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头豹尾2:文化之美


一、传统文化

开头段

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凝固往昔时光……无数个瞬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洞穿风烟,与当代对视。传统是根脉,文化为骨血,涌动在民族的心脏,向人们讲述记忆,唤起共鸣。在信息更迭频繁的当下,传统文化的灼灼光华似乎逐渐为光阴所掩盖,只待你我拂去尘沙,赋予其新的光彩。

过渡段

传统文化流传悠远,因其内部蕴含的不朽精神,它深刻于民族的基因中,代代相传。那些铸成民族品格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现代生活,或许有时不被注意,但依旧于无形中指引着我们的言行。这内敛深蕴的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在聒噪的文化争鸣中,面临渐渐淡出民族视野的困境。要守护文化之根系,必须在当下的语境中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使之得到认同、传承和发展。

结尾段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来源,也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保护传统文化,揭开历史的层层面纱,领略千年之美;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华夏的熠熠星光,沟通世界文明。传统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易,发掘其新时代的生命力、予以保护与发扬也是当代青年的使命。从国家到个人,都应以守护者、宣传者的身份自我要求,用实际行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新活力,以传统精神气质启迪当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夯实民族精神根系。

二、文化认同感

开头段

生于一方天地,在一种文化的沐浴下成长。从接受文化染上其色彩,到创造文化注入自己的特色,始终都需要人们以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建立在同一家园文化的血脉关系上,生成于理解与运用中。对文化的认同,就是遵循其人文风尚之引领作用,担负其文化发展之责任。认同文化,认同文化背后的家国民族,是我们自立于世界的前提。

过渡段

在一种文化中找到归属感,感受置身其中的温暖与包容,需要整个文化环境的持续建设。全球化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太多文化激荡碰撞,本国文化想要在世界文化中大放异彩,首先要获得本国民众的认同与青睐。个人对文化的归属感来源于发乎心底的热爱与自信,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认同受此文化影响的家园环境和社会生活。

结尾段

立足自身,放眼世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文化的排斥,真正的文化认同是指引人们在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的同时,以更科学包容的态度观览世界。文化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对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也需逐步形成,作为认识发展最为迅速的青年一代,在与文化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当培养对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实现与其精神内核的同频共振。

三、文化交流

开头段

一枝独绽,纵美亦不成春,千芳争妍,方得春色满园。文化之美,美在多姿,美在交流。文化间的交流沟通自古以来便是推进文化融合进步的良方,驶向西域的航船曾为中原带来异域奇珍,开阔了华夏眼界,促进彼此沟通交往和共同发展。文化交流是互相理解、借鉴欣赏的过程,以其他民族的文化为镜,深化自身认知,有所扬弃,方能在新时期赋予文化以新生。

过渡段

交流是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文化交流更要讲求以开放心态,欣赏差异。当灵动遇见质朴,当纤柔逢着刚健,文化的生命力在碰撞交汇中蓬勃生长。中华文化想要与外域文化沟通往来,开放胸怀是走出国门的要义。作为文化悠久灿烂的文明古国,我们当以包容的心态悦纳八方文化,同时也要更加笃定、自信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华夏文化独有的风采。

结尾段

故步自封,不问世事,文化将成为一潭死水,而唯有沟通往来,和谐促进,文化源流方涌动不息。当我们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分享的不只是文化资源,更是不同民族的精神面貌,触及的是文化背后的人情风土。秉持“唯民族,方世界”的原则,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和谐平等的文化交流,方能促进借鉴吸收,助力文化的共同繁荣。

四、文化作用

开头段

文化如水似风,渗透自然与社会的每个角落,作用于这些曾经将它孕育的土壤。虽不似亭台楼阁、泥瓦砖石般可触碰感知,但文化却在有形无形之中,始终作为精神力量指引个人和社会的来源和走向。从因地制宜发扬风土,到兼具经济与生态的谐和共生,乃至满足人伦之美、走向大同……循着文化的脉络,发展的步伐有了迈进方向,也因贴近民族精神内核而更加坚实稳健。

过渡段

文化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想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认识到文化的魅力与能量。文化在我们时代中孕育成长,又以自己的色彩为时代增辉,我们应充分感知文化,深刻融入文化生活。无论文化覆及范围如何之广,都需要靠你我自觉接纳吸收,唯有感知其中内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塑造为人品格,树立时代风气。

结尾段

文化历经岁月的沉淀而影响此刻,发挥其正向指引如培育一朵花开,守护与坚持必不可少,其自身的底蕴需深厚、内容需丰富。而期待文化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前提是打好文化根基,在文化自身发展进步的基础上谋求它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作用。文化的作用,于家国是名片宣言,于你我是身心成长,充分发挥,才能顺应时代,收获蜕变。

五、文化自信

开头段:

我们的直言义行中,是孔孟礼仪的绵延;我们的举手投足里,是魏晋风骨的接续;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是华夏智慧的结晶。以深厚的文化为底色,才有今日的异彩纷呈,当我们骄傲地向世人展现中国风采,文化正是后盾。文化自信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认同,也源自以文化为支撑的家国发展。

过渡段:

文化自信植根于我们对它的理解与热爱,细细揣摩文化韵味内涵,让其照亮生活,文化自信就在点滴中逐渐建构。对文化的自信,是对它经久不衰的信任,也是对其不断发展的乐观态度,文化每一天都在更新丰富,文化自信来自于你我对它的倾心建设。文化生根于物质条件,讨论文化自信,需以综合发展为前提。

结尾段:

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欲稳步发展,文化是来自深处的支撑,对这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自尊自信,就是肯定我们的历史与未来。坚持文化自信,是敢于在世界文明的繁花中绽放独有色彩的勇气,也是坚持民族的本色,是在理性取舍后始终持守的笃定。青山百代,仍荫后人,文化自信缔造全新发展篇章。

六、文化差异

开头段:

地域有别,山川相异,自然会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每一种文明都值得尊重,任何文化都应被平等相待。我们长久栖身于本国文化,以此为滋养的来源,但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同样是其间生活者的寄托,理应被理解善待。独木难成林,唯有不同文化沟通交往才能丰富文化的内涵。

过渡段:

尊重文化差异,要从了解多样的生活方式入手,无论是来自山脉的沉稳还是来自流水的灵动,都滋养着她们怀中的人民,赋予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当我们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视角,便会消除心中疑虑。平等心态让多元文化并生,沟通的态度将其引向交融和对话,差异的缤纷色彩便在平等沟通中绽放。

结尾段:

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的缩影,主动接触了解其他文化,是文明传承者应有的谦虚姿态。无论是民族国度间的差别,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文化取向,都应平等视之。文化的价值不因发展时间长短或多寡而有所区别,只要能给人以正向的精神指引,照亮一段生活的文化都值得被尊重与接纳,文化的健康面貌应是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七、弘扬本土文化

开头段:

在言行中流露、在文字间跃动的文化,其最浓厚的色彩便是来自孕育它的一方土地。本土文化可以是国家的悠远历史,民族的经典往事,也可以是一村一寨的独有风情。弘扬本土文化,要推动文化从诞生的土地绵延伸展,经由交流和沟通影响更多疆域,用美美与共的态度丰富自身与文化大环境。

过渡段:

本土文化扎根在相对狭小的范围,想要弘扬发展,务必保持本色,本土文化的生命源泉便是其独特的魅力以及人们对这份魅力的接纳,不失本色才能不失根基。文化之美,美在差异之中蕴有和谐。本土文化的弘扬传播,需经过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交流方能达成,拥护本土文化的同时,谨记尊重其他文化,取长补短。

结尾段:

弘扬本土文化的过程,是将文化中积淀的风物人情、文明内涵向外传播的过程。本土文化走出国门,并非与其他文化冲突碰撞,而是在友好交流的前提下和谐共存,当我们高擎本土文化的旗帜时,也应反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挥舞成一把文明的火炬,点亮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弘扬传统文化,你我仍在路上。

【示例】

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恨离愁。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我因站在这片土地上而自豪,我因这片土地的文化而感到骄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摘抄本 | 作文开头结尾精彩段落!
中国造更当潮感想
挖掘乡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
「社科网评」端午文化传承家国情怀与民族情感
从传统服饰的复兴看文化自信的增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