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过去与未来

【原题呈现】

2023年虹口区高三二模

【题 目】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请将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审题指导】

题目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较高,也很能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从字面上看似不容易跑题、偏题,但要写得有深度、有新意很有困难。

“过去”和“未来”都是基于“现在”而言的,如果没有“现在”,那也就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这两个概念。因此,考生可以站在“现在”的基石上,思考“过去”、“未来”二者和“现在”的关系。

从客观来说,“过去没有消失”指的是时间不能逆转和倒退,过去发生的事已然存在,无法改变。人都是历史的产物,过去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可能成为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负担,且不同时期、不同人对于过去的认识也有差别,不可一概而论。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过去是因,现在是果。悉达多只有在经历了过去的富贵、痛苦、悲欢离合之后,才能够得到现时的顿悟;史铁生在进入爱情之前先一步走进了残疾,无以防备,无以逃避,必须接受。因而古语有云“往者不可谏”,并不是说过去的事情不能去回忆和品评,而是不可挽回。

从主观来说,“过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无法意识到的,消失在现在所有人的记忆中的,另一种是可以被感知的,仍被人津津乐道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魂灵只有在被所有人遗忘时,才会真正的消失。因此,我们所说的没有消失的“过去”的全部指称对象是仍能被意识到的“过去”,它们都是透过“现在”的眼镜看到的,经过了现在的加工,往事无论是光明或是黑暗,只能在“我”的印象中成为“事实”。

有了这样的认识,该如何去对待过去呢?过往种种成就今日之我,今日之我回望过往却很难找到来时之路。坦然承认过去的存在,汲取其中的力量,而不应给过去添上一层或鲜艳或暗淡的“滤镜”之后,再沉溺于此。

“未来已经存在”并不是说未来会提前到来,而是说未来孕育于现在与过去之中,我们现在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走向,但未来存在不确定性,是各种力量合力的结果,人可以努力创造未来,但并不能一厢情愿地决定未来。《红楼梦》中说,“命”与“运”不同,“命”是定数,“运”则是变数,和人后天的行为密切相关。当下的行为是因,未来的具体走向是果,过去和现在所做的事会影响未来。虽然人人都有注定的结局,这不免使我们低落,陷入一种无意义的漩涡中。即便结局已定,但我们仍应抱有对未来和世界的好奇和憧憬,学会体验生命,学会热爱世界,才不悔来这人间一遭。正如史铁生,他并未囿于命运,而是在对生命的反思中领悟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避免了本已注定萎靡不振的未来。

为何史铁生会在《务虚笔记》中提到“过去没有消失,未来已经存在”?为什么他会站在今天设想过去又幻想未来?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他在当时正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和身心的折磨,现实的困境,让他不得不从过去和未来中寻找到连接现在的意义,但这也让他有了机会能在刹那间看遍自己的人生,参透生命的真谛。因此,考生也应对个人和社会当下的现实困境有所关注,并从“过去”和“未来”的辩证思考中找到如何过好现在的方法。

所以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要承认历史的客观存在,也不要忽视人的能动性,不要走向宿命论、决定论;既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应走向唯意志论。

存在主义的代表萨特指出,人存在于虚无之中,而后开始探寻自身的本质,人的自由存在和自由选择提供了行动的空间,人应该为自己争得生命的意义,创造自己的价值。而自我的本质只有在当下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中,才能确立。正如《务虚笔记》中所说,“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我看着天,看着地,其实只是借助它们确定我的位置;我爱着她,爱着你,其实只不过借助别人实现了我的爱欲。”

我们也更希望考生能在“活在当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内看,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观察出发,找到自身的意义和时间、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就论据的选择而言,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有不少学生能从《乡土中国》、《红楼梦》中选择相应的素材灵活使用,或是从教材的文本中找到了可以进行分析论证的资源,这不仅是对课堂学习的积极反馈,也代表学生已经建构起自己的思维体系,并且较为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这些内容。当然如果学生能够走出课本,立足现实,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观察体验出发,思考现实中的现象和题目的联系,则文章会更富有现实意义。

【佳作展示】

1、通古今之变,明未来之化

史铁生曾经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看似矛盾的“未来”与“过去”实则统一。窃以为惟有把握住了并未消失的过去,方能明晰已然存在的未来。而这“通古今之变,明未来之化”的过程,本身亦处于时间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我们必须先明确,何谓“过去”与“未来”。“过去”与“未来”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时段,更不是一个向量的起点与终点,而是历史螺旋上升的一个部分。

从主观上来讲,过去的确从未消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当你倚靠着柳枝立在江畔,望着明月满腹衷肠之时,过去的坠入池中月的谪仙,酾酒临江的英豪都在此刻与你的情感相连接。是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虽事殊世异,但未来有人踏上你的脚印,望向同一轮江月时,又何尝不“感慨系之矣呢?”由此,过去又何尝消失!未来又何尝不存在呢?

从客观上来看,过去与未来都是历史螺旋的一个部分。古往今来,有多少气吞山河的丰功伟业,在时间的涤荡下是灰飞烟灭。又有多少坚如磐石的帝王基业,在历史的冲刷下是土崩瓦解。但是望向已作尘土的宫阙万间,又有谁能说过去的事消失了呢?当诗仙坠入月色,当诗圣身老茅屋,已然远去的盛唐从未消失,而是永远镌刻在了这片大地上。后人必会在这片废墟上重建未来。在一次次新生与毁灭的轮回中,过去和未来的界限已然糊涂。过去会在未来中继续延续,而未来也已经在过去中隐然存在。

诚然,“未来已经存在”并不意味着未来已经确定。“过去并未消失”也不意味着过去的还没过去。未来与过去的辩证统一不是对当下的忽视,也不是对历史流变的机械判断,更不是“既已无力改变未来”的消极处世。恰相反,这是我们积极地“通古今之变,明未来之化”的基石,也是我们积极把握当下,缔造未来的强心针。

米涅瓦的猫头鹰,固然只会在黄昏起飞。但昨日的黄昏又何尝不是明日的晨曦!我们俯瞰过去之时,本身已经融入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索。这一过程本身也是历史长河的一部分,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进一步地,“通古今之变,明未来之化”这个过程是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懵懂,开悟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明朗,最终归真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和谐与统一。人类的命运,也正如此一般,在未来与过去的碰撞与统一中螺旋上升!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精彩点评】

本文写得大开大合,一气呵成。作者首先从材料中敏锐地意识到“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内核,将“过去”和“未来”的界限打破,将其结合起来定义为“历史螺旋上升的一个部分”,立意甚高。随后,作者从主客观两方面展开论述,阐释“过去”之于“现在”的影响,又自然引出“未来”已隐然存在。但作者并未由此便陷入宿命论的的消极陷阱,而是辩证地注意到不应忽视“现在”,提出从宏观的角度审视当下、积极把握当下的态度。作者巧妙地用了“米涅瓦的猫头鹰,固然只会在黄昏起飞”的典故,喻示人对过去的反思,而紧接着一句“昨日的黄昏又何尝不是明日的晨曦”又将文意向前推进,将这种自省与探索指向未来,从而引出更广阔的的整个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智慧。可见,“通古今之变,明未来之化”既是依循前文的论述得出的结论,也是作者在审慎思考后发出的对未来的宣言。行文至此,作者用看山、看水的三个境界再现了他所理解的人类命运螺旋上升的态势,既和前文的论据呼应,又将文章在优美又充满哲思的语言中收束。不难看出,作者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积累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并且善于将平日所学灵活运用到写作中。纵观全文,作者表现出非常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依托潇洒的语言表达展示了不俗的思维品质,是一篇形神俱备、文质兼美的佳作。

2、清醒地从命

人类,往往希冀着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人们渴望挣脱“过去”的枷锁,开创蕴有希望的“未来”。而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这看似与常识相悖的论断,自有其背后深刻的事理。过去,缘何并未消失?费孝通先生告诫我们,人是过去的投影。自诞生于世的瞬间起,人们被社会的规训体系教化,于公序良俗中明晰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此般礼俗正源于过去的积淀,在为人所用的历程中潜移默化地规正人的行为,因而使人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下,使其从未消散。

再者,除却过去对“行为”的深远影响,过往的人生经历也对“性情”也有着无法磨灭的印记。无尽的处世经验长久地磨砺着人类的心性与情愫,进而营构起各人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成长的过程里,人的性情逐渐固化,进而使人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不再改换。不知觉地,我们成为了过去自我的拥趸,被从未消失的过去打上难以根除的烙印。

或许,正是因为过往经历对人之行为与性情的塑造,未来才已经存在。早已成形的行为准则似乎注定了各人行事的动机与方式。显而易见的,当行事的意愿与方法被过去框定,那行事的结果便难以变换。看似未知的未来,由此变得可以预见,在人的当下便早已存在。

更进一步,若从个体的命运推及时代的命运,我们仍能看见社会发展的潮流存在既定的脉络。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时代大势似乎正不受个体意志阻挡而奔涌前去。个体之于时代进展的改变尝试好似螳臂当车,无法让时代的未来改向,由此成为“未来已在”的另一注脚。

于是,我们仿佛堕入了红楼一梦,随宝玉于太虚幻境中窥看早已存在的未来,嗟叹并未消失的过去于己身打上桎梏。这看似成为了一部深沉幽暗的悲剧,教人于“判词”之中直面那源自于过去、安坐于未来的宿命。

然而,写下此句的史铁生或许并非如此认为。他于《病隙碎笔》的开篇坦言“人生就是一幕喜剧”,因为重大变故总是为人的过往造就磨难,而这种磨难定会于未来贯穿始终。但他却以饱满的热情生活,带着过去的苦难迎击宿命的未来。

因此,从未消失的过去并非捆缚生长的枷锁,而已经存在的未来或许正可为当下的我们注入底气。在直面过去、接纳未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应于过往中汲取力量,奋力生活。正如《传是楼记》中汪婉的箴言:人应“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活在可以作为的时下,以个体行动回应时势潮流,才是对人之本我的最好诠释。

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而我以为,未来已经存在之“存在”始终发源于过去的事实与人性的本质。在这一层面上,过去与未来于人的此刻得到统一,而人的此刻也为过去与未来赋上了最质朴也最动人的蕴意。

植根于此刻的人生,才是过去与未来所指向的要义。唯有如此,才可理解史铁生于《墙下短记》对生命意义的抒写:不是强言不悔,是清醒地从命。

【精彩点评】

这是一篇逻辑清晰、内容扎实且立意有深度的考场作文。对于题目中的“过去”与“未来”这组概念,作者在开篇即为其建构起了联系,从社会规训、人的性情两方面展开,论述“过去”之于“现在”、“现在”之于“未来”的影响。行文至此,作者已经完成了对史铁生这句看似有违常识的论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的阐释,而文章才刚刚过半。随后,作者笔锋一转,从“堕入红楼一梦”让文章进入更深一境界:如果说宝玉于太虚幻境中窥看早已存在的未来,那我们的人生是否只能于“判词”中直面宿命?这一问题的抛出将论述导向对于每一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作者巧妙地用史铁生的“人生就是一幕喜剧”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带着过去的苦难迎击宿命的未来。得益于作者扎实的论证逻辑和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后半篇文章的层层深入显得水到渠成,直到用史铁生的“不是强言不悔,是清醒地从命”作结,铿锵有力。本题的材料是出自史铁生的《务虚笔记》,作者“巧合”地围绕史铁生的作品和认识展开全文的论述,对相关素材的选用信手拈来,且与观点有着非常高的适配度,显得尤其贴切,令人惊叹于作者平日的的阅读积累和考场上高效的选材组材能力。虽然这只是一篇考场作文,但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广博的阅读经历,难能可贵。(陈珠静)

3、现 在

史铁生先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过去、现在、未来的界限或许并不分明。虽世殊事异,我们总能遇见相通之处。

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联系的,是摒弃事物中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因素,并加以改造,增添更符合时代内涵的新内容。

因而现在是在过去的土壤中孕育,蕴含着过去的部分特点,又拥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亦是如此,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发出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现在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但经过时间的淘澄,总会留下智慧的星光。

钱钟书先生曾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提出对于传统的看法。他说事物的演变迫使传统应变而变,通过改造传统使新作品产生新意义、增添新价值,同时又能在传统中寻到根基和师法。而现在所形成的新形式、新内容又会成为新的传统,并继续对后人产生影响。这与辩证否定的观念有着类似的精神内核。

面对时间界限的模糊,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或许感受变化,记录现在是不错的选择。

当王羲之面临时间的巨轮带来的压迫时,他的选择是“列序时人,录其所述”,而他的目的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所表达出的对自然的极其热爱、对生命的极其重视、接受包容世间万物的谦和态度,都让我们感慨兴怀。我们从中窥见山水的发现、人的自觉,向往曲水流觞的清雅与浪漫,也思考着生活的姿态。正是这样跨越时空的同频共振衔接起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于现在感受过去,在当今触碰未来,或许“现在”才是关键词。过去的传统被改革成为了“现在”。好比过年习俗的演变,我们把放烟花的传统习俗变成了“云”拜年。虽然可能少了些许“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但“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祝福和期许亘古如新。而非遗传承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新兴年俗活动更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满足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阅读着过去的故事,记录着现在的美景,也畅想着下一秒就会到来的未来。好像变奏曲一般,虽然速度、力度、音色等发生了改变,相同的旋律和主题让它们和谐地成就了整饬又不失灵动的乐章。

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在过去和未来的语境下,一定有一个被隐藏的关键词:现在。

不拘泥于过去的回望,不沉醉在未来的畅想,你看,现在,这样一个过去与未来相触的极限时刻,是不是很好?

【精彩点评】

本文开门见山,引用材料中史铁生的话,明确提出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界限并不分明,且这其中有“相通之处”,简短的开篇干净利索。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者将全文的论述重点放在与“过去”和“未来”都密切相关的“现在”。随后,作者以辩证的否定观为理论基石,辅以充实的论据佐证,阐释了“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在其中的选择:感受变化,记录现在。作者用流畅自然的表述勾连起跨越时空的思想共鸣,于古今习俗变化中体会亘古如新的精神内涵,呼应了篇首的“共通之处”,强调“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在辩证的论述过程中凸显了对“现在”的重视,提出了要把握“这样一个过去与未来相触的极限时刻”。这个态度明确、落到现实的尾声,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升华了主旨。作者在行文中能非常自如地选用课内、课外的素材作为论据,也能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融入写作,于寻常现象中思索其背后蕴含的历史规律,以小见大,娓娓道来。全文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阅读积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是一篇切实扎根于生活、立足于体验又不乏思维深度的好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在文章中的呈现方式
作文纸条
不跑题、构思快、表达巧的高分作文,学会两个步骤轻松搞定
写作高手应具备的条件-----议论文写作(三)
高考作文:四、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