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理想美学

材料一:

世界上存在着真、善、美的事物,也存在着假、恶、丑的事物,还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美既与真有关系,又与善有关系。美与真的联系表现在美中有真,无真不美。美的形成首先需要有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能动把握,只有对真和必然性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主体才能认识自由,并为实践自由的实现奠定基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善就难以被真肯定,真就难以成为对象化了的善,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理想关系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美中有真,既表现在美的内容上,又表现在美的形式上。

美中有真,无真不美,不能理解为美与真完全是一回事: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是因为美与真尽管有联系,可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二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从整个自然界的历史发展来看,当人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时,大自然就早已按照其国有的规律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了。自地球诞生四十六亿年以来,月亮就围着地球转动,地球也绕着太阳运转,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这就是客观规律,这就是真。至于地球产生之前那难以想象的极为渺远的宇宙中还存在哪些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人类的历史与地球的年龄相比,可谓是短暂的一瞬。所以与真相比,与人类社会同时来到这个地球上的美的精灵,就显得相当年轻了。美与真的不同,还表现在合乎规律的事物有的美而有的不美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在运动的,即使是某些偶然现象与必然性暂时保持一定距离,可是它也是在为必然性开辟道路。合乎规律是一切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属性,但是合乎规律并不能使一切事物都成为美的事物。美的事物不只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和发展趋势的事物,是内蕴着真的事物,而且它还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事物,是合乎理想要求的事物。

从中国先秦时期、西方古希腊时期开始,哲人们就非常关注美与善的联系与区别问题。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对《武》乐的评价是尽美而未尽善,既看到美与善的统一性,又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柏拉图从美、善统一的角度要求文艺创作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两千多年来,人们在不断研究美与善的关系。

善这一范畴的内涵,既有社会实践的意思,也有伦理道德的意思。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有了主体能动认识和自觉改造客体的善,才为美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的善,美就不会来到我们人间。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善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美是善的产物,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美不可能离开善。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伦理道德是调节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活动准则体现的是人类代化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意志目的。在自然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宽泛而朦胧,有些自然美的对象是作为伦理道德的象征而存在的。在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比较浓重。所谓心灵美,实质上就是心灵的善。美和艺术虽然有伦理道德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偏重于面向未来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功利目的性的实现。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活动却是一种实用功利目的性相当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要求伦理行为、道德活动的立即实现。

(摘编自孔智光《理想美学》)

材料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当中,道家、儒家、墨家等各门各派都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论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

尽管许多国学的著作里没有直接用到“真”这个字,但是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真”的精神。“修身”蕴含着“真”,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而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省自律身心言行。修身不是说让自己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缺点,做真我。

“人之初,性本善”。古人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的,性情也都相近。所谓的恶,都是人们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才慢慢改变本来的善,从而演变为诸如偷盗、妄语、贪欲等一类的恶。没有谁一出生就是“恶”的,后天的因素才造就了所谓的“恶人”。“上善若水”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标志,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有志仁士崇尚的道德境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同其他人争名声和功利。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施善行,不被恶侵蚀本心,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

什么是美?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中的善与德,感悟“道”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上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摘编自搜狐网《浅谈国学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由此可见,真、善、美与假、恶、丑是难以区分的。

B. “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的说法不恰当,美与真有联系,也有区别,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

C. 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美是善得以产生的基础;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

D. 许多国学的著作在字里行间体现“真”的精神。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修身”蕴含着“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对《韶》乐的评价与对《武》乐的评价不完全相同,孔子看到了美与善的统一性,也看到美与善的差异性。

B. 在自然美、社会美形态中,伦理道德内容的表现或“宽泛而朦胧”或“比较浓重”。心灵美,实质上是心灵的善。

C. 道家、儒家、墨家等门派虽有各自的角度与观点,但对真、善、美的理解与阐释高度一致,蕴含着对道德的追求。

D. 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美是人生的独特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

3. 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论语》:“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B. 《孟子》:“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C. 《周易》:“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D. 《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4.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真、善、美,但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 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注重穿着打扮,打造“高富帅”的“人设”形象。夏某在大学毕业后就要求父母为他购买豪车,作为工薪阶层的父母显得力不从心。夏某出言不逊,恶语相向,以离家出走相要挟。请结合两则材料对夏某的行为进行点评。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4.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美与真、美与善的联系和区别。②材料二侧重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即做真我,施善行,有“美”心。   

5. ①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爱慕虚荣,不顾家庭的现实情况,失去了真实的自己,这是对美的曲解,正所谓“无真不美”,夏某的行为并不美。②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而忽视了心灵美和道德修养。夏某大学毕业了,不自食其力,不回报父母,反而对父母不孝不敬。“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美包含了善行,夏某的行为并不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由此可见,真、善、美与假、恶、丑是难以区分的”分析不当。材料一只是说“世界上存在着真、善、美的事物,也存在着假、恶、丑的事物,还存在着亦美亦丑、不美不丑、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的事物。真、善、美与假、恶、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可见,无法得出“真、善、美与假、恶、丑是难以区分的”这一结论;

B.“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不合文意。原文是“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可见,原文是说“首先表现”,而选项说成是“主要表现”。

C.“美是善得以产生的基础”错,原文是“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选项的说法张冠李戴。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C.“但对真、善、美的理解与阐释高度一致”分析不当,原文是“道家、儒家、墨家等各门各派都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论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可见,各门各派是从各自的角度与观点来论述的,并不是“高度一致”。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

D.“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大意为: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当你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是存在的东西时,那捏造的事实甚至比存在的事实更显得真实。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所以,该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根据“美中有真,无真不美,不能理解为美与真完全是一回事: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是因为美与真尽管有联系,可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从善作为社会实践的层面上说,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有了主体能动认识和自觉改造客体的善,才为美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如果没有社会实践的善,美就不会来到我们人间。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善是美得以产生的根源,美是善的产物,虽然二者性质不同,但美不可能离开善。从善作为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说,美与它有联系也有不同”可知,侧重阐述美与真、美与善的联系和区别。

材料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许多国学的著作……在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真’的精神……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缺点,做真我”“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施善行,不被恶侵蚀本心,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中的善与德,感悟'道’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上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可知,侧重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真、善、美,即做真我,施善行,有“美”心。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第一条围绕“无真不美”展开点评。

根据材料一中“美与真的联系表现在美中有真,无真不美”“美中有真,无真不美,不能理解为美与真完全是一回事:凡真皆美,美就是真,真就是美。这是因为美与真尽管有联系,可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真的出现早于美,二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美与真的不同,还表现在合乎规律的事物有的美而有的不美上”,和材料二“'修身’蕴含着'真’,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古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修身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而修身的本质是改掉自身的恶习,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省自律身心言行。修身不是说让自己一定要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那种圣人的高度,而是让自己在修身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品德和性情的修养,抛弃自身懒惰、轻浮、骄傲自大等缺点,做真我”分析,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爱慕虚荣,不顾家庭的现实情况,失去了真实的自己,这是对美的曲解,正所谓“无真不美”,夏某的行为并不美。

第二条围绕“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展开。

根据“老子认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就像水一样,应该具有这样的心态和像水一样的行为。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同其他人争名声和功利。善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的根本,如若人人都能够修养身心,施善行,不被恶侵蚀本心,每个人都将是诚信、友善的”“美是由真和善汇聚的一种对心灵的升华。这种美包含了真我与善行,人们回归本来的自己,修养道德与品格,理解国学中的善与德,感悟'道’的本义。美是人生道路上独特的追求,只有拥有了真和善,才能成就一颗真正'美’的心”分析,夏某一味追求外在美,而忽视了心灵美和道德修养。夏某大学毕业了,不自食其力,不回报父母,反而对父母不孝不敬。“善是美得以产生的基础”,美包含了善行,夏某的行为并不美。

若学生从“美”的影响,即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恶”也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省邯郸市九县区期中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中华民族的30种精神
好人歌 --- 山林子 慧商 自然智慧诗
家庭伦理道德 视频 教育、修养、做人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特点及主要传统美德的传承
真正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