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学案:《说“木叶”》教学设计

连续的宕开一笔,严密的说理逻辑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学会精读论述类文本,理清句段关系。

2.思维发展与提升: 理解作者的说理思路,掌握说理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文本有关诗歌语言特点的观点。

4.文化传承与启示: 了解古典诗歌常见意象的比喻象征义。

教学重点:理清句段关系,梳理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用追问方式展开宕开一笔式的说理。

教学过程:先细读文本,再宏观概括,把长文读短。

(一)教学导入

中国古典诗歌向来以含蓄蕴藉为美,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通过意象来传递丰富的情感与内涵。如果不细心咀嚼这些意象,就会被挡在诗歌之外。因此明确意象的暗示性就成了理解诗歌的不二法门。今天我们起来学习林庚的《说“木叶”》,作者以“木叶”为对象,探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二)任务一:精读文本,理清每一段句子关系与追问艺术

【提问】细读第1段,找出中心句是什么?作者如何论证这个中心句的?

【明确】第一问:“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第二问:先引用屈原的诗句并指出屈原使用“木叶”形象;然后,按时间顺序举例,论证屈原使用“木叶”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先列出现象)

【提问】第2段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推进论证,请具体说明其思路。

【明确】①“木叶”是什么呢?(承接上文,引向下文)答:木叶就是树叶。

②宕开一笔,补充问:我国古代诗歌为什么少用“树叶”呢?先宕开一笔答:其实树常见(举例论证:“就说……又说……也说”)。

③回到前问:为什么“树叶”不常用呢?答:一般情况是“树叶”用“叶”代替,为了文字洗练。(举例论证)

④产生新问:那为什么“木叶”就不讲究文字洗练?(举例证论)(结论:文字洗练不是理由,原因还在“木叶”上)

⑤再次回到前问:“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而“木叶”却发展成为了“罗木”,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举杜甫、庾信为例)

【小结】第2段承第1段“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进一步列举现象:“树叶”少用,“木叶”不仅多用,还发展为“落木”。

【提问】第3段讲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接上文,进一步解释:出现前文现象的关键在“木”字。因为诗歌的精妙语言不能单凭借概念。那么诗歌的精妙语言要凭借什么呢?接下来以“木”为例进行分析。所以,第3段是过渡段。

【提问】第4、5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如何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4段:“木”含有落叶的意思。(“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为什么?因为“木”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举例证论,对比分析:“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叶子越来越少,空阔;“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满树叶子吹动,饱满。

第5段进一步分析,“木”含有落叶的意思这个艺术特征,所以第5段讲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首先,讲诗歌理论:暗示性躲在概念的背后(照应第3段),与概念交织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言说。

然后,具体分析“木”的暗示性:“木”暗示着“树干”,让人联想到“疏朗”;而“树”暗示“繁茂的枝叶”,“叶”暗示着“密密层层的浓荫”。(举例论证,对比分析)

结论:①“树”与“叶”十分一致,所以只用其中一个;② 而“木”还有第二个艺术特征,引出后文。

【小结】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

【提问】第6段自然讲“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具体是什么?作者如何展开论证的?

【明确】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首先,承接上文讲“木”暗示树干和颜色,“木”虽然是“树”的意思,但暗示着黄色和干燥,于是“木叶”就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接着,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木叶:微黄,干燥——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落叶:饱含水分,繁密。黄叶:有微黄无干燥(湿润)——无飘零之感。得出小结论:“木叶”最能表现清秋气息。

进一步分析,落木:出现的环境更空阔——毫无绵密之意(绝情)。木叶:出现在秋风中——有袅袅余情(缠绵)。小结论:“木叶”能表现湘夫人对湘君忧伤的思念。

大结论:两组对比分析,可以证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也说明了诗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木叶”(甚至“落木”)的原因:诗歌创作多用形象思维,不用概念思维。

【提问】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总结全文。启示:诗歌用语要精准(炼字),因为诗歌语言有暗示性。

(三)任务二:概括文本,梳理作者的说理思路与严密逻辑

【提问】全文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述,请具体概括。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列举诗人钟爱“木叶”的现象。(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4-6段):原因是关键在“木”,为什么?原因是“木”有两个艺术特征。(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7段):诗歌语言的概念相去无见,但在艺术形象上去一字千里。(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小结】递进式结构,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思维。

【提问】标题叫“说木叶”第2段为何却大费周章地展开?

【明确】本来作者的思路可以在解释完“木叶”之后,直接论述诗歌中多用“木叶”的原因,简写后直接进入第3段的论证,但作者却不断地宕开一笔,补充论证,其目的是论述更加严密。因为既然“木叶”的意思就是“树叶”,那么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熟悉的不用,反而用陌生的?这肯定另有原因。原因当然也一定出在“木叶”和“树叶”上,而本文的主体是“木叶”,所有非常有必要先宕开一笔,补充论述为什么不用“树叶”的原因,从而为下文论述只用“木叶”作铺垫。所以,宕开一笔,体现了作者论述的严密性。

(四)任务三:延伸拓展,理解诗歌意象的比喻性与象征性

1.松柏——傲霜斗雪,挺拔坚贞。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 性直、虚心、节贞(君子的品德修养)。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5.芭蕉——离情别绪、孤独忧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7.红叶——传情之物。

8.黄叶——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

9.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10.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11.芳草——漫无边际的芳草,多寄托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晏殊《玉楼春》:“绿仰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12.落花——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13.菊花——傲霜之花,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唐人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宋人郑思肖《寒菊》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

14.梅花——在严寒中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纯净高洁,不怕严寒,敢为天下先。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表现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15.莲——与“怜”,借以表达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10.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纯洁清高的象征。

11.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杜鹃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12.燕子——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或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或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或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3.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4.寒蝉——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15.鸿雁——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6.沙鸥——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7.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写荒凉之景,表凄清之情;也指“小人、俗客、庸夫”。

18.哀猿——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联系。

19.黄莺——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

20.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必修五《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教案
《说木叶》导学案
《说“木叶”》课件21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7说“木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