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根:论狡猾

论狡猾

【英】弗兰西斯·培根

       

       狡猾是一种邪恶的机智。但狡猾与机智虽然有所貌似,却又很不相同!——不仅是在诚实方面,而且在才智方面。譬如有人赢牌靠的是狡猾的配牌,甚至出老千!其实牌技并不高。还有人很善于结党营私,可是真正论起政来却身无一技。
       要知道人情练达与理解人性并不完全是一码事。有许多很世故很会揣摩别人脾气性格的人,却并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种人所擅长的只是阴谋而不是谋略。他们尽管可以摸透几种人,但遇到正人君子,他们的伎俩便会失效。
       其实,狡猾的人正像那种只会做小买卖的商贩,赚点蝇头小利罢了,成不了大的基业。我们不妨在这里抖一下他们的家底:
       有一种狡猾的人是专门在谈话时察言观色的人。因为世界上许多诚实的人,都有一颗深情的心和无掩饰的脸。但这种人一面窥视你,一面却假装随意的看着地面,许多“耶稣会员”( 耶稣会是中世纪的一个教派,其中有些僧侣是专为教皇服务,监视人们思想的密探)就是这样干的。
       有一种狡术是,把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掩盖在东拉西扯的闲谈中。譬如有一名官员,当他想促使女王批准某项文件时,每次都先谈一些无关紧要的其它小事,以转移女王的注意力,结果女王往往忽视了去留意正要她签字的那个文件内容。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对方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提出你的一项建议,让他来不及思考就仓促的作出答复。
       有一种人不想对一种说法负责任的话,他就借别人的的名义,譬如说“听人家说------”或“据某某说------”等等。我知道一位先生,他总是把最想托别人办的事情写在信的附言里,好像只是偶然一提的小事似的。我还知道一位先生,他总是把最想说的事情放在最后说,好像只是忽然又想起已经忘了的事情而已。
       还有的先生,他故意到可以碰见某个人的地方,而当那个人出现时,他故意惊惶又假装想躲闪,仿佛正在作一件怕给那人知道的事情。这一切的目的恰恰是要引起那人的疑心和发问,这样就可以把他难以启齿的东西告诉那人了。还有一种诱人上当的狡猾。我知道一位先生暗地里想与另一位先生竞争部长的位置。于是他对那位先生说:“在当今这王权衰落的时代当部长是件没意思的事”。那位正可能被任命为部长的先生天真的同意了这种看法,并且也对别人如此说。结果先说的那位先生便抓住了这句话禀报女王,女王大为不悦,果然就不任用他了。
       还有一种嫁祸于人的“翻烧饼”的狡猾,就是把你对别人讲的话,反咬一口,诬赖成是别人对你讲的,反正两个人之间没有第三个人作证,鬼才知道这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还有一种影射的狡术,譬如当着某某面而故意对别人说:“我才不干这种事呢?”言外之意是只有对方才会这样无耻------。有人故意在谈话中自问自答,这也可以算作一种狡术。
       猛然提出一个突然的,大胆的,出其不意的问题,常能使被问者大吃一惊,从而坦露其心中的机密。这就好像一个已经改名换姓的人,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突然被人呼叫真名,必然会出于本能的反应一样。总而言之,种种狡猾的处世方法是形形色色的。所以把他们都抖一下是必要的,以免许多老实人不明其诈而上当受骗。
       但是,归根结底,狡猾并非是人的真正聪明,而只是一些雕虫小技,虽然可以施之于一时,却终难欺骗久远。以这些小诈术得逞于世最终还是行不通的。所以所罗门说得好:“聪明人修检于自身,愚蠢者才欺惑于大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新课标] 17谈读书→培根论狡猾
狡猾是一种邪恶的机智
真正奸诈的人,往往很“狡猾”
昏黄孤灯冷雨夜,轻叹年华易逝人易苍
狡猾与圆滑
这就是我:不会圆滑,不够狡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