋芒、无平庸之气。朝廷根据司马光的建议,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赠谥号为“文”。

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子之争”。龙榆生评价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可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站在“福国利民”四个字上面。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塑造了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郭靖,我想,不仅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儒之大者,亦是为国为民。而王安石与司马光都是这样的儒之大者。

千载之后,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这场争论、变法的结局。但我想,司马光在收到王安石的这封回信后,一定会钦佩王安石严密的逻辑,但一定没有被他说服,虽然王安石叫“拗相公”,但司马光也有一个外号——“司马牛”。那么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材料,以司马光的名义再给王安石写一封回信,题目就叫“与王介甫再议变法书”,就变法中的某一措施发表你的看法,体现思辨的力量与君子间的情谊。200字左右。

3.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附:与王介甫书

司马光

介甫参政谏议阁下: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败相违戾,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至闾阎细民,莫不非议介甫。介甫知其故乎?光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陈之。

今人诋毁介甫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骚扰百姓,怨嗟盈路。

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此光所谓自信太厚者也。

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今介甫弃先圣之道,违天下人之心,将以致治,不亦难乎?

夫人谁无过,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何损于明?介甫诚能进一言于主上,请罢条例司,则国家太平之业皆复其旧,而介甫改过从善之美愈光大于前日矣。

光今所言,正逆介甫之意,明知其不合也,然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光俟命而已。

不宣。光惶恐再拜。

(节选自《司马文正公集》)

译文:

介甫参政谏议阁下:

从前跟您议论起朝廷的政事,(咱们的)意见常相抵触,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敬慕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我)私下里观察您有崇高的名望已经三十多年了,才能出众而且学识丰富。到现在您执政才满一年,从士大夫至平民百姓,没有不责备您的。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吧?我有愧作为你的朋友中的一员,不敢为了免于您的谴责,愤怒,而不向您一一陈述。

当今天下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不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自古以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文武百官都能胜(其)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完成;他们的养民之法,不过是减轻租税,减少赋税。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常谈,于是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又委任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使他们在各个地方推行新法。起初是发放青苗钱,接着想使每户出免役钱,后来又想制定农田水利法加以推行。扰乱百姓,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

说到侵夺原有官吏的职权,只能把政治秩序搞乱,您反而以为是治国良法而首先实施;放款收利息,这是鄙陋的事情,您反而把它作为王道善政而尽力推行;劳役自古都由平民负担,您反而打算征收免役钱,而由官府雇人代为服役。这三项措施,普通百姓都知道不适合,而您独自认为可行。这就是我所说的用心太过。贤明的国君(对您是)如此宽容,而您拒纳谏言竟然这个样子,这恐怕够不上“恕”道吧?这就是我所说的自信心太过。

老子说:“我无所作为,百姓自然会服从教化;我崇尚清静,百姓自然会正直;我无所事事,百姓自然会富足;我没有欲望,百姓自然会变得淳朴。”如今您抛弃古代圣人的道理,违背天下人的心愿,准备依靠它来治理好国家,(这)不是很困难吗?

人,谁没有过错,君子的过错,如日月的亏蚀。他有过时,人人都看得见;他改过时,人人都仰望着他。怎么会减损光明呢?如果您能向主上进一言,请求罢去条例司,那么国家太平的景象都会恢复其旧貌,而您改过从善的美德比起过去来越发显得光明正大了。

我现在所说的,正好跟您的意见相反,明明知道不合您的心意,但是我与您虽然在政治上的趋向不同,最终的归向却是相同的。因此敢于略陈述我的志愿,亲自传达给您,以尽益友的情谊,至于采纳或者拒绝,就全在您了!我等候命令就是了。

不一一细说。我内心惶恐,谨再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答司马谏议书》与王安石改革
《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
答司马谏议书
《与王介甫书》与《答司马谏议书》比较:一对政治敌手的不同进击方式 – 国学网
王安石:因为懂得,所以孤独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