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述百练:在博物馆-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

材料一:

中国—中亚峰会于5月18日在西安开幕,恰逢国际博物馆日。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人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所,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

作为丝绸之路上最负盛名的商品之一,瓷器最早产自中国,但元明高品质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却系西亚进口。当时发达的丝路商贸将众多精美元青花瓷器运往海外,土耳其和伊朗博物馆元青花馆藏数量甚至超过中国本土博物馆。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世界,意大利学者佛朗切斯科·莫瑞纳著书提到中国瓷器“使欧洲人倾心不已,激发了他们在16世纪大量仿制中国瓷器的热情”。

今天,在欧洲各国博物馆都可以看到数百年前欧洲制作的器型、纹样与中国瓷器如出一辙的器具。同时,中国艺术发展也受到外来影响,元明众多瓷器纹样都有阿拉伯国家特征,清代雕刻的西番莲纹以及日常器具繁复的装饰手法都有明显的“欧风”……

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

中国近年着力加强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在古代文明研究、联合考古、古迹修复、博物馆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合作修复希瓦古城,中国“文物医生”帮助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中国援助尼泊尔完成神庙建筑群文物本体维修……同时,2019年意大利返还数百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在海内外引发了强烈反响、反映出对历史和文明的尊重日益成为各国共识。

伦敦金斯福德学校校长琼·戴岚说:“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非常有益,而这不应该仅仅作为学校教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参观博物馆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国民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摘自《在博物馆: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进入Web3.0时代,“元宇宙”概念引发无限畅想,文博行业迎来信息化时代重大机遇。高精度三维数字建模、虚拟修复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使珍贵文物得到有效保存,破损文物得到精准修复。文化遗产大数据概念深入人心,更加注重基础数据的采集、标注、关联,各类“数字人文”专题知识库建设初见成效,可视化展示直观生动。高清大屏、AR增强现实、裸眼3D等沉浸式展示手段广泛应用于陈列展览,精彩纷呈。借助融媒体平台开展云展览、云直播、云教育,创新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起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媒体矩阵传播体系。数据融合、可视化呈现等形成博物馆“智慧大脑”,实现博物馆运营智能精细化管控等。

文物活化利用的深层内涵是指“强化对文物资源价值内涵的挖掘阐释,创新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让文物蕴涵的多重价值活起来”。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不同渠道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博物馆的职责和使命。

文物价值内涵丰富、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价值挖掘、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数字化实现文物本体向可计算的数字实体映射,数据化实现可理解的文物资源知识组织,智慧化构建可展示、可感知、可交流的文物价值体验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信息技术与数字人文的融合发展、博物馆可以将海量、多源、异构的文化遗产数据。涉及文本、图像、音视频、二维影像和三维模型等数据类型整合、通过细粒度的数据采集、标注、数据关联,以及跨模态精准映射、全面立体挖掘文物价值、如上海博物馆可视化项目“宋徽宗和他的时代”,通过数据采集、标引、关联等、采用可视化的方式从安全、环境、经济、文化等多维度解读时代背景,通过人物关系、事件、作品等剖析宋徽宗的多面人生、将历史信息和地理信息紧密结合,趋势分析和主题发现展示一体化、使孤立的文物真正活了起来。

数字技术同以丰富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使静止的文物动起来、活起来,从而使观众获得前所未有的参观体验。如2021年、“纹”以载道——腾讯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深圳开幕,展览以纹样作为主线、通过裸眼3D装置、环幕、AR漫游等技术手段,虚拟倦勤斋等现实场景,打造全感沉浸式互动新体验、使观众深刻感受到华美精巧的中华纹样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开启“上云用数赋智”、引领智慧博物馆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一经推出就吸引广泛关注、未来将在文物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是文博工作者的时代使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文博工作者要始终牢记、文化遗产是民族之根、是时代之魂,数字技术是方式方法,是手段工具,新技术的应用要以提升业务水平为前提,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博物馆不是新技术的实验场、而是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的体验场,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业务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盘活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做出有知识、有内涵、有温度、有审美的数字文化产品,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摘自马玉静《数字信息技术释放博物馆的力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能展示不同时代的所有文化遗产,反映当时人类的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

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世界,同时也受到外来影响。由此可见繁荣世界文明、加强文明互鉴能提升本国社会发展已是全球共识。

C.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的重大机遇,珍贵文物得到有效保存,破损文物焕然一新。

D.数据融合、可视化呈现等新技术不仅有助于实现博物馆运营的智能精细化管控,还有助于实现博物馆文物的活化利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在联合考古、古迹修复等方面开展的务实合作,充分反映了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在不断推进。

B.金斯福德学校校长认为,当今世界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非常有益。该观点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参观博物馆已成为我们的日常。

C.上海博物馆项目“宋徽宗和他的时代”,采用可视化方式对其人生和时代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剖析,使文物真正活起来。

D.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首个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受到广泛关注,将在文物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文物借助新技术,走出博物馆,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案例的一项是( )

A.《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数字化微纪录片形式。

B.《中国考古大会》利用AI+VR虚拟场景呈现。

C.花呗推出“寻梦敦煌”文创巧克力,复现敦煌之美。

D.《唐宫夜宴》以“5G+AR”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

4.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参观博物馆为何能“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

5.为使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我国的文博工作者可以做哪些努力?请你综合二则材料谈一谈。

【参考答案】

1.D 2.B 3.C

4.(1)博物馆集中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2)尊重、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对繁荣世界文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意义。(3)参观博物馆,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对国民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5.(1)文博工作者要使文物活化,既要挖掘阐释文物资源价值内涵,又要创新传播方式。(2)文博工作者要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3)文博工作者要牢记文化遗产是民族之根,新技术是手段,保护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盘活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能展示不同时代的所有文化遗产”错,说法绝对化。材料一第一段“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据此看出,并未提到展示所有的文化遗产。

B.“由此可见繁荣世界文明、加强文明互鉴能提升本国社会发展已是全球共识”错。材料一第四段“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据此看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认识到繁荣世界文明、加强文明互鉴能提升本国社会发展,而非“已是全球共识”。

C.“博物馆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的重大机遇”错。材料二第一段“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博行业迎来信息化时代重大机遇”,可看出原文是说文博行业迎来重大机遇,不是仅只博物馆。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参观博物馆已成为我们的日常”错。材料一第六段“伦敦金斯福德学校校长琼·戴岚说:'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非常有益,而这不应该仅仅作为学校教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参观博物馆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国民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据此看出,原文是说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寻梦敦煌’文创巧克力,复现敦煌之美”不属于新技术,是传播敦煌文化的一种创新形式。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参观博物馆能“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的原因:

材料一第一段“作为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人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场所,博物馆集中了过往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无论是精妙传神的书法绘画、流光溢彩的瓷器玉器、还是巧夺天工的织绣、惟妙惟肖的雕塑和造像都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值得反复玩味”,据此可分析出,博物馆集中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和工艺的最高水准。

材料一第四段“在尊重、发掘和保护自身文化遗产的同时,越来越多有识之士也看到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对提升本国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据此可分析出,尊重、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对繁荣世界文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意义。

材料一第六段“伦敦金斯福德学校校长琼·戴岚说:'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非常有益,而这不应该仅仅作为学校教学的内容,更应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参观博物馆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国民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据此可分析出,参观博物馆,认识和颂扬不同的文化,对国民素质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文物活化利用的深层内涵是指'强化对文物资源价值内涵的挖掘阐释,创新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让文物蕴涵的多重价值活起来’。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不同渠道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博物馆的职责和使命”,据此分析出,文博工作者要使文物活化,既要挖掘阐释文物资源价值内涵,又要创新传播方式。

材料二第三段“文物价值内涵丰富、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价值挖掘、利用开辟了新的路径”,据此分析出,文博工作者要利用数字技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材料二第五段“文博工作者要始终牢记、文化遗产是民族之根、是时代之魂,数字技术是方式方法,是手段工具,新技术的应用要以提升业务水平为前提,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博物馆不是新技术的实验场、而是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的体验场,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业务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盘活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做出有知识、有内涵、有温度、有审美的数字文化产品,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据此分析出文博工作者要牢记文化遗产是民族之根,新技术是手段,保护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盘活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实现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美亚细亚
推动文博行业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李海英
我在上博修文物丨陶瓷篇
[转载]许明博士:中国收藏家的呐喊!
能体现价值的艺术品资产化,我们对它们的尊重,至高无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