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采薇》为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诗歌单元所选篇目。之前,已通过《氓》的讲授,向学生介绍了《诗经》赋、比、兴手法及其现实主义风格。本诗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征战士卒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期盼胜利、控诉苦乐不均等复杂情感,体现“小雅怨诽而不乱”的风格。其中,第一至三章“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第四、五章侧面描写战争场景的表现技巧,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品析,及全诗情感,为本诗赏析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篇《氓》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相关艺术手法和主要风格特征。本篇中士卒复杂的情感,将是他们理解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音读、意读、情读、美读;

2、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达到感悟情感、品味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远戍士兵复杂的情感内涵;

2、呼吁学生爱护和平、反对战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布置学生独立预习,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旁批大意。

2、课前检查与反馈:请生齐读全诗。

(二)

课堂教学

1、导入:

人类的进程,总伴随着一段段血战前行的战争史。那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诗歌题材——战争诗。各代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战争情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视死如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家国之恨)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毛泽东(战斗豪情)

小结:古往今来,不同诗人从各自的角度诠释出了不同的战争情感。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名篇《采薇》,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品读。

2、意读

      师翻译第一章,请生翻译余下五章。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敌人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敌人来厮杀。

      注:以下五章由学生边读边译,检查课前预习效果。学生做到疏通字词、读懂大意后,再进入结构归纳、情感赏析。

3、归纳结构

  请生快速归纳诗歌结构。

  第一章至第三章:       采薇劳作

  第四、五章:              战事不歇

  第六章:                     踏上归途

4、情读

  (1)请女生齐读前三章。思考本诗前三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生注意前三章中“变”与“不变”的部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暮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小结:思归之情,层层递进: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人物内心的焦虑随之加重;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2)请男生齐读四、五两章,思考从哪些方面表现战争的场景?

       小结:通过战车、战马、战事、战备、统帅方面侧面表现战争场景。

    (3)四、五两章在描写战争场景时,流露了哪些情感?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情感

捷报频传——胜利之喜

军械精良——自豪之感

苦乐不均——怨恨讥讽

日戒孔棘——厌战之苦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终于能够活着归家了,士兵开心吗?请一生读第六章。


     (5)为何“我心悲伤,莫知我哀”?    

补充:            十五从军征

                       佚名(汉)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教师提示:当年为我送行的父母,几十载音信全无,两老身体可好?当年与我青梅竹马的邻家妹妹,是否还在等我回来?离开前,与我朝夕相处的小狗阿黄,会不会在门前摇尾迎候我?还有,当年一起出征的木头、铁柱,他们都……哎,我怎么向他们父母交代……这一切,都成为了这位士兵不能承受的战争之重。在前面等着他的那个“家”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一个拄着半截枪杆,拖着一身疲惫,衣衫褴褛,垢面蓬头,满脸憔悴中夹着些许伤痕的戍卒,冒着风雪,踏着泥泞,踉跄地走向那风雪迷蒙的前方,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太息。

  (6)纵观全诗看,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

采薇思归   思归  仇恨  厌战

疆场思归   自豪  喜悦  讥讽

归来之哀   悲苦  凄凉

     请生齐读全诗,读出情感。

6、美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请生讨论、赏析。

小结:

长平之战,秦军活埋赵俘四十万;二战,伤亡总数达9000万。

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多么鲜活的生命,是一幕幕妻离子散的悲剧,“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怨梦里人”,同学们,和平无价啊!

板书设计:

         采薇思归   思归  仇恨  厌战

 战争  疆场思归   自豪  喜悦  讥讽

         归来之哀   悲苦  凄凉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为武汉市参赛课,在高一(四)班完成。整体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通过课前抽查、课堂提问和课后检查,发现学生基本能做到读顺字音、读懂诗意;通过课堂引导,也能逐渐体会士兵复杂的情感内涵,完成情读的基本要求。

但这次课,还是有很多不足:

1、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最后美读环节没有时间进行;

2、情读环节的高潮,原初打算通过学生的诵读来体现,达到“以情带读、读中含情”,很可惜,由于课堂心态急躁,没有给学生足够诵读引导,此环节草草结束;

3、两位评课老师指出,课堂放手不够,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自主品析、探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天地间苍茫的歌:《采薇》(董一菲)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采薇教案8
采薇赏析
《诗经.采薇》导学案
《采 薇》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