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百练:史记·苏秦列传/战国策

材料一:

(苏秦)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燕地方二千馀里,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寇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秦之攻燕也,逾云中、九原,过代、上谷,弥地数千里,虽得燕城,秦计固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于东垣矣。度呼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距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大王与赵从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文侯曰:“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国从。”于是资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也。谓燕王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节选自《战国策》)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臣为足下A使B功存C危燕D足下E不听F臣者G人必有言H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佃作,是指从事农业、从事耕作。古文中与之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耕耘、稼穑、拽耙扶犁等。

B.从亲,即合纵相亲,指六国合纵结盟、共同抗秦的策略,与《屈原列传》中“齐与楚从亲”相同。

C.素餐,与汉语成语“尸位素餐”中“素餐”一致,其中“素”指“空,有名无实或有实无名”。

D.“所以自为也”中“所以”一词的理解与《兰亭集序》中“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时,巧用假设和对比法清楚地分析了燕国当时面临的周边形势,并且最终凭借自己的一番言辞成功说服燕文侯与赵国结盟。

B.苏秦指出赵国是燕国的地理屏障,燕国得益于赵国而免除了战乱,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联赵抗秦才是燕国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

C.文本二中苏秦通过分析尾生、伯夷和曾参三个人物,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做“进取之臣”,不断自我完善。

D.苏秦认为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不能用普通的仁义道德来评价,“三王代兴,五霸迭盛”,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秦赵相毙,而王以全燕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4 分)

 

(2)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4 分)

 

5.有人说,大凡有成就的纵横家,绝不只是因其能言善辩,定还有其他过人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苏秦的“其他过人之处”。(3分)

【参考答案】

1.BDG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本句句意为: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

[评分标准]涂黑三处及三处以下的,每涂对一处给1分,错处不扣分;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

2.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两处“所以”都是“用来”的意思。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秦国不会明计攻燕但难免暗中用计”曲解文意;C“表达了对其美德的尊崇,同时也表明自己想要学习他们”无中生有;D“是因为他们在恪守日常道德的同时,又能讲策略、求变通”错,文中只强调他们讲策略、知变通,不拘小信,恪守日常道德没有提及。

4.(1)(4分)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力,在后边牵制着他们,这就是燕国不受敌人侵犯的原因。

(2)(4分)大王以万乘之尊却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人显示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详解](1)评分标准:4分。“制”“犯寇”、判断句、语意通顺各1分。

(2)评分标准:4分。“下”“尊”“群”、语意通顺各1分。

5.①高度自信:面对上位者不卑不亢。②务实积极:重功利而不重清名,积极进取,不拘于小节小信。③机智灵敏:拥有高识远谋,对天下形势认识清晰,对自身处境触觉敏锐。

[详解] 3分,每个方面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

【挖空练习】

材料一:

(苏秦)游(游说)燕,岁余(一年多)而后得见。说(劝说)燕文侯曰:“燕地方(土地方圆)二千馀里,民虽不佃作(耕作、劳作)而足于枣栗(红枣、板栗,代指粮食)矣,此所谓天府(天然府库)者也。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军队覆灭)杀将(将领被杀),无过(超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原因)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被侵犯)寇被(遭受)甲兵(战争)者,以(因为)赵之为蔽(遮蔽)其南也。秦赵五战,秦再(两次)胜而赵三胜。秦赵相毙(相互杀伤),而王以全(完整)燕制(牵制)其后,此燕之所以不犯寇也。且夫(况且那)秦之攻(攻打)燕也,逾(越过)云中、九原,过(穿过)代、上谷,弥(满)地数千里,虽(即使)得燕城,计(考虑)固(原本)不能守也。秦之不能害(侵害)燕亦明矣。今赵之攻燕也,发兴号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众军(驻扎)于东垣矣。度(渡)呼沱,涉易水,不至(不到)四五日,距(指逼近)国都矣。故曰秦之攻燕也,战于千里之外;赵之攻燕也,战于百里之内。夫不忧(担忧)百里之患而重(重视)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是故原(愿,希望)大王与赵从亲(合纵相亲),天下为一,则燕国必无患矣。”

文侯曰:“子必欲合从以安燕,寡人请以(带领)国从。”于是资(资助)苏秦车马金帛以至赵。

材料二:

人有恶(诋毁)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讲诚信)人也。王以万乘下(处于……之下)之,尊(尊崇)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与……结群,相当于与……为伍)也。”

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给……住宿)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平庸之人)也,见足下(对对方尊称)身无咫尺之功(一丁点功劳),而足下迎臣于郊(郊野),显(使……显耀)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出使),功存(有功于保全)危燕,足下不听(听信,信任)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诚信),伤(中伤)臣于王者。使臣信如尾生(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他为了信守与心爱的姑娘约定的桥梁,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尾生与姑娘约定的地点叫蓝桥,他们所抱的梁柱,也成了坚守信约的象征),廉(廉洁)如伯夷(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为历代圣贤和文人墨客敬仰和称颂),孝(孝顺)如曾参(字子舆,被后世尊称为“宗圣”),三者天下之高行(高尚操行),而以事(侍奉)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有这能力),臣亦不事足下矣。”

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按道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到)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餐(白食),污(以……为汅)武王之义而不臣(做臣子)焉,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弱小)燕之危主(垂危的国君)乎?信如尾生,期(约定)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宣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自我完善)也,非所以(用来……)为人也。皆自覆(自我覆盖,自我满足)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交替)兴,五霸迭(相继)盛,皆不自覆也。臣之趣(追求)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所说的)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苏秦去燕国游说,等了一年多才有机会拜见燕王。他劝燕文侯说:“燕国纵横两千多里,百姓即使不耕作,光是红枣、板栗的收获也足够富裕的了。这就是所说的天然府库啊!能够安居乐业,没有战事,看不到军队覆灭、将领被杀的情景,没有谁比得上燕国。大王知道原因吗?燕国不被敌人侵犯的原因,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面遮蔽着。秦国和赵国发动五次战争,秦国胜了两次而赵国胜了三次。两国相互杀伤(彼此削弱),而大王可以凭借整个燕国的势力,在后边牵制着他们,这就是燕国不受敌人侵犯的原因。况且秦国要攻打燕国,就要穿越云中和九原,穿过代郡和上谷,远离几千里,即使攻克了燕国的城池,秦国也考虑到没法守住它。秦国不能侵害燕的道理很明显了。如今赵国要攻打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几十万大军就会挺进到东垣驻扎了,再渡过滹沱,涉过易水,用不了四五天的时间,就到燕国的都城了。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是在千里以外打仗;赵国攻打燕国,是在百里以内作战。不担心百里以内的祸患而重视千里以外的敌人,再没有比这更错误的策略了。因此希望大王与赵国合纵相亲,把各国联成一体,那么燕国一定不会有所忧虑了。”文侯说:“您一定要用合纵相亲的办法使燕国安全无事,我愿倾国相从。”于是就赞助苏秦车马钱财到赵国。

材料二: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这是向天下人显示自己与小人为伍啊。”

苏秦从齐国归来,但燕王没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假使我像尾生那样讲信用,像伯夷那样廉洁,像曾参那要孝顺,具有这三种天下公认的高尚操行,来为大王效命,是不是可以呢?”燕王说:“当然可以。”苏秦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就不会来为大王服务了。”

苏秦道:“臣要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能离开父母在外面歇宿一夜,您又怎么能让他到齐国去呢?像伯夷那样廉洁,不吃白食,认为周武王不义,不做他的臣下,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到这种程度,又怎么肯步行几千里,而为弱小燕国的垂危君主服务呢?如果臣有尾生的信用,与人约会于桥下,对方没来,直到水淹上身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被淹死。讲信义到这种地步,怎么肯到齐国去宣扬燕秦的威力,并取得巨大的功绩呢?再说讲信义道德的人,都是用来自我完善,不是用来帮助他人的。所以这都是满足现状的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再说,三王交替兴起,五霸相继兴盛,他们都不满足现状。看来我的追求本来就和您不相同,大王是满足现状的君主,而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这就是因为忠信而得罪于君主的原因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纵横家故事——苏秦篇
古代诸子精华:纵横家
苏秦简介:说客之冠的赵国宰相苏秦的故事
七十列传之苏秦列传第九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史上唯一自请“五马分尸”而死的人
一起读资治通鉴 / 小飞象9 / 第10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