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百练: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洪炎)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①

洪炎②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邨③。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④。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

[注]①太冲、表之、公实:太冲,表之,其人未详;公实,指郑湛。野步:野外散步。②洪炎(1067?-1133)宋代诗人。字玉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宋元佑末年登进士第,南渡后官至秘书少监,乃黄庭坚外甥,被列入“江西诗派”。③邨(cūn):同“村”。④灵隐寺:佛寺名,在杭州。武陵源:地名,见陶渊明《桃花源记》,盖假托以为乐土者。

【译文】

       四周群山巍然矗立中间田野一片,近处都是人家远处隐约可见山村。
       飞鸟去处时而传来灵隐寺的钟声,野花芬芳流水潺潺犹如武陵桃源。
       一路所遇就是画原非笔墨能描摹,野游所见皆是诗本非语言能形容。
       为看农夫田间插秧使我流连忘返,拄着藜杖时走时停不觉已到黄昏。

【赏析】

       首颔二联描写游杭州近郊所见。诗人所见,有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还有飞鸟、丛花和流水。诗人所闻,除了晚钟外,也还有鸟语、花香和流水声。二联种种意象所交织的成一幅幅迷人的画图,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诗章。其中首联“四山矗矗”和“野田田”是崇高美和秀丽美的对照、“人烟”和“村”是近和远的对照;颔联用声和色对照。

  颈联写诗人所见即诗、画,非能来写、说。“有逢即画元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诗人想,他不需要、也无可能用笔墨和言语把这些大自然的杰作描写出来。这一联诗人用空间艺术的画跟时间艺术的诗进行了对照。三联直抒感怀,说游览所逢所见,处处皆是画意诗情,这天然的美景,无需彩笔点染,也是笔墨和言语难以刻画和形容的。

  尾联为诗人的卓见和此诗的旨趣。“看插秧栽欲忘返,杖藜徙倚至黄昏。”这两句表明,诗人最爱赏的是农民的“插秧针”,他看得几乎忘了归去,直到黄昏时候,农夫在田间劳作,诗人和朋友拄着藜杖时徙时倚,仿佛贪看于插秧,夕阳西下,黄昏来临。大概是因为他领悟到只有辛勤劳动,才可能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足见直到晚年,诗人对生活仍持着积极的态度,十分可贵。诗人末尾用农夫的辛劳跟诗人的沉思对照。结尾余音袅袅,给读者留下无限思索,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首诗采用了一系列对照手法。诗的前半是通过形象去描写自然景物;后半则是稍带议论以宣讲人生哲理。正由于诗人采用了这样一系列的对照手法,才使得形象更加鲜明,不因议论而削弱;结构更加紧密,不因跳跃而松弛。同时也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暮春的傍晚与友人游杭州近郊所见,山峦、田野、人烟和村庄,远近高低,种种意象交织,绘就了一幅迷人的郊野黄昏图景。

B.颔联则写诗人当时所见所闻,鸟语、晚钟、花和流水,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又谱写出一曲赏景流连的动人诗章。

C.颈联进一步描写所见之景,如画如诗,天然而无须点染,美丽到不能言说,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D.尾联更添旨趣,“看插秧”似忘归,"杖藜徙"至黄昏,寥寥数语,余音袅袅,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本诗内容丰富,意象纷呈,耐人寻味,这得益于诗人采用了一系列的对照写法。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

“暮春的傍晚”错误,题目“四月二十三日晚”应为农历纪时,再从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事来看,应为初夏的傍晚

2.(1)首联写所见之景,“四山矗矗”和“野田田”,是崇高美和秀丽美的对照;“人烟”和“邮”是近和远的对照:景物之美,令诗人陶醉。

(2)颔联主要写所闻,亦有所见,晚钟、鸟(动或静)语、花香(色)、流水,是动与静、声与色(香)的对照,诗人之喜,洋溢字里行间。

(3)颈联用空间艺术的画和时间艺术的诗进行对照,极写美景难以用笔墨和言语难来刻画和形容,直抒感怀。

(4)尾联用农夫的辛劳跟诗人的沉思作对照,平添理趣,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每点2分,答对任意3点得满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宋·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阅读训练
行看流水坐看云 历代禅诗鉴赏 (四)
古典诗八五律第四讲
听蒙曼品唐诗之八十
两分钟看明白律诗创作如何对仗
浅谈流水对的理趣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