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指导:高贵的是精神

【原题呈现】

2020年闵行区高三一模

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虽然有人看重他物质财富的多寡,但重要的还是看他精神境界的高低。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佳作展示】

1、山高水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古人论人的品格,看中的是风骨。自魏晋时期起,风骨便定下行迹。它说的是士之高节,不以外物所移;说的是人患士之

不立,不惧追索无得。但这样的评判标准也并非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逆流而上。魏晋时期门第观念森严,士族阶层被名门望族垄断,奢靡浮华一度被视为上流之风。而在这样一派“拜金”的乱象中,被陶砺下来的却是宁折不屈的风骨,也有觉迷途之未远的回归。

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的第一次碰撞,从中催生出的是人类社会第一次有意识的偏向。精神境界无疑占领了人性选择的高地。究其原因,我以为这是人对自我的觉醒与投身磨砺的 认知过程。有意识地认为意识层面更高者的品格高贵,是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亦是社会为 殷实发展做出的抉择。

物质文化是游移的、更迭的,所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指的正是留不住太久的物质财富。社会物质文明并不皈依于任何一个个体,与其说任何一个人可以创造资产,毋宁说是资本在其手中周转而过罢了。从这个层面来说,物质无法也无力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尺。从金钱看去,也许看不见任何一个人的特征,而只有“货币”这一概念而已,更无所谓高贵与否。短暂的拜金狂潮是社会经历资产膨胀后的过度反应,最终会冷却下来,回到人格本身。

而精神境界的高低对人的价值的具象化作用是体现在他一次次的选择中的。把他放到极端残酷的环境中去,看他表象的善褪去,看他表象的恶褪去,终于见到他真正的“善”—— 这是小说的创作手法,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所谓朱光潜的“物质境界” 也好,“天人境界”也罢,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唯有经历过考验后,一个人所站的境界高低,才可以称为品格的折射。真正的英雄主义,也正是因为做出选择时的万般痛苦和无上勇气所练就的,它会成为一个人永远的所属品。现在回望“风骨”这个词,会发现古人将一个人的骨血与品格、精神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此时精神境界完全超出了区区衡量标准,它就是人本身。

我们回望历史,发觉无论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风骨”,还是西方文明的核心——“骑士精神”,都不约而同地从一个巨大社会差距、物质被极小部分人把持的黑暗时代中行杀而出。这是人民在极端的浮华中最深刻的一次审视,从无论多么深重的苦难当头都要选择高洁精神的品质中他们看见了一个人,一个人对自己的坚守,从中他们将“自己”回归人文,从物质财富中,抽离出了人格。

唯有这样的人才是长久存在的,财富可以尽失,肉体可以重塑,但只要仍在立足之境, 便可得见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这就是人可以企及的,最高贵的位置。

2、高贵的量度

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尽管有人看重他物质财富的多寡,但重要的还是看他精神境界的高低。

物质财富,权位名望,纵然无可否认地代表了世俗的最高野望,也有着令人目眩神迷的巨大威力,其能否与“高贵”画上等号,存疑。物质财富或许直接影响到个人在现世的威力,这影响力却过分短暂,又过分脆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那些权位的更迭,财富的轮转,或许轰动一时,但已然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不废江河万古流”;从今时今世来说,对于坐拥金山的资本家,我们或许受其支配,却罕有觉得其“高贵”的,有时甚至会鄙夷唾弃。物质财富这一短暂脆弱之物,确实难以作为衡量高贵与否的依据。

与之相对的,精神境界能在更高的意义、更远的尺度上,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精神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格局,为人处世的风格,而它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生的追求。有人纸醉金迷,就有人对金钱嗤之以鼻;有人乐不思蜀,就有人直面命运的浪潮。索罗拿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树林;托尔斯泰在人生的最后时光完成了对贵族阶级的叛逃,给了后者一记响亮的耳光;齐鲁斯五度破产,最终铺就大西洋海底电缆,沟通欧美,以一己之力击溃巴别塔。这些行为,都不是出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甚至可以说是对物质财富的背叛;但到头来,我们真正记住了的是他们的名字,而非那些洋洋得意的敛财能手。

他们的精神境界,对智慧与真理的最求,无惧命运的勇气,敢于同一切不合理殊死搏斗, 种种品质代表着人性的高贵,成为我们的良心与手杖,所以我们称其为高贵的人。肉体易逝,而精神永存不朽;从一这角度来说,精神境界无愧于成为高贵标尺的地位。

物质与精神,并非完全割裂。纵观古今,不难发现,先贤们大多安于质朴的生活。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斯宾诺莎拒绝海森堡大学的邀请,宁愿靠打磨镜片来维系他的哲学研究;简单的物质追求保证了他们不受外部因素(财势权位等)支配, 给予他们完成精神追求的自由;从另一方面来说,物质的贫瘠反而会催化精神的丰盈。梵高毕生穷困潦倒,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西伯利亚流放之行,都成为伟大作品不可或缺的创作动力。

尽管如此,反观当下社会,仍然有太多人沉溺于物质享受,“高贵”在成功学横行的当今越发稀有。我们该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了,将高贵的量度谨记于心,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向善、向美、向真理;唯有如此,才能走向善的彼岸,成为高贵的人。

3、真正的高贵

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虽然有人看重他物质财富的多寡,但重要的还是他精神境界的高低。

人们会以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归根结底,是将高贵与外在的矜贵, 财富与权力划上了等号。在这个物质条件、人类欲望急剧膨胀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物质,越来越功利,封建时代的高贵往往以血统、地位、教养决定;现如今, “进步”的人类不再因血统来决定高贵与否,却拼命追逐物质财富,妄图以功名利禄为自己镀金,从而栖息于新贵族之列。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以个人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一个人是否高贵的价值观逐渐根深蒂固。

然而,真正决定了一个人高贵与否的不是他的血统,更不是他物质财富的多寡,而是他精神境界的高低。在经济、科技都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处可见香车宝马,美丽的容颜千篇一律,真正独属于我们的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境界,郭美美的炫富之举,以及网上富二代们的晒钱秀名牌,不仅没有事他们获得一丝一毫的高贵,反而暴露了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仅仅是仰赖这前人余荫的臭虫的事实。真正的高贵,发自内心,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信念与人格力量,是一个人深邃的精神境界。

古有颜子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今有耶鲁大学毕业生拒绝高薪回老家作大学生村官,为民谋富,他们都留下了荡气回肠的精神回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贵族男性死亡率高达 18%,是平民的 2 倍之多,居里夫人放弃了专利权带给她的精神财富,钻研科学,让自身化为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古往今来,已有无数的精神贵族们向我们展示了何为真正的高贵,高贵应是精神上的绚烂至极,而在物质上回归简朴;高贵应是“遵四时而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香”的有感而发,而不是网上空洞的自拍。真正的高贵源于精神境界的高低。

当然,这不是说真正的高贵不能在富豪中产生,这不应成为一种嫉妒清高。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本身是一位世袭贵族家中的大地主,但锦衣玉食未曾毒害他的思想,他反而呼吁人们追求真正的劳动者的幸福。他是一位真正精神高贵的贵族。反观当下,有些人自身渴望不劳而获却故作精神上的贵族,故作清高地指责那些努力家们追名逐利。这只能说嫉妒已噬食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恶毒而空洞。

故此,真正的高贵,发源于内心,来自于我们精神境界的深度与广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魂的高贵才是真正的高贵,人要活出一身高贵,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富而不贵是种痛(深度好文)
高贵:人的精神风骨
精神贵族的阅读生活
富与贵的本质不同 这些年来,...
高贵,是一个人的精神风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