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文学教育重在培养健康人格
材料一:
文学教育是语言艺术的教育。苏东坡曾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就格外重视诵读玩味和感知领悟。现今的文学教育在重视文学作品阅读的传统上,关注对文学作品的细读,以一种带有可学习性、可操作性的文学鉴赏和批评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述、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编排与主题思想呈现等,进而考察其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活现实、社会文化及审美层面的意义。
茅盾先生认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第一步”,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通过文学阅读促进语言修养提升,同时在熟稔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侧重对意义的探寻。文学教育应加强对作品的感知和赏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提升语言素养,加深对作品中符号意义的解读和对文学美的深度理解,体味和把握作品的审美意蕴,最终通过学习主体的文学审美鉴赏,实现从语言接受能力到语言表达能力的深度转换。
文学教育在对人的道德培养方面的功用,要经由审美层面上升至道德完善的层面,而这一提升的基础是生动的文学作品、鲜活的文学人物。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演绎反映美德的主题,从而开掘出对阅读主体而言巨大的美德感召力量,即这种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是通过让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移情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继而由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德对其加以引导而得以实现的。
文学教育的终极目的与意义指向人的精神领域。文学教育对人的心灵世界的关怀,从其实践过程来看是内隐性的,要实现这一心灵关怀,需要借助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来达成。人文素养涵盖了情感道德、语言能力、精神领悟等方面。这些元素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对人的审美及共情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文学教育恰巧可以完成对人文素养潜移默化的培育。人自出生以来就有喜怒哀乐,更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人性渴求。这种渴求一旦在文学中找到对应的触动,人心中的柔软之处、温暖之处、神伤之处等都能得到情感的慰藉与安抚。恰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胸中恍惚不可捉摸之意境,借由文学艺术得以发挥,进而收获难以比拟的心灵满足。这种心灵满足想要在文学教育中实现,就应如朱自清先生所主张的,进入文学的世界,想文学人物之所想,感他们之所感,要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如此,才能经由文学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
(摘编自《文学教育重在培养健康人格》)
材料二:
关于“文学教育的危机”,有学者认为,今天的文学教育正受到大众文化、文学世俗化和庸俗化,以及阅读图像化的外部冲击。就文学教育内部而言,审美特性异化为科学认知、价值理性异化为工具理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文学教育的危机。
所谓“危机”,一般频发于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化转型集中表现在审美文化向消费文化、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型等。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转型,都对文学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便是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转型,因为这是传播媒介的变革,一种由语言媒介向图像媒介的转变。
以语言文字媒介为中心的文化,特征是“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则以娱乐为核心,“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营造的是形象而不是抽象和复杂,“它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因此,从“语言文字”媒介向“图像屏幕”媒介的转变,“纸上”向“屏上”转变,不仅是一种传播形式的变革,也是一种传播内容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传统的文学教育带来冲击。
当图像代替文字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和途径,并逐步演变成一种思维方式时,以视觉的浅层愉悦和感官的直接刺激为特征的图像阅读取代语言文字阅读也就无法避免。语言文字建构的美学世界需要我们深入体验、感知与追寻,而图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直接带来轻松、扁平的感受,不需要思维的深度介入。读图取代读文,图像的平面性、感官性、瞬间性与拼贴性,可能就取代了文字的圆整性、思考性、人文性、想象性与审美性,导致深层情感互动消失殆尽,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思想世界的多元性也就不复存在。如果说,图像曾经作为必要的补充丰富着文学教育,那么当图像以其巨大的力量挤压以语言为重点的文学教育之时,大力倡导回归语言文字的阅读,尤其是回归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更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学经典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当然,倡导传统文学经典阅读回归的同时,也要直面时代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足够的自信去面对图像时代,深入思考如何使“读图时代”的文学教育焕发出新生机。
(摘编自《传统与新兴文学教育如何携手并进》)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重视诵读玩味和感知领悟,这一传统至今仍保留在当下的文学教育之中。
B. 要实现文学教育对人道德培养方面的功用,须以生动的文学作品、鲜活的文学人物为基础。
C. “文学教育的危机”有外部冲击的因素,而其根本原因则是文学教育内部审美特性的异化。
D. 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转型相较其它层面的文化转型,对文学教育的影响最大。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教育中写作实践的基础是深厚的鉴赏能力,而鉴赏能力的培养只需依靠提升语言修养。
B. 要在文学教育中实现心灵满足,就要沉浸到文学的世界中去,尽可能与文学人物进行互动。
C. 比较以语言文字媒介为中心的文化与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这两者,前者更具有思维优势。
D. 语言文字建构美学世界需要我们深入地体验、感知与追寻,而图像则不需要思维的介入。
3. 下列选项中不能论证“回归文学经典阅读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是(   )
A. 读者通过文学世界里的各种审美元素走进一个个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空间,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人生启迪,实现情感净化与升华。
B. 人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打开自身,与作品、作者、世界对话,获得精神慰藉与心灵关怀,实现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
C. 如图像代替文字成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则可能妨害深层情感互动,破坏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思想世界的多元性。
D. 图片化、音响化、戏说、搞笑化等文学娱乐化的做法严重影响着文学经典的处境,消解了人们对于文学经典阅读的热情与耐心。
4.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写林黛玉听梨园唱《牡丹亭·惊梦》的曲词而伤心落泪。请联系材料一,根据示例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完善表格。
“阅读”现象(体验)
对文学教育的启示
黛玉素习不大喜看……“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
要提供优秀作品,触发阅读主体的关注与渴求。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
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 材料二围绕“文学教育的危机”这一话题,从现象、缘由、危害到应对措施,以对比、引用等手法加以阐述,逐层展开论述,得出了要“回归文学经典的阅读,也要直面时代的文化现象”的结论。
5. ①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侧重对意义的探寻。②要引导读者进入文本,移情于文本之中。③要唤醒主体,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遗漏要素,偷换概念。从材料二“……等问题直接导致了文学教育的危机”来看,原因有多方面,也并非根本原因。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论断片面。从材料一“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通过文学阅读促进语言修养提升,同时在熟稔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侧重对意义的探寻”来看,“只需提升语言修养”的表述片面化、绝对化。
B.于文无据。材料一主张“要把自己摆进去”,而非“互动”。
D.范围扩大。材料二指出“不需要思维的深度介入”强调的是“深度介入”,此处扩大为“不需要思维介入”。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不对题。此项阐述的是需回归文学经典阅读的原因,而非其重要意义。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论证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运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
材料二首段看门见山,提出“文学教育的危机”这一话题。
接下来,分析问题。由“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转型,都对文学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影响最大的便是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转型”可知,第二段主要论述了“文学教育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转型”上。
由“以语言文字媒介为中心的文化,特征是'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则以娱乐为核心,'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需要营造的是形象而不是抽象和复杂,'它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娱乐’”可知,第三段前半部分主要由运用了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论述了“以语言文字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的不同;由“因此,从'语言文字’媒介向'图像屏幕’媒介的转变,'纸上’向'屏上’转变,不仅是一种传播形式的变革,也是一种传播内容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传统的文学教育带来冲击”可知,这种变革这是产生“文学教育的危机”的缘由。
由“读图取代读文,图像的平面性、感官性、瞬间性与拼贴性,可能就取代了文字的圆整性、思考性、人文性、想象性与审美性,导致深层情感互动消失殆尽,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思想世界的多元性也就不复存在”“图像以其巨大的力量挤压以语言为重点的文学教育”可知,第四段运用大量文字主要论述了“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的转型”存在的危害。
最后,解决问题。由“当图像以其巨大的力量挤压以语言为重点的文学教育之时,大力倡导回归语言文字的阅读,尤其是回归文学经典的阅读也就更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倡导传统文学经典阅读回归的同时,也要直面时代的文化现象”可知,材料得出面对这种改革,既要“回归文学经典的阅读”“也要直面时代的文化现象”的结论。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林黛玉的“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可知,林黛玉之所以“点头自叹”,是因为她听懂了戏文,领略了其中的趣味。这正照应材料一中茅盾先生的观点:“文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第一步’,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应通过文学阅读促进语言修养提升,同时在熟稔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侧重对意义的探寻。”所以它对文学教育的启示是: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侧重对意义的探寻。
②“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可见此时的黛玉已经听得入了迷,不自觉地已经走入了戏文中,或者说戏文将她带进去了。这正照应着材料一中的观点:“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演绎反映美德的主题,从而开掘出对阅读主体而言巨大的美德感召力量,即这种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是通过让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过程中,移情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继而由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德对其加以引导而得以实现的。”所以它对文学教育的启示是:要引导读者进入文本,移情于文本之中。
③由“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可知,林黛玉此时被戏文所感染,“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这八个字引起了她的共鸣,唤起了她对自己身世的思考。这正照应着材料一中朱自清先生的主张:“进入文学的世界,想文学人物之所想,感他们之所感,要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如此,才能经由文学世界中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所以它对文学教育的启示是:要唤醒主体,走向主体审美与情感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解读(之一)
张毅回应柳士同:莫言先生关于语文教材分编建议的启示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的五个向度
语文核心素养
专家解析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系统
文学接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