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散文题型归纳

【题型归纳】

一、分析作品的结构思路

1.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分)(新高考卷《建水记》)

【解析】很多散文都以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尤其是游记类散文,游的过程,既是空间转换的过程,也是时间推移的过程。而本文的时间线索并不是一般的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间线索,而是叙述者思想的线索,叙述者用思想把建水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答案】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

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2.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全国卷3《记忆里的光》)

【审题】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方向

本题考查散文的标题。一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标题本身包含的意义;标题的主旨意义;标题的情感意义;标题的结构意义。

可以根据标题的内容指向带到文中具体分析,按方向进行概括。

【答案】

①含义:“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

②结构:“记忆里的光”是全文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串联起“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超然客公众号

③主旨: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3.《羊城晚报》曾经评价作者的创作“颇具年代感”,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苏州0模《在梧州看水》)

【审题】年代感:①指年代久远②选取不同年代

【答案】

①选材具有年代感:作者选取梧州典型风物和生活光景进行叙写:写“鸳江春泛”、洪水侵街、茶楼喝茶等场景描写或生活方式2分;

①结构具有年代感: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组合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人事物,按照从童年——参加工作——人到中年的顺序,呈现梧州的过去与现在2分;

③情感表达具有年代感:表达了作者不同年代的感受和认识1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梧州发展变化快的赞美1分。

4.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

【答案】不同:

①第4段运用更多的细节描写,刻画的更加生动传神,如细致地描写了仙女钻出蚌壳由小变大的过程。【手法】

②第4段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性色彩,故事的场景与自己的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如仙女带来的各种美味佳肴与自己的喜好有直接关系。【内容】作用:

①两段通过对比反映了在物质匮乏的生活条件下自己独特而真实的心理,表现了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内容、主旨】

②承上启下,共同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结构】

5.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全国卷1《越野滑雪》)

【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6.文章结尾关于春天景色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南京一模《童年轶事》)

【答案】

①呼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圆合,富有田园诗般的抒情气息;【结构】

②以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接续布洛西消逝的生命,表达了在生命代谢的体验中感悟成长的主旨(或对生命的赞美、敬畏)。【内容、主旨】

二、鉴赏作品中的形象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6分)(全国卷《萨利娃姐姐的春天》)

【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

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2.少年布洛西有哪些可贵的品质?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南京一模《童年轶事》)

【答案】第一问:纯真善良,诚实守信,富于幻想。

第二问:①使原本顽皮任性的“我”变得沉静克制;

②使原先幸灾乐祸的“我”学会怜悯同情(或答友善、宽容、珍视生命、敬畏生命)。

三、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1.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分)(全国卷《我们的裁缝店》)【答案】

①人物对话适当使用方言词,地方色彩较浓厚。比如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

②叙述语言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年轻媳妇用三只鸡来换裙子,作者说“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③叙述语言如同拉家常,温和朴实之中又有深厚的情味。比如“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天津卷《线条之美》)

④线条既然有这样的魔力,便为所有艺术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艺术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书法艺术,洗尽铅华,只剩了白纸上一丝黑线的游走。【拟人】那飞扬狂舞的草书,漏痕、飞白、悬针、垂露等等,恨不能将人间所有的线条式样收来,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飞墨于纸。或如晴空霹雳,或如灯下细语。【通感,书法是视觉,霹雳、细语是听觉,视觉和听觉相通】就这样牵着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排比】

【解析】

题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可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句式选择等方面作答。

【答案】

运用拟人、通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生动有力地展现了线条赋予草书简约而富于变化的艺术活力,体现了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3.本文用词别致,语言典雅,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潍坊期末《古镇随想》)

【审题】①答题方向:用词别致,语言典雅;②答题方式:分别;③答题要求:举例说明

【答案】

①用词别致:

示例1:如“品咂山中岁月”中的“品咂”,(1分)用于“山中岁月”,使得与滋味不相干的岁月有了味道。(1分)超然客公众号

示例2:如“让后人阅读不尽”中的“阅读”,(1分)用于“水痕",使得水痕有了内容,如同文字。(1分)

(如分析“锁”“雕琢”等,言之成理亦可)

②语言典雅:

示例1:如“首尾不断……欸乃声声帆影远",(1分)化用前人诗句,富有传统文化底蕴。(1分)

示例2:如“无酱不……用于佳肴”,(1分)句式整齐,有文言色彩,凝练厚重,富有古典意味。(1分)

(如分析“大山幽……古刹”“望遍水……醺香”等,言之成理亦可)

4.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核按钮》P60《在河之洲》)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答案】(手法+内容+情感)

①使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生机(健壮);

②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

③整句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形式灵活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 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

1.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全国卷《窗子以外》)

【审题】考查散文叙事视角的转换,即人称变化;以及作者情感的探究。

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

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③这两种人称的转换,和口语的随意性特征相符合,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真实可感。

2.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4分) (天津卷《线条之美》)

【审题】赏析作品的思路及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型,要从内容、结构和主旨三方面去考虑。

【答案】

①引故事使文章生动,作例证有力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

②深化了主题,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

五、探究作品的深刻意蕴

1.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全国卷《窗子以外》)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主要包括基本义、比喻义和语境义

【答案】

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超然客公众号

2.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天津卷《水缸里的文学》)

【命题点】标题的意蕴和作用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比如:双关、比喻、象征、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联系散文内容、情感、主旨、哲理等方面(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义)

【答案】

寓意(多角度切入,物质的、精神的):

①作者文学梦的主要对象【表层义】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关,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

②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表层义】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的故事,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③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和智力【深层义】因为小时候物质条件所限,作者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了作者的想象、智力;

④引发了作者后来的文学梦【深层义】水缸是作者的童年记忆,与作者的童年密切相伴,使作者保留了好奇心,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活力,引发了作者后来的文学梦。

表达效果(结构、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本身的艺术效果):

①贯穿全文的线索。由事及理,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造的看法;【结构上】

②揭示文章的主旨。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想象和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体味人生,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作奇迹。【内容上】

③生动形象,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艺术效果】

3.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指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请分析文本体现的“气”。(6分)(潍坊卷《北面山河》)

【答案】

①描写横山古堡古寺气势恢宏,历史悠久的文化厚重之“气”。

②表现横山儿女强健、悍勇、刚烈的精神之“气”。

③表现信天游、老腰鼓粗犷有力、激昂刚劲的豪放之“气”。

④叙写横山儿女浴血苦战,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奋发之“气”。

4.文章末尾写近代从中渡古镇走出多名将军,对这一内容应如何理解?(6分)(海安期初

《青龙偃月刀守护的阅读》)

【解析】

①内容上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本身内容上

②为什么要写,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内容(主旨义,由实到虚)

③和标题、上下文之间有什么关联?——结构上

④艺术效果(手法、艺术特色等)

【答案】

①将军多数能文能武,如同关羽;(内容上)

②这些将军,是当地灵秀的自然环境和优秀的人文环境共同造就的;(内容上)

③强调阅读之于社会和民族的价值,呼吁沉静虔敬的阅读。(主旨义)世界读书日

④与标题呼应,照应上文中的内容,关羽带动了许多士人阅读,使阅读成了他们的追求。

(结构上第6段)

六、综合考题(结构思路、主旨情感)

1.文章是如何借“酒”来表现古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潍坊期末《古镇随想》)

【审题】

既抓住了“酒”和“古镇”两个关键点,又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述了二者之间的关联。

【答案】

①通过写酿酒的缘由(1分)描绘了古镇偏僻幽美或寂寞宁静的生活状态(人文环境)。

(1分)

②通过写酿酒条件和技法的独特(1分),展现出古镇特殊的风土人情(或地理自然环境)。(1分)

③借饮酒思源(1分),回顾古镇悠久深邃的历史。(1分)

④借品尝老酒(1分),展现出古镇厚重的文化内蕴(1分)。

2.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新高考卷《建水记》)

【解析】抓住“饮食描写”与“建水城”的关联,从内容、主旨思考。

【答案】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

②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3. 作者回忆儿时到鸳江春泛看水时,对“吃”的叙写费了一番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4分)(苏州0模《在梧州看水》)

【审题】转换:写吃有何作用?

【答案】

①写吃,侧面表现梧州人鸳江春泛看水的热闹;

②写吃,写出梧州人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市井气息;

③写吃,表达作者对往日时光及梧州城的怀念。

4. 如何理解文章前后两次写到古柏“和天坛相配”?(4分)(临沂《天坛十三记》)

【解析】思考“古柏……”和“……天坛”相配。

【答案】

①前面写古柏庄重威仪,富有生命力,深具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历史悠久的天坛相配;(2分) ②结尾写斜立的古柏像日晷,直指天空和时辰,和天坛所传达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如答“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或“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观”也可)相配。(2分)超然客公众号

5. 鲁迅在谈及创作时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请据此简要说明本文的创作特点。(6分)(临沂卷《天坛十三记》)

【审题】体会作者情感,鉴赏表现手法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这一理念包括两个维度。

①“选材要严”是指选取的材料必须紧扣文章的中心,

②“开掘要深”是指在挖掘其思想内涵一定要深刻、深远。

【答案】

①选材具有典型性,体现选材严。(1分)

文章写天坛柏树,重点描写了一棵斜卧而顽强不倒的古柏,突出天坛柏树生命力顽强等特点,体现了“选材要严”。(2分)

②立意具有深刻性,体现开掘深。(1分)

文章以天坛柏树为中心,联想到梵高、史铁生关于柏树的作品,挖掘出柏树在美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层意蕴,升华出柏树契合天坛的精神理念,体现了“开掘要深”。(2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现代文散文阅读开头、结尾、简述题答题技巧
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意
怎么区分立意、主题、主旨、中心?
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探索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考大阅读答题技巧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